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 [复制链接]

1#

在生活里总会听到信仰这个词汇,到底什么是信仰?

原始意义上是指天地信奉敬仰与对祖先信奉敬仰。后来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对某种事物、精神、宗教或某人的信奉敬仰,把他们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或榜样。

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的产生是源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祈祷降福免灾。

有了信仰有什么好处吗?凡事都有阴与阳的两面,正确的信仰给人生会带来积极正面的效果,可以让散乱的精神凝定,三观不随外界的干扰而发生摇摆。

在思维上则会越来越有层次感,秩序化,更加有条理。生命的境界不断提升,向更高级状态转变。当然这一切好处得前提,是绝对正确的信仰。错误的信念只会让生命状态背道而驰。

那么老子做为古圣,他信奉敬仰什么?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注:

孔:是“大”的意思。

恍惚:模糊不可辨认,若有若无。

窈:深远。冥(mínɡ):暗昧不清楚。

精:是极细微的物质性实体。

阅:认识。

众甫:万物之开始。

译文: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

道视为一种存在的话,没有清晰的固定实体,模糊不可辨认。

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某种形象。

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具体的物质。

深远幽暗啊,其中却有精微之气。

这精微之气十分纯真,那里面有可靠的验证。

自古及今,它的名字从未泯灭,可用它来审视世间万物的初始。

我是如何来了解万源之始的情况呢?靠的就是这大道。

老子的启示(一):认知规律,惟道是从

由这段《道德经》我们很清晰的明白,老子敬仰信奉的是“道”,“惟道是从”老子的人生信条是跟随着“道”的指示来生活,“道”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来应用,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于常人而言,学习、参悟的最直接目的首先是让我们的辛勤思考对生活有所帮助,如果只是“谈玄论道”,就脱离了实际生活。

“道”的体悟分多层,从最开始一层体悟,“道”就是淡化自己的主观感觉,着眼于客观规律。

就像开车,看到了红灯你就要停下来,到了绿灯才能继续行驶,这个规则不会因为你心里急着赶路就会有改变,它是一种客观的规则,不会因主观感受改变。

而人生就像一次行驶,人生的路口也有红绿灯,只是看不到罢了,如果“跟着主观感觉”的话,会让人心失控,使人的欲望毫无顾忌的膨胀,而犯下“闯红灯”的错误。

有的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尊严、人格、甚至是灵*都可以放弃,眼里只有利益,这就是“利令智昏”。经常看到一句话,“自律使人更加强大”。

不仅要对外自律,减肥保持好身材,不断学习让自己拥有更多生存的技能。更高级的自律是看懂和抓住事物本质,充分的尊重,遵循客观规律,老子把这种认识规律的自律叫“惟道是从”。

“孔德”的意思是大德,这里德不是一般意义的品德,是“惟道是从”的德,就像老子的“善”并不是指善良,“善”与这里的“德”都是遵循大道后的表现,也就是说“道”是本体,“德”为用,是道的表现状态。

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生,就是德。

老子的启示(二)老子指了一条光明洒脱的路

老子对道的理解,深不可测,他用自己实证看到的一切,用语言来描述就是“恍恍惚惚”,道这种东西给人感觉是恍恍惚惚的,不真切,并没有清晰固定的实体,在这模糊中好像是有物,好像又有一定的形象。

换个角度来说,老子自己描述的都如此勉强不真切,让后辈还没有修证到他那个境界的人如何解释呢?自然解释的千奇百怪,尽管如此,依据道祖的描述,修行的人们千百年来在对内在生命科学的路上的追寻,一直孜孜不倦,遵循老子的智慧,企图达到“恍惚”之道的境界。

这种境界我们无论如何描述,都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即便是后辈高手中有一定修证能力的,看到的也非老子那个境界看到的。

即便是高明如老子,他也不好做过度的描述,恐有以词害意的担忧,所以重点不在于描述道的模样或者看到了什么,而是老子给出了一条到达光明洒脱境界的道路,只要遵循老子教导的方式看到“道”的本来面目的可能性。

窈、冥,是深远之意,深远不可得而见。因为万物都由“道”而生,而生化万物必然是有能量的,这个能量也是“道”产生的精华。因为人也是万物之一,所以必然具备“道性”,我们经常说一个人的“精气神”如何,这个精在狭义上也可以理解为顺应“道”而生成的生命能量。

“其中有信”,老子说这是确有其事的,有信验,因为有“物”“象”“其精甚真”,一方面这是老子体悟大道后的境界。

另一方面是在跟大家说,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有迹可循的。

从“物”“象”入手,也就是从实相去观察,去了解事情发展过程,这是实相,同时也是表面的现象,做完上述工作,还要继续深入,所谓“精”就是一件事情的精华所在。

我们常说一件事的主要矛盾,当全面了解之后就要去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核心的问题。这是增长智慧,为人处世最值得信赖得方式。

老子的启示(三):求道与求真,看似简单却要努力

老子认为大自然里万物的运行都有它内在规律,掌握、理解了这种规律,就具备了洞察万物真实真相的能力。所以他说:“由现在推到远古,道是恒久存在的,并且根据道可以观照万物的本源与开始”。

我们经常谈规律这个词,掌握了规律就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貌。如何能掌握规律呢,庄子在《大宗师》一章中介绍了一位技艺高超的解牛宗师。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放下刀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

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

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庖丁能有这样神乎其神的技艺是因为他的追求,他是一个求“道”的人。一件事做到一定程度就会熟练,熟练只是一种适应,在熟练之后还有一层脱离了技术层面的艺术境界,那个境界才是悟道的开始。

规律并不会凭空的出现在眼前,当一个人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时候,在实践中反复体会摸索总结,就能看逐步看到规律,认知规律到顺应规律,完全把身心融入规律中间还有一道鸿沟,这就是不断实践体悟的过程。

老子得文字表达总是在循环,开始的第一句话便是“真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如果一个人想获得这样的大德,就要做到“惟道是从”。

一如我们开始说的,人心里都有一个执着,和顽固的“我”,佛家叫作“我执”,人的烦恼,障碍,大多数来自这个东西,我们现在说完了上面这些,可能会觉着认识客观规律不是难事,其实则不然,因为外界干扰、诱惑和内在“我执”同样的强大。放弃主观的“我执”,真心做到“惟道是从”,需要我们一生的努力,如神秀大师做的诗“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小编猜你还想看:

佛教:敬畏因果,这3件损福德的事,最好别做!

佛教:生活不如意时,做好这两点,也许对你有用!

佛教:生活不顺时,坚持做好这两点,苦尽则甘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