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在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在这天,古人习俗祭祀祖先和祈求丰收吉祥,祭祀的目的是避邪逐疫,而腊祭有合祭诸神的意思,或猎禽兽祭祀祖先。
周礼中的腊祭对象有先啬、司啬、农、邮表、虎、坊、水庸和昆虫八种,代表农神或与农耕有关的活动,将多种杂粮混合熬制的腊八粥,就是传统的农业祭。古人认为,腊月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庆典是为了向祖先回报一年来的收获。道教有五腊日之说,正月一日天腊春节,五月五日地腊端午节,七月七日道德腊七夕节,十月一日民岁腊寒衣节,以及十二月八日侯王腊,五帝认为这些都延益的良日。
相传,腊八节是释迦牟尼成佛日,也象征着佛教的诞生。佛陀经过六年苦行不得究竟,拖着身形消瘦有若枯木的身体来到河畔净身,一位牧羊女见他虚弱不堪,便献上乳糜供养,体力恢复他,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继续修持,发誓不证无上菩提道,宁可碎身不起座,就在初八凌晨,夜睹明星成正觉,终于彻悟到了人生的苦因及灭苦的方法真谛。
佛陀俗名悉达多是释迦国的太子,生于公元前年,释迦是部落名称意为能,牟尼是尊称意为仁忍等义。世尊二十九岁出家修道,在成道后在恒河两岸传道,并组织僧团创立佛教。佛陀入灭后,其弟子将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养膜拜,后来阿育王取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分别盛入宝函传到世界各地建塔供养。佛陀的三种佛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密宗称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表示绝对真理;卢舍那是其报身佛,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了佛果智慧;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众生而现的佛身。
腊八当天,佛门弟子为了纪念佛陀,效法牧女向佛献乳糜,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并向世人布施称佛粥,年复一年,寺院的腊八粥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由此而诞生了腊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