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www.txbyjgh.com/m/“腊八”是腊月里的第一个重大节日,这一天古称“腊日”,相传是佛教创始人释迎牟尼的成道之日。佛教的创始人释迎牟尼放弃了可以继承的王位,离家出走,云游四方。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他漫步行走到印度北部一个叫摩揭陀国的地方。这里遍布荒山野岭,没有过往行人,也看不到村舍炊烟,无处化缘求斋。由于他多日的饥饿和劳累,已经无力向前行走,便昏倒在一棵大菩提树下。
在迷迷糊糊的昏睡中,他听到有人喊着释迎牟尼名字的声音,他吃力地睁开眼睛,看到有一位漂亮的姑娘站在身旁,他的嘴巴微微动了几下,可是也没有发出声音。那姑娘从他的眼神中好象发现了什么,就急忙把手中提篮里的半碗剩饭倒在一个烧罐中,又走到附近的地里摘了几样瓜豆,从矮树丛上摘下几个野果,把瓜豆和野果放入罐中,又到泉边接来了泉水,点烧起树枝放在烧罐下边。罐下的火越烧越旺,不长时间,熬出了香喷喷的杂拌粥。姑娘把粥盛在碗里端到释迎牟尼的嘴边,热粥飘出的香味把昏睡的释趣牟尼唤醒过来。
他狼春虎咽般地把一碗粥喝完了,顿时就觉得气力倍增,精神振奋,浑身是劲,丝耗没有疲劳的感觉。当他站起来准备感谢那位姑娘时,怎么也找不见姑娘的身影。释迎牟尼这时心灵顿然开化,好像悟到了什么,就走到泉边用泉水洗了洗脸,打坐在这棵大菩提树下静思,从而得道成佛。
后来,为了纪念佛祖释迎牟尼的成道,寺院僧侣和佛门弟子就在每年十二月初八日这一天用当年收获的粮豆瓜果煮“腊八粥”供奉。南北朝以后佛教盛行,过“腊八”的习俗在官府和宫廷传开。这种习俗逐渐传到民间,到明代就在全国广为流行。每年十二月初八这天,家家户户做“腊八粥”,用来纪念佛祖成道,祭祀祖先,也有的地方把腊八粥分送给亲朋好友,拾施给乞讨的贫民。随着这种习俗的广泛流行,“腊八粥”的做法也愈加品种繁多,花样百出,因地而异,深受人们的喜爱。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所用粮食一般多为:小米、大米、黄米、江米、玉米、高粱米、绿豆、黄豆、蚕豆、红小豆、江豆、青豆等,所用瓜果一般有:红枣、花生仁、瓜子仁,栗子、核桃仁、莲子等。各地户家根据家中存有的粮果选出八种,不够八种的有向乡邻亲朋索讨的,也有到集市上购买的,总之需凑足八种。腊八清早将八种粮果一起放入锅内熬煮,有的果豆还要在头一天用水浸袍,如豆类、花生仁、莲子等,当煮到七、八成、熟时再放入红糖,搅拌一下继续煮,直到煮熟或过一些为好。“腊八粥”盛在碗里,黄、红、白、绿各色相间,诱人的香味随碗里冒出的热气飘满房屋,确实惹人喜爱。
一家人围坐在桌旁,每人一碗香热的“腊八粥”,喝得人们混身热乎乎的,驱散了严冬的寒气,大人们边喝边谈论着年景收成,小孩们边喝边数着自己碗里有几个红枣、几个莲子,真可谓其乐融融,别有一番风味。因为“腊八粥”是用多种粮果,有些还属于补养物品,如红小豆、蕉子、红枣、核桃等,所以“腊八粥”确有一定的补养作用,说它可以延年益寿恐怕也不是什么夸大其词吧!现在,过“腊八”喝`腊八粥”的习俗在我国广大城乡仍很流行。
人们虽然多数已不知过“腊八”的由来,喝“腊八粥”也不是为了纪念佛祖的成道,但是仍然习惯地把“腊八粥”当做吉祥福禄的象征,认为过腊八,
喝“腊八粥”可以为人们增寿添福,为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气氛。腊八习俗除了“腊八粥”外,在我国华北、华东、东北等地的大部分地区还流行做“腊八醋”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