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见佛陀在人间菩提树下,成就佛道 [复制链接]

1#

南無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一、舍弃苦行,入于圣道

六年苦行期间,悉达多太子日食一麻一麦,形体枯萎、心身衰竭,始终未能解脱生死烦恼。太子思维省悟到苦行非了脱生死之因,因此太子离开苦行林。当时,五位侍者误认为太子退失道心舍他而去。太子舍弃苦行后,来到尼连禅河(梵Naira?janā)沐浴并接受牧女乳糜供养。体力稍微恢复后,太子走到于菩提伽耶(Buddha-gayā)毕钵罗树(梵pippala)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向东跏趺坐,端身正念入于禅定。

二、释尊入第四禅除诸结使,自识宿命

据《增一阿含.八经·增上品》卷23说:“尔时,贪欲意解,除诸恶法,有觉、有观,游志初禅。…二、三禅、四禅。尔时以清淨之心,除诸结使,得无所畏,自识宿命无数来变。我便自忆无数世事,或一生、二生、三、四、五生、十生、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百生、千生、百千万生、成劫、败劫、无数成劫、无数败劫、无数成败之劫。”释尊入四禅,自知宿命。

三、以二力故降伏魔众

据《增一阿含·八经·火滅品》卷七说:以我有忍力、思维力故,便能降伏魔众,成无上正真之道,坐于道场。(注释1)

四、观十二因缘而成佛道

据《长阿含·大本经》卷1说:菩萨逆顺观十二因缘,如实知,如实见已,即于座上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注释2)

五、正观生死流转之因

据《杂阿含》经卷12说释尊正观:“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注释3)我作是思维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注释4):谓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处,缘六入处〔有〕触,触缘〔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这是佛陀如实正观生死流转的十二因缘,由此深知生死的由来。

六、正观生死还灭之因

“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即正思维,生如实无间等──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广说。我复作是思维:‘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即正思维,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这是释尊逆观十二因缘的思维教证。

七、得古仙人道,成等正觉

我时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径,古仙人道迹’。……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苦),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注释5)释尊于菩提树下,深观四谛、十二因缘,经四十九日,于十二月八日黎明太子觉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圆满成佛,时年三十五岁(或说三十岁)。由此,毕钵罗树被称为菩提树(梵bodhiv?k?a)。

注释:

(1(CBETA,T02,no.,p.,b28-c4)

(2)(CBETA,T01,no.1,p.7,c6-8)

(3)《杂阿含.经》卷12:“尊者摩诃拘絺罗答言:今当说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芦立於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CBETA,T02,no.99,p.81,b4-8)

(4)印顺导师《唯识学探源》(p.17-p.19):进一步观察:名色要从识而有,所以说‘识缘名色’。但识也还要依托名色才能存在,所以又说‘名色缘识’。识与名色,相依相缘而存在;《杂阿含经》(卷一二?二八八经)曾用束芦的比喻,说明它的相互依存性:‘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转相依而得竖立。识缘名色,亦复如是,展转相依而得生长。’识与名色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是站在认识论的立场,说明有主观才有客观,有客观才有主观。依经文看来,释尊的本意,是从探索认识活动的根源,触发到生命相依相持而存在的见地。名色,确乎可以概括內外一切的物质与精神,概括认识的一切对象,但经中每用它代表有情身心组织的全体。(5)(CBETA,T02,no.99,p.80,b25-p.81,a4)

(6)关于释尊降魔、成道的经过《阿含经·罗摩经》卷五十六、《修行本起经·六年勤苦品》卷下及《修行本起经·降魔品》、《佛本行集经》卷二十六至卷三十都有记载。

有读后感,请在文章下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