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遇见不熟悉的事物时,通常会去思考它,思考过后不见得全盘理解,但通常会有更多的认识。然而在哲学上,许多日常生活中人人习以为常的东西,在深入思考后反而愈来愈困惑。古罗马时期的奥古斯丁在思考“时间”时,就曾感叹说:“在我思考何谓时间之前,我很清楚知道时间是什么,但思考后,我却不知道时间是什么了。”不仅针对“时间”会有这样的困惑,思考何谓“心灵”、“自我”时,也都会有类似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感到疑惑,原本让我们以为很清楚知道这些东西的知识,究竟值不值得信赖?
前面已经对心灵有很多的讨论,现在来思考看看,何谓“自我”?自我真的存在吗?
身体、灵魂、大脑、记忆
当我们说“我”的时候,通常指的是自己的身体,例如,“我的手扭到了”或是“我跑得很快”。但是只要稍微想一下,就知道真正的自我不是指身体。例如,假设爱贪污的王先生的灵魂(或是心灵)占据了陈姓官员的身体,然后做了贪污的行为。那么,贪污的人是谁呢?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我们会觉得陈姓官员是无罪的,真正有罪的是王先生。虽然贪污的是陈姓官员的身体,但是我们会觉得,灵魂(或是心灵)比身体更能够代表一个人的自我。
这个说法原本没有问题,如果我们是心物二元论者,便可以宣称,自我就是一个人的灵魂。但是,现代是属于唯物论的时代,唯物论目前被视为最合理的理论。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灵魂并不存在,心灵就是身体(尤其是大脑)所制造出来的现象。在这个观点上,“自我”的概念会变得有点奇怪。
我们会想问,在没有灵魂的情况下,“自我”究竟在哪里?既然心灵在脑子里,自我也应该是在脑子里吧!在大脑的哪里呢?问题变得很麻烦。当今神经科学找不到“自我”的位置,或许自我和心灵一样没有特定位置,而是脑细胞运作下的产物。就像电脑软件,不一定要在特定记忆体位置运作,只要有足够的运作空间就可以执行我们想要的程序。
依据这样的类比,是否表示“自我”只是一个思想运作的产物,而不是特定事物呢?自我能算是一个存在事物吗?我们是否还可以说“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同一个我”呢?因为,既然自我是一种思维运作过程的产物,照理说,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已经有些不同了,应该是不同的人了吧。如果只有一天差异不大,至少“十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是不同的人了吧”。如果真是如此,十年前的我所犯的罪是不是应该一笔勾销?如果我们希望主张两者仍然算是相同的人,维系这个“相同”的东西又是什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有人主张,维系十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的,是具有过去的回忆,也就是说,“一段连续的记忆”才是真正的自我。这样是否表示,如果有人暂时失忆,就变成另一个人了?
笛卡尔戏院制造的错觉
当代哲学家丹尼特(DanielDennett,—)主张,我们长期以来迷失在笛卡尔的戏院里面。因为笛卡尔主张心物二元论,一切包含着自我的意识运作都是由一个非物质灵魂所主导。即使我们接受了当代唯物论,放弃使用灵魂的概念来解释心灵与意识的运作,却在无意间保留了将意识现象看作具有一个核心点的想法,仿佛大脑中仍有个灵魂一般的指挥中心在处理一切,就像在笛卡尔制造的戏院观看一切。这样的错觉,让我们误以为有个自我在那里。实际上,重新检视所有意识现象后,并无法找到这个指挥中心。原来,这又是一场错觉。
从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丹尼特的理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如果心灵与意识真是由大脑相关的物质所构成,到目前为止,神经科学尚未发现这样的指挥中心存在,而且应该是不存在的。不过有趣的是,尖端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数千年来佛教传下的观点。禅师们从静坐中发现,在内心深处是没有自我存在的,就像六祖惠能的著名偈语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象征“我”的菩提树,和象征“心灵”的明镜台都不存在,那又如何能蒙尘呢?
无论唯物论的观点是否正确,主张自我不存在的想法,的确值得我们细细思索。如果我们习惯性了解的那个自我不存在,是否有另一种更真实的自我呢?如果有的话,那会是什么?如果没有,这种错觉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它与我们所追求的人生意义是否有关联呢?一连串问题构成了对自我相关知识的怀疑,让原本以为很清楚的观念,在深入思考之后,竟然变得模糊、疑惑起来。或许,我们所习惯关于自我的知识真的都是错的;也许,还有更重要的关于自我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