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保持正念不可轻慢佛陀所说教法灵峰宗论 [复制链接]

1#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

《灵峰宗论》第二课视频时长约34分钟

蕅益大师

“利名移夺,魔患埋没去。无真正见识,饶你怖生死,勇猛直前”,这句的意思是:也想了生死,也很勇猛,但必被邪师恶友引诱。如果你没有智慧,请问这个大千世界,是正确的知识多还是错误的知识多?错误的知识更多,没有开智慧之前,甚至到处都是错误的见地。

或许自己一是为外在的“邪师恶友引诱”,一个是“轻安少得萦惑”,自己有境界了,就会耽执在这种境界里。“或堕光影门头”,有的人说:“师父,我打坐的时候,看到白光了、看到什么了,有什么境界了。“或坐知见窠臼”,一个境界可以让你虚度多少时光,一个错误的见地、见解,会耽误你多少生生世世!“乃至或以味禅为功德,或以空寂为家乡”,以为空寂现前了、轻安现前就是极乐世界了,实际上不是!这里面只不过是一种比较微细的,比如说色、受、想、行、识,一种受蕴,有时候还是想蕴。

不为自求人天福报

“极胜亦流入二乘权曲境界”,就算你有本事,“极胜”就是最好的话也流入证声闻的见、或者声闻的觉受、或者声闻的境界。“二乘权曲”,“权”是属于不究竟的,“曲”的意思也是一个小弯路。你去体验它很好,你如果能体验到声闻缘觉的修行,有这个见地,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我们就会陷于或堕到声闻乘里面去,更难超脱出来。

实际上,阿罗汉是有微细的法执,对修行人来说越是微细越是难破,这个难在什么地方?有可能要很久很久地沉在这里面,住在这个化城里而不思出离。

“无由直趋菩提”,每次像我们做晚课念《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我们也会有发愿: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

小乘修法得受用

我们汉传佛教,因为主要依禅宗的见,所以对前行就是一笔带过。但是我们很多人忽略了,作为汉传佛教的修行者,你有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吗?你有看到轮回苦的本质吗?你有出离吗?你有出离才是小乘的因,然后如是修,时时在出离心的状态下,受持小乘的戒律,修小乘的定。比如观呼吸的方法,当下就会给你带来清净的,马上心就静下来了。然后再观这个白骨、修不净观。

修不净观,不仅你的心会静下来,而且会很强有力地伏住贪欲。为什么当佛陀看到三位魔女的时候,就看到了无常,佛陀看到她们就说:“你们虽然年轻漂亮,但是会老去,你们也会枯萎、枯槁。”佛陀一边这样说,随着祂这样观,她们自己就见到自己老去、牙齿掉落、皮皱发白、身体佝偻。她们自己都不喜欢自己衰老的皮囊。

所以出家修行人为什么说“臭皮囊!臭皮囊!”就是提醒自己是臭皮囊,别人一样也是臭皮囊。所以,一是对自己的身不贪爱,第二也不贪爱别人的身。

作为修行人,不要有意地去损害身体,但也不要过于去溺爱它。我们每天都要想:明天和无常不知哪一个先到来?生死还未了,大道未见,但是死亡一刻不停地伴随着。有了小乘的因,修小乘的法,然后我们才会出离三界,乃至我们也想发救度众生的心。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就是行菩萨道,发起了菩提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但是这个是因地的,我们不要以此为真。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是可以的,但是这里面不要有我见、人见、众生见。我们还要一边去结缘,一边要净化。跟众生结缘,比如施粥给他的时候,虽然忙了一天很累,但还是微笑着给他,如果你的心里还能观到:佛陀所证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徳相,我的这碗粥给你结的是佛缘,你吃了是跟佛建立了联系。这个行为就变成佛法了,所以纵使我们去做,实际上还是要会归到佛法上。

禅,是如来的心。佛陀成道的时候证得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徳相,我们就是要了解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所以,你就不能沉空耽寂,但是你要经历这些,不经历这些是不会证到最高的果位。

良由众生心性虽与佛等,无始迷妄积习深厚,欲返本源,殊非容易。果能念念观察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不净,下从地狱,上至非非想,总非究竞安宁地。倘不誓求出要,三界流转,有甚了期?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茫茫苦海,言之痛心!岂容为生死心不切?

蕅益大师的这段文字,我们出家人一读几乎就明白了。既然明白了,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学?因为不停地要提醒自己:有正念,念念在安住在正确的知见里面。我们每天学习,心安住在这里就对了。

佛陀在十二月初八凌晨夜睹明星而彻悟,然后就发出“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徳相”这一真理之音。这是佛陀开悟之后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第一个声音。

不论是电影里演佛的形象,还是画像上有佛的形象,我们看到佛的形象就要合掌,念佛的语言也要合掌。我们现在在念佛的语言时,外面的天神、*,看到我们就像佛一样。当我们心里面忆念佛陀的时候,我们的心即为三十二相。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作为佛弟子,一方面要有空性的智慧,另一方面我们对佛陀的感恩心要有这种很温暖的感觉。我们实际上很享受,但不要停留在享受。我们对佛陀的感情是清净的、感恩的。所以每次我看到影片,只要有佛陀的形象,我马上就要合掌。虽然是演员,但是他演的是佛陀啊,他再现了佛陀,应当恭敬。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佛讲的第一句话,自然而然地,我的生命就铭记住这一句话“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徳相。”在显教里记载,佛陀三大阿僧祇劫修法,就是为了要成道度众生。这是他成道之后讲的第一句话,他就是为了思维众生怎么度,众生怎么超越生老病死,为了这个课题,结果他找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徳相”!

如果如来是不生不灭的,如来是福慧圆满的,那众生也都具有,所以这一句话就是把所有众生都度了。祂后面四十九年说法,只不过就是来注解它、宣传它、说服你你为什么有佛性,然后没有办法才列了三乘。轮回是苦,汝当知;苦是从集而来,汝当断;苦是可以灭的,可以超越的,这是灭谛;怎么灭苦呢?修道可以灭,汝当修。佛陀所有的说法就是围绕这个中心思想。

小乘讲的是你可以出离众生苦的这个假相,可以出苦。但是这个苦是真实的吗?不是真实的。如果苦是真实的,你出的是什么?苦不是真实的,所以你可以出;正因为苦不是真实的,所以你不要住在这个轮回相当中。既然不是真实的,那菩萨就能来玩这个游戏。如同玩积木怎么搭?这就是菩萨的游戏。

恭敬三乘教法

从真实乘上来说,苦的名字都没有,哪儿有苦?这个名字也是人安立的。什么叫苦?真实上是没有的,无智亦无得,这就是佛乘。小乘、大乘、无上乘都是从这一句里出来的。也就是说,上根利器可以直趣菩提,而不是说一定得这样子,不一定的,顿超之法就可以。但是一个顿超的上根利器之人回来不可能诽谤小乘,小乘也是佛的悲心流露,都是佛的金刚语。

诽谤法等于诽谤佛,上根利器之人怎么可能不知道佛施设小乘的悲心呢?你可以不用这个方法,你可以超越,但是你不能够诽谤佛说的法。作为一个上根利器的标志是什么?对于佛说的一切法都是爱之超过自己的生命。所以文殊菩萨也说,虽然你修的是这个法,但是不会去轻慢所有其他的法,轻慢了这就是谤法,你怎么可能一边爱佛陀教给你的这个法,又去轻慢其他法呢。

所以我们在座的也是,如果你对道场、对你的师父有感恩心的,那你对师兄弟们的感情,要调整好。因为师父摄受了你,寺院即成就了你;同样,寺院也成就了这些人。每个人都是轮回中的苦难者,你上岸了,你在这里不能踹别人一脚。大家要相互护念,和合了我们才能进步。道场人多,要克服不和合的问题。如果大家和合,人越多加持力越大,叫共善业力。多一位出生死的、多一位求佛道的、多一位发菩提心的人在这里那还了得!

教理行证

“良由众生心性虽与佛等”,佛陀成道的时候说的那句话就是讲这个的。但是有人会说,众生既然与诸佛都一样具足智慧德相,为什么还叫众生呢?众生跟佛的区别是什么?佛三大阿僧祇劫修下来,觉悟的时候知道了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是祂福慧圆满的时候觉悟到的,请问我们有没有觉悟到?我们没有。佛给了我一个答案,但这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们并不知道。

凡夫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我们就是凡夫。佛虽然告诉我们答案了——众生跟佛一样,跟菩提树下成道的释迦佛陀一模一样,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一样。所以这需要我们去修证,去理解就建成了理,然后在学习就产生了教,我们明白了这个理了之后去实践就变成行,最后证得了佛陀所讲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始觉:恢复我们的佛性

“无始迷妄积习深厚”,这个“无始”是在轮回的路上,轮回了多久了,不知道。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的,无始以来直至今生,迷妄积习深厚。

我们自己制造了轮回,轮回又制造了我执。现在通过学佛,我们知道“我”是迷妄,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在使用六根的同时,我有没有又陷在这六根的境界里?我们有没有陷在色声香味触法里?在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分别识当中,我们有没有陷在六根的分别识当中而不能自拔?这就是修行时常说的“无眼耳鼻舌身意”。什么是法身?实际就是我们的心智。

我们要恢复我们的佛性,要自己去养育心智宝宝,让它诞生。我们大家在一起学习就是为了让它诞生,术语叫“始觉”。今天所讲的看似可能比较零散,但它不会散到世间法上去,它把我们的心再会归到佛法上来。不仅今天的课是这样,你跟着师父两年、二十年还是这样,这个主题师父不会忘掉的。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