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志武婚姻的金融逻辑,我为什么说ldq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家最好

北国风光读书计划·耳畔书香

经典文学,你不能只是路过

陈志武:婚姻的金融逻辑,我为什么说“爱情”在当今中国胜利了

陈志武经济观察报

为什么“爱情”在当今中国终于胜利了?基于婚姻的“家”的理想境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家”的两项经济功能正在快速被市场取代,而婚姻和“家”的情感功能在快速提升。~~

今天,我们讲传统婚姻的金融逻辑,讲“爱情”如何开始在中国走向胜利。我国历史上,一直只有婚姻但没有浪漫意义上的爱情,最近几十年才开始变化。这个话题使我想起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他以多亿美元身价成为世界首富。当他年娶华裔陈女士为妻的消息传来,国内许多人,不管男女,顿时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世界首富会爱上一个颜值一般的人并娶她为妻,而且这几年看下来,他还确实真心地爱她?实际上,除了扎克伯格的故事外,以前也经常听到朋友议论:怎么外国人娶中国妻子时,就是没有颜值欣赏力呢?答案还是在经济与金融的缺失:传统中国社会一方面没有解决好温饱,另一方面没有金融市场,所以,婚姻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一家老少解决生存挑战,通过成家生小孩,规避家族各成员的生老病死风险。也就是,婚姻决定“养子防老”体系是否成功。姻亲可能是人类第二靠谱的建立跨期信任的办法,仅次于血缘,两人承诺白头到老就是一种跨长时期的保证。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一方面把围绕家庭和家族的行为规则与关系结构发展得很细,另一方面把有关婚姻的规则搞得很透。当婚姻涉及到这么多其他人的利益,就不可能只是年青男女自己的事,而必须完全由父母包办,由长者们全权把握。这样,相亲决策者是两方的父母,而不是年青的当事男女,他们当然只会用长相、财富、门户这些硬指标来评估彼此,像感情、爱情这样非常个人化的因素就不起任何作用,因为爱情对结婚双方有价值,但对其他家庭成员未必重要。徐立新等学者的研究也表明:自由恋爱婚姻更加和谐、夫妻关系好,但妻子未必孝敬父母、家庭收入也要牺牲一点,而父母包办婚姻带来的夫妻关系不一定和谐,但对父母的好处是:妻子更听话、生小孩更多、对父母更孝敬,而且在父母年长后更会关照老人。所以,哪个模式更好,就看从谁的利益出发了。你怎么看呢?包办婚姻是“养子防老”体系的延伸和保障,否则,基于“养子防老”的跨期交易安排会崩溃!在社会长期以硬指标决定婚姻以后,人们就只知道用颜值、财富、地位这些标准评价,所以就会有今天对扎克伯格的不理解了。

爱情在哪里

你可能不认同我说的。为此,我们可以看看最代表中国人爱情、婚姻愿景的一首歌。*梅戏《天仙配》中的《夫妻双双把家还》一直被认为是最浪漫的爱情歌曲,但细看歌词,你会发现,这个“婚姻愿景”基本以利益为多、爱情为少,很现实。最重要的对唱词是这样的:“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抵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其中,“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通过婚姻组成的家,首先是一个“生产单位”,是不同劳动分工的组合,以此来发挥各自的技能特长,使总的产出最大,让生活所需得到最好的供应。所以,传统的家首先是一个生产单位,就像原来计划经济的合作社一样,在“家”这个合作社里,丈夫和妻子各有分工合作。其次,“寒窑虽破,能抵风雨”,当然这句话既可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要有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家、房子,也可以看到其背后的本质含义,就是“家”是一个跨期风险交易安排,“寒窑”指的是基于家的内部互助体系,“风雨”指的是风险,所以,成家后就能帮助彼此对付风险,有难共担,包括收入风险、健康风险、养老风险、天灾风险等等。也就是说,“家”是利益交换或风险交易体系。再次,就是“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家”的情感功能,给人以精神上、感情上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中国传统婚姻和家的定位,包括三方面功能:一是通过婚姻组成作为生产单位的“家”;二是“家”作为互相分摊风险的体系;三是婚姻和“家”作为情感交流的共同体。在现实中,直到最近几十年以前,婚姻的前两项功能即经济功能一直占主导,爱情的份量就不用多说了,那是五四运动后的事情。

从“谈亲家”到“谈恋爱”

我也检索过晚清的《申报》等各中文日报,发现在二十世纪之前“爱情”一词只出现过三四次,而且那几次都是“爱”和“情”两个字正好因前后的内容凑在一起,没有任何浪漫意义。之前有历史学者辩护说,“不是有汉代以来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吗?”,而牛郎织女之所以每年只有七七才会相见,就是因为那只是梦想,真实世界里不会有那样的奢侈。古代中国肯定有过很多男女“爱情”故事,但“爱情”一直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只是少数人的奢侈品,所以,在中文里一直没有出现浪漫意义上的“爱情”这个词。一位学者说,在年代翻译法国浪漫诗时碰到一个问题:西方人用玫瑰表达浪漫爱情,但中国人对玫瑰没有感觉,那怎么翻译诗歌中的“玫瑰”,使中国读者读到这个词时的反应跟西方人读到“玫瑰”时一样呢?很难找到,因为“浪漫”经历在传统中国太稀少,用不着制造这种词。许多人说包办婚姻也能出爱情。是会有,但会很少。原来的习俗是,双方父母通过媒婆先谈好各种条款,都认可后,年青男女才可见一面,甚至到娶亲那一天之前都不能见!那跟谈商业交易有何区别,哪里有出现感情的机会?所以,我们的社会只熟悉颜值这样的硬指标。十几年以前,加州大学阎云翔教授到东北下岬村调研,问当地老年人他们称结婚之前的过程叫什么,是不是叫“谈恋爱”?当地人回答说,“我们以前把那个过程叫‘谈亲家’,到六七十年代叫‘找对象’,再到后来就叫‘谈恋爱’。”显然,从“谈亲家”到“找对象”,这是一个很大的革命,因为决策主体从双方父母转移到当事年青人,感情的空间与份量提升很多,但还是目的太明确。到后来,再转变到“谈恋爱”,谈的是恋爱,目的性减弱很多,这才算“爱情”终于胜利了,让“爱情”成为婚姻与家庭的主流基础。尽管现实中并非所有婚姻都能做到这一点,但至少这已经是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那么,为什么“爱情”在当今中国终于胜利了?基于婚姻的“家”的理想境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家”的两项经济功能正在快速被市场取代,而婚姻和“家”的情感功能在快速提升。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许多人会说是因为观念变了,是中国人更加现代了,但这只是部分原因,甚至是小部分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发达了,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了,一方面城市化、公司化发展,使得人们离开“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生活、走进公司工作,不再需要“家”的生产单位功能;另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解决跨期价值交换的需要,不再只靠婚姻家庭求得未来生活的安宁了。当然,随着婚姻家庭的经济功能和规避风险的功能逐步被市场取代,爱情在婚姻家庭中的份量越来越高,这也会导致离婚率的上升,同时单身生活的占比也会升高。这些可能都是个人自由、金融发展的代价。但是,正因为这些是中国人更加看重爱情、看重感情的结果,也是中国人自己的选择权利多了的结果,这并不是坏事。更何况,既然那么多人还是不能理解扎克伯格的婚姻选择,那说明我们的社会对感情、爱情的认识还有许多升华空间。今天我们首先谈到,在没有金融市场的传统社会里,婚姻不只是年轻男女两个人的事,而更是父母和其他族亲的事,每个人的跨期避险利益都在里边。所以,由父母包办婚姻就不奇怪,“谈亲家”就跟谈生意一样,只看双方家庭、看能力、看颜值这些硬指标。其次,中国传统婚姻和家的定位,包括三方面:一是通过婚姻组成作为生产单位的“家”;二是“家”作为互相分摊风险的体系;三是婚姻和“家”作为情感交流的共同体。市场的发展使前两种功能逐步由市场取代,同时感情的份量在上升。最后,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爱情”逐渐走向胜利。一位女士说:“要丈夫干啥?以前需要男人搬煤、拖重东西,现在物流公司这么多,什么都可以送上门;原来需要男人赚钱,我现在比他赚的多;原来需要丈夫生小孩、过性生活,现在呢?”这些情况似乎在以服务业为主的上海、香港更加突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社会现象?(本文为喜马拉雅《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讲座文本)

“我49岁,倾家荡产也要离婚”:结婚,真的要看看家境

卡娃·顾点点家庭

作者:顾点点来源:卡娃微卡(ID:kawa01)

两个人三观和眼界的不同,才是最难跨越的鸿沟。

01

前段时间,三星的长女李富真离婚案上了热搜,离婚不稀奇,让人震惊的是,她的保镖丈夫获得了亿韩元(约人民币万元)的巨额分手费。而他仍然不满意,他觉得自己应该分到1.2万亿。任凭是韩国首富的女儿,面对这样的狮子大开口,也觉得吃相太难看了。

李富真今年已经49岁了,但看起来还是很年轻,气质一绝。

想当初,李富真是典型的白富美、上流社会的名媛,毕业于名校,刚大学毕业就被父亲带在公司培养,受尽父母的宠爱。

而且她本人也是非常有头脑和能力的,做事雷厉风行。

这么一个掌上明珠,父亲物色了很多富二代和官二代,都觉得不满意。

这时候,女儿却给他们带回了一个穷小子,她昔日的保镖,突然成了她的男朋友,这家庭背景,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父母再怎么反对,李富真也坚持要和他结婚。但就是这个错误的决定,给她埋下了一生的隐患。

女儿结婚当天,在商界一辈子没吃过亏服过软的三星总裁,一脸凝重地将女儿交给自家的保镖。

回去之后,他在咖啡馆从天黑坐到天明,仿佛已经预见孩子不幸的未来。

结婚以后,三星总裁一次次扶植自己的女婿。

送任佑宰去麻省理工读硕士,他觉得念书头疼,读不下去,让他在公司参与管理,他动辄觉得别人瞧不起他,吵着闹着要更高的位置……

所有家境差距太大的婚姻,都是由父母买单,这差距带来的伤痛,也会让当初的爱情面目全非。

在年的时候,李富真就提出了离婚,因为老公喝醉酒后殴打了她,那时候她的肚子里还怀着孩子。

但是说到离婚,哪有那么容易。

任佑宰却只想着要分割她的财产,一次又一次地张口要钱,贪得无厌,还在媒体前诋毁妻子强势、势利、贪财。

李富真家对他已经仁至义尽,但他仍然没有半点感激之情。

纠缠5年之后,49岁的李富真终于以天价分手费得以脱身,还险些将自己娘家的财产分割出去。

不过,就算是倾家荡产,她也决心甩掉这块狗皮膏药。

结婚若不看家境,离婚就不得不付出代价。

02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

结婚的时候,要不要看家境?要不要讲究门当户对?

蔡康永之前在一个节目中说过:

“我印象中的门当户对包括了自身教育阶级、文化背景等。家境不同,社交圈不同,婚后彼此交换的话题会越来越少,最后导致夫妻越走越远。”

看家境,看的不是财富,而是因为家境不同而造成的其他的影响,包括从小受到的教育、接触到的人和事物、经历过的事情等,这些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一个人的眼界和三观。

而这些,才是我们真正在乎的东西。

蔡康永给我们讲了一个他朋友的故事:

他有一个同学从小在国外读书,接受国外的教育,而娶的老婆却对英文一窍不通。所以两个人每次出去聚会,他老婆都无法融入,根本插不上话。

久而久之,两个人的话题越来越少,回到家后也只剩下了沉默。

恋爱的时候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但结婚则意味着你要走进他的世界,和他的家人朋友打交道,这时候家境不同,会觉得异常艰辛。

你和他的家人朋友聊不到一块去,风俗习惯也完全不同,你始终无法融入他的世界里。这样的婚姻,两个人都会觉得很累。

如果嫁入豪门,自卑的心理会让你一直抬不起头,你在这个家没有地位,插不上话,也做不了决定,外人都说你嫁得好,但内心的辛酸只有自己能懂。

两个人只有家境相似的时候,才能有相似的人生经历,才能融入对方的社交圈,才能有共同的话题。能聊到一块去,远比暂时的欢愉更重要。

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情,而婚姻往往死于沉默。

03

家境不同,不仅让你们的社交圈不同,话题不同,还会让你们的三观有很大的差距。

而三观的不同,往往会让你们在生活中产生很多争执,其实谁也没有错,只是每个人的想法不同而已。

但就是这些细小的矛盾,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闹得不可调节。

什么叫三观不同?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有的人觉得生活的仪式感很重要,想要把每一天都过得鲜活起来,即使生活很平淡,但可以给它添加调节剂,让简单的日子也变得很浪漫。

而有的人则会觉得仪式感是没用的东西,是一种浪费,他无法理解你的仪式感,也不想包容你的仪式感,甚至觉得你很矫情。

这就是三观的差距。

因为家境的不同,对于他来说,生活在于节俭,除了必要的支出,其他的一切都是浪费。

在七夕买束花,他觉得是浪费;节日一起出去看电影,他觉得也是浪费。

其实他并没有错,因为他从小的家境让他养成了这种习惯,可是你的家境却与他不同。

你想要在茶余饭后还出去唱个歌,你想要放假的时候一起出去旅游,你觉得生活不只有粗茶淡饭,同样还有诗和远方。

可是他却没有办法理解你,两个人的观念差距太大,相处的时候就免不了摩擦,总要有一个人妥协,可是妥协过后,这种观念差也并不会消失。

最让人无力的不是不爱了,而是你们明明相爱,在一起的时候却很累。

家境造成的三观,是一辈子潜移默化的,三观不同的两个人,即使结婚了也很难走远。

04

所以结婚的时候,到底要不要看家境?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我们看家境,不是嫌贫爱富,更不是一味地讲究门当户对,而是希望两个人在决定走入婚姻的殿堂之前,更谨慎一些。

家境的不同,带来的差距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层面上的。

两个人社交圈、三观、眼界的不同,才是最难跨越的鸿沟。

而愿意去看家境的人,更代表她对这段感情的重视,结婚不是儿戏,找一个人共度下半生也不是说说而已,考虑清楚了再结婚也不迟。

恋爱可以是冲动的,但结婚必须是理智的。

所以我想劝你结婚之前,一定要看看家境,看看他的父母还有他身边的朋友,你们的三观是否相似,对待生活的态度又是如何的。

在结婚之前,多去对方家里走走,看看他从小生活的环境如何,看看他父母的教养如何,看看他们家的家风怎么样,这往往也决定了他以后结婚会怎么样。

当你们家境悬殊太大的时候,就要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你们是否真的适合。

如果你有女儿,也要记得告诉她这个道理,以后结婚,一定要看看家境。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