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白斑复色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201577.html1、回向的释义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而趣向于所期之目的地,谓之回向。所期之目的有三处:第一回向菩提,回转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趣向于佛果菩提;是谓回因向果。第二回向众生,回转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而布施于一切众生;是谓回自向他。第三回向实际,回转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趣向于真如实际之理性;是谓回事向理。这三处回向,又须合为二种;一者‘随相’,二者‘离相’。回向菩提,回向众生,是谓随相。回向实际,是谓离相。此二种义,缺一不可;若缺于随相之义,则堕于二乘;以二乘人,既不知回向佛果,亦不肯回施一切众生。若缺离相之义,则堕于凡夫;以凡夫无处不著相。所以回向必须有三处,回向菩提,以完成自利之行。回向众生,以完成利他之行。回向实际,以远离二利之相,而会归于中道理体。上来是总讲回向的意义。下面再分讲三个大愿:—先解释第八大愿常随佛学:佛是我们的师长,我们是佛的弟子。为弟子的必须随著师长学,而且须要常常随著师长学,这样才能学得成功。如本师释迦牟尼佛,从初发菩提心,即精进不退。为尊重佛法,不惜身命。经过种种难行的苦行。及至成佛之后,常时说法,利益一切众生。最后示现入涅槃。这都是给我们留下的好样子,我们要随著学,才是正因,才是真修。所修的善根功德,既不求人天福报,亦不求二乘小果,专为趣求无上妙觉,故名回向菩提。如是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皆随学。这就是第八常随佛学的大愿了。再解释第九大愿恒顺众生:即是恒常随顺众生之种类根性,以利益之,成就之。我们对于一切众生,须要承事供养,而且必须尽其恭敬。要把众生当作父母恭敬。要把众生当作诸佛恭敬。众生有了疾病,我们为作医药。众生迷失了道途,我们指示其正路。众生处于暗夜,我们为设灯明。众生受了贫穷,我们助其财富。经云‘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读了这段经文,可以知道恭敬供养众生的原因,是为令一切如来生欢喜的。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道理,这只是如来的方便说法,渐次引进我们来恭敬供养众生的。因为我们这些凡夫弟子,只知道恭敬供养如来,而不知道恭敬,供养众生。所以如来方便诱导说:凡是欲令如来生欢喜者,必须先令众生生欢喜。众生皆大欢喜了,如来自然欢喜了。换句话说:设若我们不肯恭敬供养一切众生,但肯恭敬供养一切如来;则一切如来不会生欢喜的。比方说:我们住的地方,遭受了风灾水难;一切民众无衣无食,无家可归。这时来了一位大慈善家,救灾救难。我们知道了,就尽力的帮助他,去救济灾难!一切民众转危为安,皆大欢喜;这位大慈善家,自必亦大生欢喜了。反之,我们坐视民众受灾受难而不救济;只忙著招待这位大慈善家,这位大慈善家能生欢喜心吗?所以欲令如来生欢喜者,必先令众生生欢喜。然而这只是如来方便引导我们发心而已。在本经文中,尚有一段最重要的道理,其他经中是很少见到的。我们应当注意及之!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成等正觉是果,发菩提心是因;所以愿成佛果者,须先发菩提心。然而菩提心何由生起呢?乃由大悲心生起。是故大悲心乃诸佛之本体。再进一步研究,诸佛何由生起大悲心呢?乃由于观见众生受苦之故。于是由大悲心而发上求下化之菩提心。由菩提心之因而得成佛果。推本寻源,诸佛之所以成佛者,实因于众生。如是而论,众生乃是诸佛之恩人!我们为甚么要恭敬供养诸佛呢?因为诸佛是我们的恩人。如是既然要报佛恩,尤应报众生恩了。是则恭敬供养众生,并不是专为讨诸佛的欢喜的。而实是为报众生之恩。这道理就比较深一重了。然而下文仍有更亲切的道理,诸位须谛听谛听!经云‘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菩提觉道,譬如一株大树。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譬如树上开的华。诸佛所证的无上正觉,譬如树上结的果。一切众生,则譬如是树的根,足见众生之重要了!设若这株菩提树没有根,则自然不能开菩提之华结菩提之果了。所以菩萨须发大悲心,饶益众生。譬如以水常常滋润树根,则枝叶华果,悉皆繁茂了。我们未读本文之前,总以为菩提属于诸佛的。及至读了本文之后,方知菩提属于众生!这种道理,真是太亲切,太重要了!诸位静下心来想想看:设若没有众生,不见众生苦,何能发起菩提心来呢?设若没有众生,又到甚么地方去修六度万行呢?不发菩提心,不修菩萨行,则是没有成佛之因;既无成佛之因,何有成佛之果呢?是故菩提属于众生,我们必须要报众生恩,要恭敬供养一切众生。可是前面讲过的一点更要紧的道理,诸位不要忘记了;即是须要随顺众生之种类根性,以佛法利益之,成就之。令一切众生悉皆成佛,方可圆满‘恒顺众生’的大愿。倘若只以世间法恭敬之,供养之;而众生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不能出离生死苦海,怎能算是报众生恩呢?最后解释第十大愿普皆回向:不但以第八大愿自利的功德,以及第九大愿利他的功德,用来回向三处—菩提、众生,实际。而是以前面九个大愿的功德,通统回向于三处。故曰普皆回向。为甚么一定要回向三处呢?因为是大乘菩萨的行愿之故。大乘菩萨必须具有大智大悲,方能上求下化。以大智上求佛道,即是回向菩提。以大悲下化有情,即是回向众生。而所修上求下化的功德,必须离相,以免堕于凡夫,即是回向实际了。是故须要回向三处。2、回向的利益回向能除‘狭劣障’,能成广大善法。凡夫执著成性,只想到卑处,想不到高处。只见到小处,见不到大处。只解到浅处,解不到深处。这即是‘狭劣障’。现在要回向菩提,菩提乃是最高无上的佛果,如是我们的心就可以想到最高处了。要回向众生,众生乃是无量无边的境界,如是我们就可以见到广大处了。要回向实际,实际乃是甚深微细的理性,如是就可以解到甚深处了。把卑小甚浅的凡夫心,变成高大甚深的菩萨心,则无始以来的‘狭劣障’可以除灭了。回向又能成就广大善法;我门所修的功德,倘若不回向菩提,则成为人天福报。一经回向菩提,便成为最高无上的功德了。我们所修的功德,回施于一切众生;因众生无量无边之故,我们的功德也变成无量无边了。我们所修的功德,回向于实际;实际法性是遍一切处的,我们的功德,既与法性相称合,自然也遍一切处了。譬如‘回声入角’,小声音可以变成大声音。又如‘滴水入海’,一滴水之性,可以与大海之水性相称合了。所以回向能成就广大善法。3、念佛与回向念佛愿生极乐世界,为的是‘常随佛学’,这与第八愿王融而为一了。往生西方,求证智慧神通,为的是回入娑婆‘恒顺众生’,这与第九愿王融而为一了。我们一心归命阿弥陀佛,为的是‘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即是‘回向菩提’。为的是‘善知方便度众生。’即是‘回向众生’。为的是‘闻已即悟无生忍。’即是‘回向实际’。这与第十愿王回向三处融而为一了。4、念佛与十大愿王这一次打念佛七,讲话的总题目,是‘念佛与十大愿王’。在这七天之中,已经分别的讲过了。现在再读一读经文,藉以了知十大愿王与念佛法门有密切的关系!经云‘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这一段经文说:凡是一个人,到了命终的时候,一切的一切全完了!让你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到这时候,一样东西也带不去,一个臣民也不跟随你。假若你在生之时,没有发过愿,没有念过佛,那你真要堕入茫茫的苦海了!所幸的是,你在生之日,发过愿,念过佛;到临命终时,十大愿王,引导其前,弹指之顷,即把你引到极乐世界去了!这是说明十大愿王有这样的功能。我们再读经文:经云‘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这是说明,由十大愿王引到极乐世界,莲华化生,即得见到阿弥陀佛,及诸大菩萨。并且蒙佛‘授’与成佛之‘记’,成佛有分了。此乃所得的自利。下面再说明利他:经云‘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这是说,授了成佛之记以后,以菩萨之智慧,神通,分身于十方世界,常时利益一切众生。下面再说明究竟成佛,与成熟众生:经云:‘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成等正觉。转妙法錀,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这是说明,发十大愿,往生极乐世界的这位新大士,不久当成佛果。成佛之后,广说妙法,成就一切众生。十大愿王,既有如是自利利他的广大功能,所以要劝我们受持了。经云‘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又云:‘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这段经文:先赞叹十大愿王的殊胜功德,后劝众生发心受持。并且详明次第法行,而归结于弘法利生。以是之故,方能于大苦海中,拔济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净土。我们再读一读最后一段经文吧:经云‘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上来几段经文,总明受持十大愿王,自己可以往往极乐世界,而且可以普度一切众生同生极乐世界,可见念佛法门与十大愿王关系之重要了。再进一步说:净土法门有‘三资粮’,曰信曰愿曰行。所谓愿者,即是愿生极乐世界;此乃总愿。十大愿王乃是别愿!即由此一个总愿之中,开为十个别愿。凡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者,皆须常常发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乃至十者普皆回向,合此十个别愿为一个总愿,即是愿生极乐世界。是则念佛与十大愿王,只是一个净土法门而已。5、对诸位的愿望第一愿望诸位于佛七圆满之后,发心研究华严经。研究华严经,当然要看‘华严疏钞’。这部疏钞,实在太好了!真是一部现成的‘佛学大辞典’。清凉国师能以不辞辛苦的著出来,我们就不能发一点心看一遍吗?!第二愿望诸位发心读华严经。设若时间不够,或者学力不够,不能研究华严疏钞;则请诸位将八十卷的华严经读一遍。时间只需七天。普通的学力,即可以了解经中大意。华严经乃是最圆最顿之教典,读一遍也可以种个圆顿善根呀!第三愿望诸位发心弘扬‘普贤行愿品’。弘扬行愿品,当然要参考行愿品的‘别行疏钞’。这部别行疏钞,乃是清凉、圭峰两大祖师的著述精华!我们现在能把这部书请出来研究一番,岂不等于面对两大祖师请开示吗?!第四愿望诸位发心读诵行愿品。清凉国师说‘此经一卷,文少义丰!实修行之玄枢!乃华严之幽键!功高德远,何不修持?!’若能定为日课,实能获大囧琺乐!第五愿望诸位发心多念弥陀圣号。我们打念佛七,是为求证‘一心不乱’的。诸位无论证得与否,皆须继续精进,多多念佛!
人类的使命是修行,顺便活着。修行的目的是认识生命真相,链接内在智慧,见证自内而外的奇迹。
按上图3秒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