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想要了解五六十年代的劳改生活张贤亮的我 [复制链接]

1#

张贤亮的《我的菩提树》是一篇记录小说,很琐碎,分很多次阅读也不影响理解。

相对一些文学著作来说是比较枯燥的,但对比历史资料来说又是有意思很多。有点像正史与野史的区别。

历史资料描绘战争大体就是胜负,伤亡人数,很是无趣;记录小说就是个人的生活记录,穿插各种逸事,还算有趣。

看这篇小说之前,要注意下,小说是允许虚构的,作者的主观看法占很大比例是很正常的。所以千万小心别被带入某种观念里面去。

既然是记录小说,那就有必要了解下作者的过往。

公开资料显示,作者张贤亮在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分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

主角在小说中描述先后五次进行“劳动改造”,时长未标明。但,小说中的事件大体为年左右,所以问题不大。换句话说,这篇小说还是可以当作“野史”看的,作为那段时期的补充。

里面的主人公也叫“张贤亮”。

张贤亮,在年时采取很简洁的“日记形式”对那个年代进行记录的。原因是,那个年代文字批斗很厉害,稍有不慎,严重的话,会丧命。采取简洁的语言不容易被抓到把柄。

了解历史的应该知道,年也是全国发生很严重饥荒的时候。

在几十年后,张贤亮根据记忆对该小说注释以记录那段生活。

在改造农场工作的,不是正式的劳改犯,而是“劳改劳教释放犯”。“劳改劳教释放犯”就是那些为了达成指标,或者被举报扣帽子,或犯罪不严重的。到后期,基本都是找个理由就被弄进去了。

张贤亮主要还是通过“饥饿”来表现那个凄惨的生活状态。

在犯人中,基本上能活下去的都是老油条,不认真干活的,只为自己能活下去的。那些很尽职的,一直坚持自己思想有问题,想要竭力劳动改造思想的,基本死得快。

劳改农场里的犯人不算正式犯人,所以监督的也不是军队。在劳改农场,干活累,而且时间长。刑事犯想要升到正式,因为正式犯人那监狱反而轻松;知识分子怕升为正式的,因为教育熏陶,好些就这事自杀了。

劳改农场刚开始虽然伙食限量,但还好。全国开始闹饥荒,劳改农场更加限量了。

就一点粥给吃,饿啊,又要干体力活,所以,基本上全部犯人都会找各种吃的。趁休息时间找各种东西吃,反正五花八门,基本能吃的都吃了,不能吃的也吃。

为了搞吃的,有些犯人把能换的都换吃的;不忍心换的,不少饿死了,私物还归公了。

为了提升待遇,犯人也是想各种办法。张贤亮就是把故意写“夸领导的小说”寄给报社,当然知道没用,但领导会知道这么回事,待遇也就上去了。

为了减少体力消耗,犯人装病,需要医生开证明,不好糊弄。

这么多搞吃的,减少体力的办法,但犯人还是饿啊。有很多饿死的,有一个侥幸到玉米地吃多了生玉米,反而被胀死了。

“饥饿”已让人丧失了感情,已经对死人麻木了。

犯人还因为“饥饿”得了各种病。那病总该给出理由吧,但不能是“饥饿”,因为那样是讽刺国家。原因就是吃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后面全国饥荒越来越严重,劳改农场再次限量,不过工作时间也减少了。

那时候,国家还搞出什么“酱油膏”的东西充饥,就心理安慰。后面依旧成批成批的饿死人。

大领导来视察,劳改农场总不可能说是饿死的吧,这不是说“国家不好”,犯人就都被得乱七八糟的病死的。

张贤亮,饿啊,有一次逃出去了。但是年那场饥荒,外面比劳改农场还严重,都开始“人吃人”了。张贤亮也只能灰溜溜回去了,至少还有口吃的。

对某些人来说这小说只是“猎奇”,但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就是痛苦的回忆。小说中,“扒死人衣服”的事情,现在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太有时会说起,至少我还有触动。但到下一代,估计就不会有一丝这类记忆的。

这篇小说具体讲了什么很难说全,各种轶事还有很多,犯人中有着各色各样的人物。房屋建筑、人物关系,也让人寻味。

《我的菩提树》说是小说,又太杂。当成充实历史的资料还是不错的。

作者文笔不算好,主观意识又太强。这类小说很可能被遗忘,总感觉很可惜。历史是螺旋上升的,这些事情总会一直重复下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