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玩浮沉十余年,你还记得缅甸的那个茄子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ww.t52mall.com/

“缅茄”坚如石,形如大栗覆有罩帽,大而紫,蒂圆整,蜡色者佳,拭眼去翳,可解疮毒。

年是个疯狂的文玩“元年”,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冲击的人们的视觉,国外的酸枣换个名字就成了大圣先师手中的圣物,价格也能一跃千里。当时的菩提籽界除了金刚、凤眼、星月这三巨头外还有一些小众的“杂果”也正经跟着声名鹊起过一时,如千眼菩提(鳄鱼果)和菩提根这种。但最后这些杂果也因产量高、综合价值低、并无特别明显的稀有特征而被遗弃进了历史的垃圾桶,如今大多沦落成为了手机挂件。但有一种反而有了很高的溢价空间,那就是之前所提大而紫的“缅茄”。

为什么说是“溢价”空间呢,因为这东西产量也很高,即使在那个群籽并起的年代它也显得那么单薄,因为其体型硕大酷似茄子,单独拿出来又笨又丑,在流行精致手串的那个年代显得格格不入。本体的“缅茄树”倒是很好的木料,一般是用来做高端地板的不二之选。追根溯源其是来自缅甸的一种乔木,在我国多种植于两广、中南半岛及海南等热带地区。别看这是个乔木,但却是豆科,外形如粗大的豆角,缅茄种子就藏在这豆荚之中。开始人们并未发掘其文玩潜质,这东西明朝是拿来磨粉做药材的,能有镇痛的作用,一般活着冰片等物敷于患处可治牙疼,而用硼砂和冰片洗净后刮眼皮可治疗沙眼。

但其具有独特的外观优点,它的蒂几乎占据了整体体积的1/2,这种蒂是缅茄的革制假种皮也叫“腊蒂”,独特的腊质外壳很好吃刀,雕刻起来比橄榄核还得心应手。最初人们用其雕刻随身印章,黑黄相应甚是好看,后续许多民间艺术家用其雕刻成各类动物及人像也颇为传神,在中原大地的生存期可谓从古至今都有其身影,要说历史考究比如今的金刚凤眼入驻中原还要久远。正如古诗有云:奴生西岸近莲塘,嫁与南桥何姓郎。愧我压妆无别物,面切刻就俩鸳鸯。

关于缅茄在中原大地上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嘉靖年间,此时有一位太仆寺正卿名叫李邦直,年限任满准备告老还乡荣归故里。临别直接向皇上讨要一对进贡来的缅茄种子随身携带回乡,回家后便将一粒种于院内精心照料,不过没有发芽而闷死于土中。本以水土不服,不可在中原大地成长,遂将另一枚着以金银丝线挂于小女儿胸前佩戴,御赐之物显得荣耀华贵。

但不久便遗失,寻遍家中不得,以为小女儿贴身婢女所窃,便对其严加拷问,不料却失手致死。婢女死后三年,突然发现一树芽从长子床下长出,旁边地板赫然有金丝银线散落,正是那当年遗失的缅茄。于是李邦直命人将此房拆除,让这棵树苗自然生长,旁人常说道这是树苗有灵,不忍婢女含冤而死,破土而出为其伸冤,所以这颗缅茄树在当时也叫伸冤树。

缅茄就此在高州落地生根,已在我中土传承近年,因缅茄谐音“免邪”,国人取其谐音有祥瑞之意,所以多作为馈赠礼品使用。我国领导人就有多次将缅茄的雕刻品作为馈赠外国来宾礼物的惯例,当年苏联的红色元帅“伏罗希洛夫”访华时还特意要走了10颗留做纪念。如今缅茄仍不温不火的在文玩圈徘徊,其实这样也好,终于有一种不会因为“爆炒”而褪色的文玩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