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最早的寺院,被誉为“京城千年第一古刹”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历史上曾先后被金、元、明、清四朝作为首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为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址和地标性建筑。除了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外,北京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寺庙,其中最重要的是法源寺,它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的寺庙,位于宣武门前教师胡同南端的东端。
据文字记载,法源寺是唐太宗李世民于唐贞观十九年(年)为救济在北伐辽东战役中阵亡的将士而建,名为"悯忠寺"。清朝时,雍正皇帝将寺庙改名为法源寺,乾隆皇帝有感于法源寺的悠久历史,写下了"燕京古刹名悯忠"的诗句,并宣布法源寺为"京城千年第一古刹"。
整座寺庙南北绵延,占地面积6,平方米,分为六个院落。它是北京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寺庙建筑群。它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持着中国寺庙建筑完整而正确的布局。跨过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殿前的一对铜狮是清雍正年间制作的,与颐和园东门前的铜狮相似。
二进院的大雄宝殿是法源寺的正殿,殿前东侧的三块御碑分别立于明清两代的万历、正统和雍正年间。作家李敖曾着有《北京法源寺》一书,记述了梁启超与谭嗣同在法源寺相会后,在三块御碑旁与见过世面、出家为僧的僧人畲法师和小和尚普净交谈的情景。据史书记载,谭嗣同和百日维新六君子死后也曾在法源寺停留。
大雄宝殿内现存的两根缠枝莲叶石柱座,是唐代建寺时的原物。自唐代创建以来,法源寺就以其特殊的地位与历朝历代结下了不解之缘。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建都幽州(今北京),将寺庙改名为"顺天寺"。平定叛乱后,该寺才恢复原名。
北宋靖康二年(年),金兵潜入开封,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将他们囚禁在悯忠寺。南宋被元朝灭亡后,与文天祥齐名的爱国诗人谢枋得也被囚禁于此,后在寺中绝食受刑。由于法源寺见证了自唐代以来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因此有人说"法源寺是半部中国史"。
由于北方气候不适宜菩提树生长,法源寺便种植了形似菩提树的丁香树。林则徐、纪晓岚、龚自珍等作家都曾来此赏花留诗。年4月26日,林徽因和徐志摩还陪同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到法源寺欣赏丁香花。当晚,泰戈尔与徐志摩在花下促膝交谈,法源寺的丁香花也因此蜚声海内外,被誉为"花寺"。法源寺的丁香花蜚声海内外,被誉为"花坛"。
法源寺不仅是佛教圣地,还是宗教文物的博物馆,其中包括东汉的陶塑坐佛、北魏的石雕佛像和唐代的石雕佛像。年,元世祖忽必烈命人铸造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玉雕佛像"独山大玉海",但其基座自明代以来一直下落不明,直到年才在法源寺第四进院落中被发现。
最后一进院落是藏经楼,是中国规模最大、最珍贵的佛经收藏地之一。年,中国佛学院在法源寺成立,年,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在此成立,法源寺成为中国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的中心。年,法源寺成立了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成为中国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的中心。如果您有机会游览法源寺,这座千年古刹一定值得您一游。
#夏日漫游山河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