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灯光还亮着
夜深了,已经很深了。屋里很安静,我几乎能听到耳畔的回鸣声。这几天的作息有点乱,晚上睡得晚,白天起的晚,似乎总有一些事在脑子里徘徊。我不害怕这样的夜晚,只是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不能说是夜不能寐,但我总有一种感觉,好像自己要选择什么,又或者想要做出什么决定。我的睡眠一直不错,基本也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想睡能睡着,想醒就能醒。年底白天工作有些忙,就用晚上这一点安静的时间,写点东西。我习惯在晚上想事情,说是打发时间也行,但是这样的思考,对人生似乎又有重要意义。
树下沙弥拍摄于福建泉州少林寺
今天的话题就从举头三尺有神明开始吧。我是个无神论者,怪力乱神的事经历了不少,耳濡目染也听过一些,闲着的时候,对宗教,寺庙,佛学,道学也做了颇多研究。中国的封建文化、专制文化、儒释道文化流传了几千年,但是不论什么教派(禅宗、净宗、显宗、密宗),什么理论(阴阳、虚无、轮回、果报),德治还是法治,无外乎劝人向善,于统治阶级是个工具,于百姓是个条框。茫茫世界,每个人都会有迷茫的时候,选择总是困难的。因为生活里的问题,远不像那些考试题,选个A或者B就行了,牵涉到各方面的影响会很多。人们总是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或许进是福,或许退是福,试错带来的代价往往是沉重的,福祸相倚。现实中不管拜的是哪尊佛,都不过只是个形式,金粉泥胎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就是求个心安自在罢了。人的力量,有时候真的微不足道,宇宙的密码深不可测,人生的密码更是扑朔迷离。那我们研究哲学、文化是为了什么,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掌握规律,为做人、做事提供依据。怎么选择,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好像冥冥之中,又自有定数。有时候,怎么选都是错,路有千万条,答案千万种。道家从宇宙起源讲到治理国家,又从治理国家讲到个人修养,对个人的指导意义可见一斑。释家从天道轮回讲到万物皆空,来世今生,果报再现。儒家遵循尊卑有序,忠义孝悌,三纲五常。每一种理论,都有其显著特点,有其致命的缺陷。就好像好人未必那么好,坏人也未必那么坏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往往只是皮毛,往往只是假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明白的。所有的理论其实都是以假设为前提的,假设其正确,相反的方向就是错误。研究的越多,看的越多,到最后发现,很难跳出事先假定好的圈子。好人的回报未必那么好,坏人的回报也未必那么坏。破解宇宙的密码,破解人生的密码真的很难。思绪越来越乱,就用几句俗语结束这个话题吧。“尽人事,听天命”,“举头三尺有神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静夜思》
撰文/雪冬摄影/雪冬
夜深了
安静极了
耳畔的回鸣声
使得这心更加清凉
透过玻璃的窗
星光闪烁
一种朦胧的深邃
召唤着我
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
不明不白哲学人生
虚伪也好糊涂也好
选还是要选的
不管是A是B
何必管那进退两难
管那结果管那定数
菩提树拍摄于福建泉州少林竹子拍摄于福建泉州少林寺檐角拍摄于福建泉州少林寺碑偈拍摄于福建泉州少林寺
面对大千世界,总是想活得明白一些,却总是糊里糊涂的,读书学习,工作研究,怎么也没能跳出那个圈子,好像所有的事跟定好了似的,绕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或许自己真的是太过执着,事业如此,人生如此。今年夏天去南少林参禅,又见到菩提树,又见到石偈碑。“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也不失为一种境界。“内持一心静,外着两衣单”,倒也简单自在。“三餐靠佛祖,四季传南拳”,这一靠一传,不正是做人、做事的态度么?菩提树、竹子、檐角、碑偈,好像说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说。夜深了,灯光还亮着。
声明:文章、图片、诗歌均为作者雪冬原创,请勿盗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