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斐 编述 王炯如 画|
七十八、礼菩提树
人造地狱南有一塔,据说有佛舍利一斗,每放神光。另有一精舍,中有如来所履之石,上有佛双足遗迹,长一尺八寸,广六寸,两足下有千辐轮相,十指端有卍字花纹,这是佛将入涅槃前,经此立于恒河南岸大方石上,望金刚座及王舍城所留下的脚印。奘师留驻七日,礼拜方遍。
师再向西南行,经砾迦寺,再南行百余里,至菩提伽耶,礼菩提圣树。树垣垒砖为围,四周更筑高墙,东西长,南北稍狭,分四门,正门东对尼连禅河,北门通大伽蓝,寺内圣迹颇多,正中有金刚座。
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佛住世时高数百尺,今约五丈余,昔佛坐其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因名菩提树。树茎*白,枝叶青润,终年不凋,唯至如来涅槃之日,其叶顿落,经过一宿,还生如原来的样子。因此每至是日,诸国王与臣僚等,共集树下,以乳灌洗,并燃灯散花,用表礼敬。
奘师于树下五体投地,悲哀懊恼,自忖佛成道时,不知自己漂沦何趣?今于像法时期方至,想到业重障深至此,不禁悲泪盈目。此时适有比丘僧众数百人,因解夏远近来集,见奘师悲恸,观者无不呜噎。
七十九、抵那兰陀
玄奘大师在菩提场停留了八九日,方礼毕诸圣迹,第十日那兰陀寺众知师至,差四大德来迎。师即与同去。行七由旬先至寺庄,此庄是目莲尊者出生的村庄。奘师到庄后进食不久,即见有二百多僧众与千余名居士,手执香花幢盖来迎,赞叹围绕,一直送师至那兰陀寺。
奘师至寺,已集全体法师,共相引见。在上座头位,特别安置了一床座,请师就坐。大家入座后,只见遣维那师,击动揵椎,向众报唱法师住寺。
寺中一切僧所畜用的法物道具,都是共同公用。奘师居此,闲解经律,威仪齐整。并将专事一师,埋首苦学。
八十、膝行拜师
在那兰陀寺最为人尊敬的是戒贤法师,大众由于尊重,不敢直称其名,但号为正法藏。奘师亦慕其德学,随众入谒,依照印度事师礼仪,必须尽其恭敬。要膝行肘步,摩足顶礼,问讯赞叹。奘师一一都依法礼毕。
戒贤法师令人广敷床座,命奘师及众僧就坐。随即问奘师从何处来?师告来自支那国,欲依师学《瑜伽论》。不意贤师听了这话,竟啼泣不已,更唤弟子佛陀跋陀罗(中文译为觉贤)来。此人是贤师之侄,年已七十余,博通经论,善于言谈。贤师对他说:“你可将我三年前患病的因缘,说给大家听听吧!”
觉贤师听了,竟也啼泣起来,但他终于含着泪,宣说了下面这一段希有的因缘。(摘自菩提树杂志社《玄奘大师画传》一书)
欢迎转发
编辑:范晓环丨美编:邓晓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