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佛教故事菩提树下觉悟 [复制链接]

1#

万般神通皆小技,唯有空空是大道。宁搅千江水,不动道人心。我心与佛心心相印,心即佛,佛印心,明心见性,回归本真。正知正念,永不退转

佛教的创始者,名叫释迦牟尼佛,在释迦牟尼佛还没有成佛之前,还有一个名字,名叫:悉达多。悉达多的父亲是释迦族国王净饭王,出身高贵的悉达多,不喜欢荣华富贵,却喜欢追求真理,最终走上了一条出家苦修之路。

悉达多太子苦修六年后,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见到了世间的真相,悟道后的悉达多被称为佛陀。佛陀觉悟后,说了一句话,影响了无数人,也包括生活在今天的人。

佛觉悟后,说了这样一句话: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就是这样一句话,影响了无数后世之人,这一句话当中,包含了两层重要的意义。

第一、这句话告诉后人,其实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的佛性与佛的佛性无二无别,众生、佛、心,皆没有分别。这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之处。

佛教认为,佛是由众生成就的,只要众生觉悟了,众生就是佛,这与当时的婆罗门教和其他很多宗教思想完全不同,在很多宗教当中,都有崇拜神的,在其他宗教当中,神并不是人可以成就的,神是至高无上的,人和神是不平等的,而佛则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第二、这句话同时也指明了众生与佛的本质区别,那就是因为众生妄想执着,没有证得,而佛去除了妄想执着,或者说佛找到了本来就没有妄想执着过的自己,所以佛见到了本来清净的自性,本来就不生也不灭,不垢也不净的自性,本来就具足、且能生万法、本无动摇的自性。

因为佛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佛可以超凡入圣,转迷为悟,转识成智,一念觉悟而成就了佛果。

这句话也关系到你对佛教的正确认识,因为很多不了解佛教的人,总是认为佛是主宰,人是被主宰的万物,人要依靠佛,人要给佛烧香供养才行,这样佛才会保佑你。这种思想,显然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矛盾的。

佛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要依靠自己,学会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不要依赖环境或是他人,做好自己的一盏明灯,让自己发光发亮。我们学习佛法,就是在向佛学习,把佛成就自己的方法学来,把佛具足的慈悲和智慧学来,自己依教奉行后,有一天也可以离苦得乐,这才是佛要我们去做的事。

信佛,信的不是神灵,是因果;学佛,学的不是迷信,是智慧;修佛,修的不是成仙,是无量无边的慈悲之心。如果有什么能让自己解脱,那就是自己所作所为的善因善果。如果有什么能给自己护佑加持,那就是自己心中慈悲的力量如需了解更多佛法知识,了悟因果定律,请扫下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