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刚经把无相布施的福德比喻为虚空,为 [复制链接]

1#
什么方法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17321.html

《金刚经》上讲:“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无相布施的福德有多大呢?佛说:大如虚空,不可思量!释迦牟尼佛为什么把无相布施的福德比喻成“虚空”呢?

唐代著名高僧,唯识宗创始人窥基大师,在《金刚经赞述》说明以虚空做比喻有三种缘由。

一是:虚空遍一切处,福量圆满,长久不绝。二是:虚空高大殊胜,无物伦比,毕竟常住。三是:虚空物所不坏,风所不飘,水所不溺,火所不烧,物所不坏。

虚空因为具有遍一切处、高大殊胜,物所不坏等性德,因此释迦牟尼佛以“虚空”比喻布施之福德。说明无相布施的福德象虚空一样是无能限齐、不可思量。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带着弟子们来到城里托钵行乞,到了一家婆罗门的门口,就站在那儿不动。正在屋里忙着煮饭的妇女,忽然觉得四周光明起来,其光与日月之明完全不同,照在身上令人有一种柔和舒服的感觉。这时炊饭的妇女回头一看,原来是佛陀及弟子们站在她家的门口。

她见到佛陀的端正相好,比丘众的庄重威仪,内心马上生起欢喜尊敬,想把刚煮好的饭供养佛陀,可是又怕一向不信佛法的丈夫,看见她供养布施,不高兴,这时,她悲心油然而起,惭愧自己的罪业,生为女身,处处受人限制,不得自由,不能自主。

婆罗门女想出一个办法,将饭盛在碗里,然后压取饭汁,拿了一杓饭汁,供养佛陀。佛陀很高兴的接受,并且说了一首偈:“若施白象百,明珠璎珞饰,供佛一杓汁,其福超彼上”。意思是这一杓饭汁的供养,比用明珠、璎珞这样的珍宝供养,福德都多!

这时刚从屋里走出来的婆罗门听见了,觉得奇怪,就问佛陀道:一杓的饭汁值什么东西,有什么可贵之处,您这种说法未免太欺人了,怎么叫人好相信呢?

佛陀慈和地回答道:“在舍卫城的罗阅路上,你有没有看见一棵几十丈的大尼拘陀树?”婆罗门说:“我知道,这棵大树在夏天是大家唯一避暑的好地方。”佛陀又问道:“你既然知道这棵树的庞大,那么我问你,当初所下的种子到底有多大?”“差不多芥子大小”。婆罗门不假思索的回答。

如芥子般的小种子,能长出遮去半个天的大树,你能说它奇怪吗?这并不奇怪,那是自然的定律,是因果的循环。如今,你们有此一杓饭汁的布施,将来的收获不是难以计量吗?将来的福报一定是无限量的。

布施不一定是富人才能做的,不仅仅是钱财的施给,修行无相布施,没有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没有事相上的区别,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福德,就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因此,《金刚经》上讲: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就如“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