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俯仰王屋山》
到济源王屋山作深呼吸,是今生绝好的福缘。
这座山有“清流绿肺、清凉世界”之称,扑鼻的是新鲜的空气。当我在春天走进山中,这里的森林覆盖率98%,盈满眼帘的是一汪原始的温带绿——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碧绿,而是酣绿、醉绿。茸茵如毯的草坪,翠盖斜偃的林木,弥望似海,泱泱欲腾。只有跌进这无边无缘的林海,在黑泥土绿草叶的芬芳中呼吸,你才会明白什么是“满眼的绿”。
在参天古木荫蔽着的景区行走,尽是些从石缝里透出的凉意,不停地从脚底,诱惑着我的步伐。山上有许多诱人之处,像遍布山间的松木,半山腰的飞瀑深潭,深藏密林的水帘洞,都堪称大自然的绝世经典。在丛林深处,阳光透过树缝射向地面,这里的空气每立方厘米含有六万个负氧离子,细菌含量趋近于零,不啻为名闻北国的“天然氧吧”。此时,我觉得身上所有的细胞都在和身体一起呼吸着,体内的杂垢正在迅急地向外涌动。
在山上散步,清泉像一些透明的藤蔓,不是从脚下的石缝里爬出,就是从头顶的悬崖上落下。它还像一种清流特有的音乐语言,随时随地用水质的声音演奏出来。而这些流动着,像笛或像琴的泉水,更把生命所需的补品氧,日复一日地制造出来,使这里的空气一半是净心的音乐,一半是养心的负离子。在这山中徜徉,我的心肺像被这绿色染过一样,甚至连呼吸的空气也似乎被过滤了一样,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似神仙一般的逍遥!
登上王屋山,可饱吸道家之灵气,滋润视野和情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王屋山中留下过黄帝和许多道家人物的足迹,他们这里采药炼丹、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留下这方道教文化圣地。在“老子炼丹池”的遗址边,我遥想老子骑着黑色老牛来从天而降,来到这王屋山的崇山峻岭,面对王屋山群峰环绕,树木凝绿,万类竞荣的自然景观,他惊诧了,也感悟了,他在《道德经》中关于“道”的论述更加系统,更加清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细思量,究竟什么是道的规律呢?那就是大自然。想来,他老人家一定是受到了王屋山天然秀色的感化吧。
身处阳台宫这誉为丹凤朝阳的风水宝地,我拜谒了山门内称为龙凤呈祥,百鸟朝凤的柏树。在一棵象征佛教的菩提树前,我称叹佛道和谐共处的神奇。据当地人说,每当佛教僧人到此,便会望树止步。想来,这也是佛教近千年来并未同化王屋山这道教圣地的原因吧。徜徉其间,人的心脾被中国传统文化之风轻抚,为由无不为之骄傲兴叹。信步其中,感受的是道家“天人合一”之至高境界,让灵魄得以静静升华。
走进王屋山,扑面而来的还有一阵阵古典书香。
王屋这座寄寓先民文化情怀的山,处处有典故,有历史,传说,让人好像走进一座珍藏万卷史书的宝库。这座山集雄、奇、险、秀、幽的景观于一体,吸引了众多的帝王将相、名流骚客,他们来此寻幽探胜、陶冶情操,留下众多摩崖石刻和名篇佳作。“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公门欲返驾,溪路犹回首,早晚重来游,心期罢官后。白居易直抒胸意,叙述着对王屋山水的一往情深;“地古灵多足胜游,高林六月似凉秋”,元好问言简意赅,概括了王屋山丰厚的文化底蕴;“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游王屋,如阅览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赏王屋,如沐道风仙骨之灵韵。而今,当你在此休闲养生,陶冶情操,生出的是“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情”的感慨。
在王屋山,聆听的是各类励志传说,养心的是千古正气。
王屋山是愚公的故乡,愚公挖山的故事因《列子》的记载和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的引用,而家喻户晓、享誉古今。你那,愚公移山的群雕迎面而立,高大威严,气壮山河。从山门台阶仰视群雕,看那愚公带领子孙挖山不止的身姿造型,有股感佩之情油然而生。虽是传说,但它借喻的是中华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精气神。而这种精神财富,让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使得王屋山焕发出辉耀后代的绝世神采。
在王屋山俯仰,我静养自己的精神。
作者简介:林文钦,男,70后。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作家》《莽原》《散文选刊》《新华文摘》发表作品。获孙犁文学奖。著文集《一个人的星空》《时间旅程》。系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