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无相之境
第一节佛陀的空
年轻时的佛陀虽贵为王子,却对世间苦难有着痛彻心扉的感同身受,对众生怀有深切的慈悲与怜悯,于是他抛下了荣华富贵和待继承的王位,踏上了寻求人生苦难的解脱之道。他先后跟随过很多大师,但却始终没有获得他想追求的解脱之道,尤其是没有寻得超越生死的解脱之道。直到有一天,他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悟到了“空”。
空,是佛陀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与“无我”一起,共同构成了佛陀思想最重要的基石。
本章中,我将不自量力地给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佛普”,给大家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一思想的粗浅理解,希望对感兴趣的朋友有所帮助。
“有”与“空”
先给大家分享两首佛偈(ji,四声)。
佛偈,就是读完佛经后的读后感,或者修行人根据自己的感悟写出的语句(或姑且称作诗也可以)。
这两首佛偈因为经常在影视剧作品中出现,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并不陌生。
第一首由一名叫神秀的和尚所作,他是这么写的:
身是菩提树,
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他将我们的身体比作菩提树(佛陀就是在一棵菩提树下悟道的),就是说身体是用来修行的,然后把心比作一面镜子,镜子里呈现的像是否清晰,取决于镜面是否干净,所以我们要经常擦拭这块镜子,不要让它蒙上灰尘,从而蒙蔽了我们的双眼,看不到世界的真相。
第二首是由另一名与神秀和尚身在同一个寺庙,但因不识字而在柴房烧火的慧能和尚所作。他在听完神秀的偈之后,摇头说神秀还没有悟到真谛,于是他就口述,让人帮他写下这首偈: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也正是因为这首偈,当时的第五代禅宗大师弘忍意识到慧能和尚已经悟到了真谛,并把禅宗衣钵传给了慧能,而这个不识字的慧能就成了禅宗六祖,并对佛陀思想的中国化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这两首偈语内容简单也蛮押韵的,就算不懂背后的佛理也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那这第二首偈语与第一首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的区别就成了判断谁的境界更深刻,更真切地领悟到了佛陀思想真谛的标准?
我相信大家一对比,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第一首偈是在说“有”。有身体,有心,有菩提,有明镜台,还有尘埃。
而第二首偈是在说“无”或“空”。菩提不是树,明镜也不是台,什么都没有,拿什么惹尘埃?
这么一看,好像神秀和尚作的第一首反倒要容易理解一些,人家将身和心都作了比喻,还给出了“常常擦拭”的修行建议;而第二首就显得有点不知所云了,什么叫“无树”,什么叫“非台”,什么叫“无一物”,什么又是“何处惹尘埃”?
知道其中有奥妙,但就是想不明白,简称莫明其妙。
这两首偈先作个引子,待这一章结束之后我们再回头看看,希望到时大家都能够明白其中奥妙。
佛陀悟空
一行禅师著的《佛陀传》中,关于佛陀悟到“空”的过程有几段描述。
他微笑着,抬头望向一片倚在蔚蓝天空的毕钵罗树叶,它那摇曳着的尾巴像在呼唤着他似的。深深地望着树叶,他很清楚见到太阳和星星存在其中——没有太阳,没有光和暖,树叶是无法生存的...他又见到泥土、时间、空间和心识,全都同时存藏在树叶里面。其实在那一刻,整个宇宙都存于那片树叶之内。那树叶的实相简直就是一个奥妙的奇迹。
...
那片树叶与他的身体为一。他们彼此都没有个别、永恒的自体。任何一样都不能脱离宇宙其他的一切,独自生存。见到了所有现象的互依性,悉达多悟到一切世法皆空——一切事物都根本没有个别独立的体性。他明白到互依性和无我这两个原理就是开启解脱之门的钥匙。
...
悉达多现在明白,无常与无我就是生命的必须条件。没有无常和无我,任何事物都没法生长和发展。就如一粒米如果不是无常和无我,它就不会生长成稻。如果云不是无常无我,它就不会变成雨水。如果不是无常性和无自性,一个小孩就不会长大成人。因此,接受生命就是去接受无常无我。痛苦的根源正是来自有常和有分别个体的妄见。体悟到这个道理,就能明白一切皆无生无死,无起无灭,无一无多,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垢无净。
读完上面这几段描述,也许你读出了某些道理,也许是一头雾水。但你也许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上面这几段描述中,似乎没有出现关于“什么是空”的描述,并且除了“天空”包含了“空”这个字以外,都没有单独出现过“空”这个字。
我们读到佛陀从树叶中看到了太阳,星光,雨水,空气,泥土,时间和空间,甚至从一片叶子中看到它与整个宇宙的联系;即佛陀看到了世间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样事物是独立于其他事物而单独存在的。
也读到了佛陀说无常和无我,是一切事物生长和发展的基础。这里的无常,指的是没有恒常性,没有恒定不变的特性,在是一切都在不停变化之中,旧的在消失,新的又生起。
这里面的关键词提取一下就是:相互依存性和无恒常性。
这些和空有什么关系?
这些就是空。
空的理解
空,并不是否定事物的存在,而是指空无自性,任何事物都没有自性,换一个词解释就是任何事物都没有本质。
“没有本质”是什么意思?就是指一个事物没有独立的、恒定不变的特性。
我们还是举例说明。
这是一把锤子。
那锤子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特性让我们把一个东西称为一把锤子?或者什么单独的特性可以称作“锤子性”,什么单独的特性可以让我们说“只要有了这个特性,就是一把锤子”?
是形状吗?
如果我把锤头变宽一点,锤柄切短一点,它还是个锤子吗?
那是构成吗?上面有一个头,下面有一个手把。
如果我上面装两个头,或者三个头,还是个锤子吗?
那是材质吗?上面是金属的头,下面是木制的手把。
如果我把金属的头换成石头,换成塑胶,甚至换成玻璃,它还是个锤子吗?如果我把木制的手把换成金属或塑胶,它还是个锤子吗?甚至我整体都用塑料来做,并且在中间充上气,它还是个锤子吗?
那是功能吗?用来敲东西的。
手机,木棍,杯子,石头等都可以用来砸核桃,它们是锤子吗?
上面哪个特性是锤子的本质呢?
经过这一轮分析,好像没有什么单独的特性可以称之为锤子的本质,没有任何单独的特性可以成为“锤子性”,可以让我们说“只要一个物品具备了这个特性,那它就是一个锤子”。没有这样的特性。
而一个物体之所以被我们称之为“锤子”,是上述多种特性,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时,我们才称之为“锤子”。
所以,大家现在可以抬起头,看看自己眼前的物体,随便选一个物体(比如杯子,手机,桌子)来思考:有什么单独的特性让这个东西成为杯子、手机和桌子吗?
形状?颜色?构成?材质?功能?还是其它?
没有。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特性,可以称为这个物体的本质。只有众多特性在此时此刻的聚合,形成了我们脑海中这个物体的概念(如杯子、手机和桌子的概念)。
所以,当一个物体没有本质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空”。即,我们看一个锤子时,不再看到一个“锤子”,而是看到一个由形状、结构、材质和功能等共同聚合而成的一个物体。即脑海中没有生出“这是一个锤子”的念头,没有一个“取相”而成为概念的过程,而只是全然地观想这个物体的各种特性。于是,看一个物体时,什么特性都能看见,就是看不见这个物体的名称和概念。
这是关于空的表层含义。
而关于空更深刻的含义,则在上面的两个关键词之中:相互依存性和没有恒常性。
(1)相互依存性。事物不能单独存在,而是与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与《马克思哲学》中的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原理是一致的;
即那片树叶,不是“树叶”,而是由阳光、雨水、温度、各种化学物质等经过时间的积累聚合在一起而形成;当佛陀看它时,佛陀没有看到“树叶”,佛陀看到的是由各种元素、各种条件和各种因缘在当下的聚合成了它;
(2)没有恒常性。事物处于永恒的变化发展过程中,这也就是《马克思哲学》中说的所有事物都处于永恒的变化过程中。
即那片树叶,过去并不是树叶,可能只是颗芽,甚至十年前,百年前,万年前,并不存在;而那片树叶,未来也不再是树叶,可能成为枯叶,化作春泥,变成养料;
曾经因为各种机缘短暂地聚合在一起的各种要素、成分、构成和特性,各种分子和原子,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变化,不断的聚合成为世间某种事物,又不断地离散消失不见。
那片树叶中曾短暂聚合在一起的各种要素、成分、构成和特性,各种分子和原子,有的成为另一片树叶,有的成为一颗果实,进入鸟儿的身体成为一只鸟在天空飞翔,有的成为一颗草,进入羊的身体成为一只羊,有的随河流流入大海,进入鱼的身体成为一条鱼;有的甚至成为了此刻手中手机、衣服甚至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这就是事物的相互依存性和无恒常性。
所以,当我们看一片树叶时,我们看到了一片“树叶”,我们的头脑生起“那是一片树叶”的念头;
而当佛陀看一片树叶时,他的头脑中没有“这是一片树叶”的念头。
他看到的是它的形状和它的色泽;
看到的是那无数构成它的分子和原子甚至更微观的电子,和内部时刻在发生着的运动、变化和新陈代谢,新的事物不断生起,旧的事物不断消散;
看到的是它与阳光、雨露、土壤、一只鸟儿,一朵云甚至一片森林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性;
看到的是它在时间尽头的过去和未来,看到的是所有组成它的分子、原子的过去和未来;
佛陀看得到一切,唯独看不到“树叶”。佛陀看得到一切宇宙真相,唯独看不到语言层面的概念和名相。当然,不是说佛陀没有能力用语言辨识这些物体,而是指佛陀已经可以做到无论看什么,都可以做到心中不生成这个物体的名相和概念。
毕竟我们前面讲过,一旦概念生成,相应的价值判断就随之发生,而情绪就随之起伏,痛苦就随之产生。而佛陀则教导我们解脱一切烦恼甚至生死的大道,便是将世间万物一一“观空”。
当用心感受到更多真相,作为概念的“名相”便被架空了。看山便不再是“山”,看水也不再是“水”,而只看到山水与宇宙万物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生生不息的变化、聚散和生灭。
世间一切皆可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