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快乐在当下参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复制链接]

1#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下称《心经》)是我国大唐时期著名的唐三藏法师玄奘西行印度取回的一部佛陀的圣典。此经才只有个字,却浓缩了全部佛教的精华,被整个佛教界尊为最上乘的必读经典,是指导佛教徒修行开悟和解脱的重要指南。这部经典不管在我国佛教的那一个派别里,都是大众耳熟能祥被推崇倍至的圣典,甚至被公认为是三藏十二部全部大藏经的提纲总持。

在我国佛教史上,解读《心经》的大师和大德已是数不胜数,阐释心经的书籍更是不计其数,大都是在一代佛学大师唐玄藏汉字经译的基础上,加上和展开自己的理解与参悟做出的讲解。一部短短的《心经》自从被玄奘大师带回中国,又经过佛教各派老师的历代传授,早已在学佛人的心中久远流传并深深扎根。千百年来,这部经典已不知开悟了多少僧侣,解脱了多少活在痛苦境界的众生。现在,《心经》已经是汉传佛教寺院每日必修的功课,也是佛教徒日常修习的必备功课。

在藏传佛教里,《心经》同样也被列为五部大论之一,是一个重要的修学体系。可见玄奘大师所译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对我国佛教的影响之深,贡献之大。本人只是一个佛学的初学者,自然在解读心经的境界上不能与这些开悟的大师和修学有成的前辈相比,但是在我的修学过程中,也别有自己的感悟,最起码我认为《心经》已经令我趋向了一种宁静平和,不被世俗所累、豁达宽容、清净自在的心态。下面就说一说我修习《心经》的体悟。

十二年前,当我陷入世俗烦恼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位现已载誉中外的大德那里得到了一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因为工作的繁忙和俗物的拖累,开始我并没有仔细阅读这本小册子,当然也就不知道里面讲了些什么。后来我开始阅读它,令我惊讶的是,在展读之间,我已经明白了经文所开示的境界,我确信有轮回的存在。因为我真实的感觉到了我与这部经典的深厚缘分,尤其在朗朗上口的持诵中更使我坚信,我肯定在久远的从前就读诵过它,不然不可能唤起我如此熟悉、亲切和喜悦的感觉。

经过多年的修习持诵,我常常在刹那间体认到一种真实的空性。我知道,心经所描述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心在极度宁静之下的开悟境界,这是一种体认了物我两空的境界,是一种自在解脱的境界,也就是佛菩萨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才能获得呢?经中说:那就是在集中心力在向自己的内在进行观照的刹那,而那个观照自己内心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菩萨自己。观照的目的就是要通达色空不二的真理,达到当下快乐的境界。

空性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般若波罗蜜。行者在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做观照之时就是在修行般若波罗蜜,就是在深入探索智慧的大海。当智慧的闸门被观照的力量打开的刹那,你必然洞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的光芒。必然消融生、老、病、死、爱、别、离的种种苦恼。佛陀早在五千年前,就为了寻求人生种种痛苦的究竟真理而弃王位修苦行,终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找到了一切人类认为痛苦的根源,乃是众生的愚痴、妄想。而愚痴、妄想被佛陀统称为无明,就是看不见自己内在的心的光明,从而导致执着,执着生分别心,分别心生烦恼、烦恼生种种痛苦。究其原因,我们的色身是无明的祸根。

眼、耳、鼻、舌、身、意来自我们的色身,感官和身体对应的境界是色、声、香、味、触、法。所以我们的感受和思想是被束缚于被色身的,这种束缚就象绳索将我们捆绑在被动的感觉之中,而得不到快乐和解脱。然而色身终将归于疾病、突然的和自然的死亡,依靠这样一个容易毁坏的肉身,我们得出的认识必然是不真实的,并不能反映世界的真实。社会的发展已经用现代化的污染,进一步缩短了我们的寿命。人生百年已经成为一个绚丽的梦。相反贫困、疾病、车祸和突发事件给我们短暂的生命带来了更多的威胁。几十年的生命转瞬即逝,在当今的世界已是屡见不鲜。在我们无明的头脑里,依着这个转瞬即逝的肉身所认识到的世界,显然得出的是不可靠的、不真实的结论。《心经》所告诉我们的,与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完全不同,那就是: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总之用我们感官所感知的世界仅仅是一个境相,是但有言说,并无实意的一个虚幻。

依此虚幻所觉受到的快乐或痛苦,只是冠之一个假名叫做快乐和痛苦……,而并非真实的快乐和痛苦。因为它们均来自于一个没有自性的东西—缘。所谓的缘就是客观条件所造成的有主观条件所配合参与而成的一种境相,所谓因缘合和就是指的这种情况。离开这种因缘合和,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存在。所以无自性才是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东西。既然任何事物都无自性,那快乐和痛苦也是无自性的,也是无常的了。那么对于这种无常的东西怎么会值得我们留恋的呢?再者,人类的记忆也有一种自动更新的机制,就是当痛苦发生之后,不管多么强烈,多么令我们痛不欲生,都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自然得到愈合。不会留下永远的伤痛。所以在这个世界里,快乐和痛苦并不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既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如果我们想要寻求一种永恒的快乐而没有痛苦,心经便是最好的指南。

然而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就被自己的感官欺骗了,我们一直将感官制造出来的假象错以为真实的存在,由此在假名痛苦的境相中挣扎。说到这里,就会有许多人问,我们明明看到、听到、嗅到、尝到、触到和体验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难道全是假的吗?问题就出在这里。到底那一个才是真实的存在?是这个无常的身体和感官呢?还是永恒不变的无常呢?心经告诉我们:“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也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德。也无所得。菩提萨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色与空是佛陀对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及真相的一种智慧的描述。如果我们没有修行开悟到《心经》的境界,我们就不懂色与空是怎么回事,也不懂佛陀在说些什么。我们就会被这个世界搞得颠颠倒倒不分真假,从而被假象蒙蔽而心生执着、分别、烦恼和痛苦。因为我们有感官,才能看到、听到、尝到、嗅到、触到、感受到事物的存在,如果没有感官,我们还能看到、听到、尝到、嗅到、触到和感受得到这个世界的存在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所谓这个真实的世界恰恰是身体和感官的体验。是相对于眼、耳、鼻、舌、身、意所产生的色、声、香、味、触、法的触景生情的境相。而并非真实的存在。如果明白了这个真理,不把感官产生的境相当做真实,那又何来烦恼和痛苦的感受呢?

如果我们能够跳出感官的颠倒,依靠心经的指导,用行般若波罗蜜多来训练我们的内在的观照力,那么在量变积累到质变的那一天、那一刻、那一刹那,我们就会体认到一个真实的永恒-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色空不二的境界。我们的感官使我们的心永远向外驰骋,着眼于外界的客观环境,而不能从我们内心的世界着手,好好地观察一下我们的内在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如果我们能够体认到所有的外在境界不过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反映,那我们就真正的认识了色空不二才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我们就会发现快乐的源泉,原来是发自于我们内在的心灵深处。一旦我们明白了这个真理,我们就会永远的离苦得乐,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快乐。

但是,佛陀又告诉我们,不能离色观空,也不能离空观色。要恪守中道,不落两边见,不在两个极端观察和判断问题。要知道,所有的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离开互相依存的对方,所有的事物都将不复存在。空性并非什么都没有了,而是一种没有自性的表现。好比一对夫妻,终因离婚而家庭解体,好比一个聚会终因大家的离去而散伙。想想当下之前的往事无论曾经多么轰轰烈烈,也只是在记忆中留下一些影像而已,无论曾经多么悲凉凄惨,痛苦的感觉也会在时间的流逝中黯然消退。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就连我们那颗没有经过训练的心都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处于不停的波动和改变之中。那么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那一点又是真实的呢?无数变化的刹才构成真实和永恒,就象宇宙无数次大爆炸后又无数次重新组合一样,变化是永恒的真理。如果我们没有参悟到这一妙法,我们就会执着于刹那的永恒而陷入烦恼与痛苦之中。修习《心经》,可以找到发现永恒的钥匙,就不会再生颠倒梦想,而瞬间进入永恒的快乐既-涅磐的境界。

在智慧的纵深光芒中,感官将全部消失,感觉也会全部消失。代之生起的是无我与慈悲的觉受。由于我们平常执着于自己的色身而总是陷入一种唯“我”的感觉来作为判别事物的标准,但在此时此刻,“我”已经彻底消失,而与周围的一切融为一体。没有“我”也没有他、她、它的分别,有的只是慈悲与祥和之光的沐浴。此时此刻才是真正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证到如此境界,才会知道所谓的西方极乐世界其实就在自己的心中,地狱、恶*、畜牲也在自己的心中。而并非外界的任何东西造成。把不可靠的心依着《心经》的修持,转变为可靠的智慧,将颠倒梦想转变为究竟涅磐,必须要经历艰苦的修行。经历了心经的境界,我才完全明白了我们所经验到的这个物质的世界,其实完全是一个没有任何痛苦的美好的世界,一个充满了快乐阳光的世界。

佛陀令我明白一个真理:佛是心做的,魔也是心做的。善是心做的,恶也是心做的。快乐是心做的,烦恼也是心做的。所以转变了心态就转变了世界,快乐和健康就一定与你不远了。企图转变他人和妄想转变环境都不是智慧的见解,由此带来的必然是烦恼和痛苦。放弃感官,放弃外在,放弃“我”的执着,服务大众、无私奉献、心怀坦荡、慈物济人,就会得到永恒的快乐与心灵的宁静。

走笔至此,无比的感恩之情盈溢我的胸中。让我用佛经的开首语由衷的赞叹伟大的佛陀: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感谢佛陀,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他以无与伦比的悲心与智慧,给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一把获得永恒快乐的金钥匙。阿弥陀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