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看西游第期)
文/牵着蜗牛散步
在西游记中,相信有一个谜团,很多人一直难以解惑。
孙悟空在菩提祖师的指导下,学会了筋斗云和七十二变。有一天,大家吃过了午饭没事干,就围在一起吹牛聊天。师兄们说:悟空,你哪里修来的缘法,获得了师父的真传。师父教你的本事,你试演试演,我们也开开眼界。
孙悟空说:那你们出个题目。
众师兄说:那就变棵松树吧。
于是,孙悟空摇身一变,就变了一棵老松,到底有多像呢?原著记载——
郁郁含烟贯四时,凌云直上秀贞姿。全无一点妖猴像,尽是经霜耐雪枝。
可见,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已经非常成熟了。众师兄于是拍手叫好。没想到这欢呼声惊动了菩提祖师,他急忙提了一根杖跑了出来,问何人在此喧哗?
众人这才知道闯了祸,都不敢咋声。孙悟空赶紧解释道,没有外人在此,是我们在此学术交流。
没想到菩提马上就要撵他走人,并警告他——
“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这段临别赠言说得相当严厉,体现了菩提祖师与他恩断义绝的决心。
很多人想不明白,不就变了一棵松树嘛,也算正常的业务交流,菩提祖师为何就上岗上线?有人认为,问题就出在松树上!如果孙悟空变其它动植物,反而没问题。
那么,松树代表什么呢?为何会令菩提祖师大为生气?
松树其实在原著中出现过好几次。唐僧准备离开大唐前去西天取经的时候,众徒问他何时回来,他说只要门口的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矣,不然,断不回来。
十四年过去了,有一天他的徒弟们突然看到几株松树一颗颗头俱向东,惊讶道:“怪哉,怪哉!今夜未曾刮风,如何这树头都扭过来了?取经的老师父来了!”
在很多人心目中,松树是坚毅、耐寒的象征,西游记中却有所不同。菩提祖师对撵孙悟空走给了注解——
“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孙悟空变松树,菩提祖师认为他在卖弄。这又是何道理呢?
要知道,如来佛祖是在菩提树下成佛,洪福寺的松树是唐僧的报信使,在菩提眼中,松树是神圣的象征,是人性的一种表现。孙悟空变松树,是对一种精神的不敬,也是一种自大的体现。
所以,菩提祖师坚决要撵他下山,并以此判断他下山后定生不良,早早就与他划清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