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菩提树悬明镜管理无尘埃 [复制链接]

1#

菩提悬明镜、管理无尘埃

说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的故事,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禅宗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意思是谁能悟得佛家大意,将成为禅宗六祖。

众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墙上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于此)。

五祖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但亲告神秀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意思是神秀还没有悟得佛门大道。

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菩提树不是菩提树,而是原本比喻智慧的,明亮的镜子本来就不是镜子,而是比喻清静的心的。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清静的,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呢?

二者的差异在于,神秀要借助具体的物体意象来表达自己感悟,而慧能则超越了神秀的境界,不需要比喻,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质了。从佛法的修为及境界上来看,慧能的显然要高得多,所以最终慧能得到了师父的衣钵传授,称为禅宗第六代掌门人。

五祖观后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既然清静何必有偈。五祖的意思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出,要没有一切执着,也就是佛所说的意思:‘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个地方就教人没有执着,你执着它做什么?你执着它将来是不是就能不死呢?到你死时又执着些什么?五祖之境界举手投足赫然而生。

虽然本人并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和修为,也能看出在佛法的境界和修为上五祖弘仁高于六祖慧能,而六祖慧能高于其师兄神秀,但并不能说神秀就一无是处,而从另一方面说,神秀并没有失败,和慧能相比,只是在修行方法上的区别。神秀这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就一般人来说,能够悟到对于世间的万事万物,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面对就足够了。佛法是让人悟得本性的,从而对万事万物没有迷惑,不是理解,不是文字,执着于文字,用文字猜度佛法,永远找不到本性。

生活如此,管理亦是如此。管理是科学亦是艺术,似乎和哲学并没有交集,但不论是古代中西的浩大工程,诸如长城、金字塔、都江堰等,都蕴含着管理的智慧,而不论是松下幸之助、德鲁克、戴明,还是稻盛和夫,都证明了哲学对管理的指导性和重要性,在哲学基础上的管理方法论、管理技术的运用会得到更有效的结果。管理是为经营目标服务的,而经营又是为实现使命和价值观服务的,而不论是个人、团队还是组织,其存在的使命都有其存在的哲学意义,所以,追根溯源管理也是为使命服务的,也就是说是以哲学为根基的,而如果只追求管理或只追求文字上的管理理论,是永远难以领悟到管理的真义的,一如悟禅、悟道。

当前,人们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对管理或对管理哲学的领悟,明理即可,要修行要从神秀的渐悟入手,最后到慧能的顿悟,两者缺一不可,离开渐悟谈顿悟,那是口头禅或者说只能是梦想。

精益HR咨询师刘广会年11月8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