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图片 http://m.39.net/pf/a_4527517.html《道德经》老子说什么
二货不二说
老子五千言,上下纵横五千年,包罗万象,无所不含。
其实,老子什么都没说。
很多人,不经意疑惑的笑了。这些人,都很积极,都很阳光。
老子明明说了五千言,白纸黑字,多少人受益,传承两千多年,怎么就没说呢?
当下,现在和二货争执老子说没说,您说您二不?您比二货二,这是事实。二货二,正常。但是,您要是二了,不是不正常,是非常不好。别急,看完再骂。
不和您争辩,不止不和您争辩,和谁都不争了,和什么都不争,不止这个不争了,其他的也不争了,财色名食睡,都不争了,我得感恩,感恩一切。
二货,争的累,不争也累。争不争和累不累有什么关系呢?没关系,是的,二货想通了。放下,就不累了。
是的,放下。
争不过,顺其自然吧。
有人说:老子说了,那就说了,没毛病。
有人说:老子没说,依然没毛病。
很多人没有懂老子所说的五千言《道德经》,这也是事实。
其实没懂和老子什么都没说,好像没有本质区别,结果是一致的。
《道德经》还是《道德经》,老子还是老子,你我还是你我,互不相干,谁也没有影响谁,谁也没有干扰谁。
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存在着,是的,存在着。无他。似乎,这样的话,老子没说什么也就说的过去了,或者说没说也就不重要了,没人在意。
可,现在是要了解道德经老子到底说了什么?
《道德经》之内老子,五千言。
《道德经》之外,老子没说。
那么,我们来聊聊“天”书:《道德经》内外之老子“说没说”
《道德经》老子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俺是知识穷孩子,不会翻译,妙,玄。
那么,《道德经》第一章,老子说什么
老子什么都没说
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可说,能说。
为什么呢?
因为
“名可名,非常名”,一旦说了,即是名,即是非常名,既然说了,即是有即是名。
没说的时候,是“无”,没说还可以是“无,名道德经之始”,一旦说了,即是“有,名道德经之母”,(此时,天地与万物与道德经合为一体,没啥区别)
不急,此处,停顿思维一下,用心体悟其中。
“名”这个东西的产生,就是有了这个“名”,那此时“名”这个物件产生了,产生不就是“有”了吗?
不急,此处,停顿思维一下,用心体悟其中。
那么,有这个物件之前呢?是没有的,没有的物件是什么呢?是“无”。就是“道”这个物件,也是老子杜撰出来的,有了这个“道”的物件,这个时候,有也产生了,无也产生了,所以,不可名,不可道,非常道,非常名。
道,根本就不存在。
不,这么说不负责任。
道,即存在,即不存在。
恩,这个比较负责任。
因为,存在的是那个无形无相的本源、如来本我、大道本心、是那个空性般若之佛性,不存在的是那个有形有相的东西,是本源、如来本我、心佛幻化出来的假相,这存在的是一时的,是会生灭的。
所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有来源于那个不可名,不可道之道。
不急,此处,停顿思维一下,用心体悟其中。
道,这个东西,没有天地之前就有他了,那道他老人家哪里来的呢?
道,创造了万物,那谁创造了道呢?道也是万事万物,那么,道创造了道,创造了自己,哦,明白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能名,不可名,不能道,不可道。
不急,此处,停顿思维一下,用心体悟其中。
道是在万物之中,即是名,即是无,即是有,即是一切。即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不急,此处,停顿思维一下,用心体悟其中。
那么,“道、名”的产生同时就是“无、有”的产生,即是“反者,道之动”。
啰嗦了这么多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是的,这个“无”多有意思,多么的妙,妙不可言,玄,太玄乎了,玄之又玄。
“常有,欲以观其缴”
是的,这个“有”,这个名,一旦说了,就有了界限,就有了边界,就有了局限,就有了易经之太极,就已经错了,就知道说了就错了,我现在就是大错特错。这个有也很妙,妙不可言,岂止是玄,玄乎的忒夸张,玄之又玄。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是的,叫法不一样,这俩东西实际是一个东西,是一个事情,是一个妈妈生的。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是的,这也太玄乎了,不止玄乎,还太扯了,扯的没有了边际,没有了底线,没有了没有了。
“众妙之门。”
是的,想干啥干啥吧,这就是入门了,这就是进入道前了,这就是各种门道前了,找到了门,那门道门道,你就门儿清了吧?!这不止是自己妙,是全部都妙,全部妙不可言。
不急,此处,停顿思维一下,用心体悟其中。体悟《道德经》老子真没说。
以上你想明白了,以下不用看了,玩去吧。
所以,这些
道、名、无、有、妙、玄,产生于万事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这些东西,不过是个概念,是个文字,是个观念,是个念,是个刹那生灭的东西,是无常的,是会生、住、坏、灭的。我说的是概念哦,不是道不存在,也不是道存在,不能用语言文字描述的那个东西。
存在的是那个无形无相的本源、如来本我、大道本心、是那个空性般若之佛性,不存在的是那个有形有相的东西,是道、本源、如来本我、心佛幻化出来的假相,这存在的是一时的,是会生灭的。
故说,《道德经》之外,老子什么也没说,没办法说,不可说,不能说,说,是说,非说,非非说,是名说。
所以,《道德经》老子没说什么,什么也没说!
那么,《道德经》之内,老子说了什么呢?
老子说的无非:“道”一个字。
有人说,还有个“德”。
是的,您说的对。
那么,老子对这个道字是如何说的呢?
“道”:道可道,非常道。
为了明了“道”,老子把“名”也弄出来了,因为,没有“名”就解释不太好“道”,甚至,名,亦是名。即道和名本身,都是名,是相,是名相,是概念,是观念。
不止如此,因为说了“道”,才不得不说“名”,因为说了道和名,不得不说无,因为道、名、无都说了,不得不说有,道、名、无、有说了,不得不说天地、万物、始、母、观、妙、徼、同出、异名,有了这些,不得不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到此,老子连那个道都不想说,被尹大官人打劫强留软禁,软磨硬泡,各种招数用之。老子不得已随便说说,说了一个“道”,这个“道”这个东西有了,“名万物之母”,因为“道妈妈”来了,紧接着就生出来这么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名、无、有等等洋洋洒洒五千言。”这既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报阳,充气以为和。”最后,不知道哪个好事者,给“和”个名字吧,又多了一个多事者,因此,和出了《道德经》,道德经横空出世!
不急,此处,停顿思维一下,用心体悟其中。
回味回味,老子这第一章说了什么,没说什么?
这想明白了,以下不用看了,不止以下不用看了。道德经,也不用看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想不明白?
老子的那个牵牛牧童都笑话我了。
咱,从头说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先不说了,我这笨蛋说不明白。先说说名,名是啥?
啥也不是,屁。
屁都不是。那,名到底是啥?是人类在进化或者在与自然的接触过程中,不断的产生了好奇,不断的产生了欲望,不断的想要认知这个世界,不断的沟通这个时间,为了良好的与这个世界沟通与互动,从自然中观察,体会,领悟,发明,创造,就是那个谁,世界混沌未开的时候,他老人家不知道拿的什么树棍子,一画开天地,把这个世界就弄成了二元世界,二元世界有了,向前进步,就有后来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多元世界,怎么会多元呢?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界,都有道,万事万物之中皆有道的存在,花叶之中也有道的存在,人类越来越会玩,越来越多的事物和名相,各种缘分,天花乱坠,横冲直撞。
“名”。总之,一句话,人类进步了,对于这个世界可以用有形有相的文字记录和描述了,不过,这个进步也同时遮蔽了本有的对于宇宙的先天认知那个本心,就是与道心心相通东西。这样,越遮蔽越严重,最后就我这样了。用“眼、耳、鼻、舌、身、意”来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宇宙,用“色、声、味、触、法”来评判这个世界宇宙。认知多了,经过进化或者说是退化,对宇宙本我失去的本即认知的能力,反倒用文字或者所谓的名相科技来认知这个宇宙。但,很有限,很缓慢。
此处该有神秀大师的一个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贴切多了。
什么意思?就是,人类来到世间,身体这个臭皮囊是社会活动的外用,心是本体,当,人类产生了欲望,对外界产生索取、占有的念头。神秀大师的意思,是一定戒欲和时刻处理关照这些欲望灰尘的,不要让这些尘埃落到你的菩提树上,染污你的明镜台,久了就遮蔽你的心体,心性光明就完全出不来了,要不断修身克己。人类认为,不可能不染污,人总是在社会中活动啊,欲望啊,这些尘埃一定会落到菩提树之身体,一定染污明镜台之心体,这就麻烦了,怎么办呢?那就要不断的擦,不断的扫,不要让尘埃沾染心体。大体这个意思啊,不对就不对吧,这神秀大师一看就是明白人,对于戒律一定有很深的心得体会。把神秀大师搬出来干嘛呢?就是说,人还有观念。这个名,就是还有认知,还有概念,还有个东西存在,这个就有点麻烦了,有东西存在,无论说什么都没用,那就存在吧。
老子高人啊,他可不会认为这些是障碍,老子认为:存在这些东西也有个好处,当下就能用到了,应机对这个尹喜这个有神通的老夫子趁机教化教化。老子想:“没事让你小子劫道,还用神通劫道,不收拾收拾你,不知道老子是谁。”凡事都有两面性哈,所以,老子对尹喜先生说:“道可道,非常道。”......
这既是因“名”引出“道”,老子先生无所谓道引名还是名引道。总之,说了道,就有了名,有了名,才可能说道。
道,名。刹那间问世了,有了这两个概念、观念,那这就是“有”了,有的同时,就是说明有个“无”了,“故有无相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既是“有无”形影不离,天下万物与有无也是形影不离。请参照量子力学中量子纠缠概念来理解此处。
无、有。与道、名一同而来,不是分着来的,看我说的是有先后,实际是老子说《道德经》的第一个字时霎那间就来了,甚至,他写道德经的念头时就来了,甚至,尹喜函谷关前劫道时就来了,甚至老子产生西出函谷关的念头时就来了,甚至老子出生时就来了,甚至先天地之前就来了,甚至.......现在刹那间都来了,未来万年都来了......。
没有谁先谁后。这个不好理解,放下啦,兄弟。
我也不理解,我就会说说、耍耍嘴皮子而已,别当真。我们是要聊天的,聊老子的天书道德经的,不是来整这个问题的。这个问题是个问题,不搞个问题出来,你哪知道我的厉害?
放下啦,都过去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都是虚幻不实的,哪有道德经,老子说什么了?哪有道,哪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六祖慧能大师忽忽悠悠的飘然而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幻觉幻觉,怎么如此真实?
是啊。如此真实的虚幻。
哪有六祖慧能?一切如幻。
道可道非道,名可名非名。常道故有名,名故非常道。
虚可虚非虚,幻可幻非幻。真虚故有幻,幻故非常虚。
无虚无幻心之体,有虚有幻意之动,知虚知幻禅那照,去虚破幻真功夫。
虚幻?那还聊天吗?
整明白了,就不聊了。
没整明白?
聊啊。
多有趣。
聊到哪了?
忘了,
没长心的东西!
聊这么点东西都能忘了聊哪去了。
想起来了
一切如梦幻泡影。
梦幻,
不是无,那就是有了,也不是有,先不管有没有,无不无,这是个问题,整的又多一个问题了。放下啦,绕道。
对,《道德经》
“无、有。”
无、有。“反者道之动”,反者,无、有的二元世界,二元世界的产生是道之一动,
一旦动即“有”了,即然“有”了,就同时“无”了,无的存在即是道可道之道,一无一有即是一阴一阳,阴阳之谓道。那么,道即是太极无极之极,还是道、极之动。道、极、名、无、有等等就是一个东西了,一个东西的不同呈现,即万物一体,即一合相。万物一体,非万物一体,非非万物一体,是名万物一体;一合相,非一合相,非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还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不太好理解。用心体会,不急。
无、有,是名,是概念,是分别,分别即对立,是观念,是意念,意念之所以动,因心在动,心不动意不动,意动心必动。这即是道之一体,反者即两面,“一之道体、心体、本源,本来,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道之本体即是无,即是空,即是佛,即是名,即是相,即强曰为道。不得已而为之,不知道怎么称呼,起个名称叫“道”、“心”“佛”。即道即心,即心即佛,即佛即道。
反反复复,就这些。
这,即是《道德经》之内外,老子即说即没说,没说即说之老子。
一空元明
四不像之二货在此恭候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