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允吉谈饶宗颐先生求知道路上的善导师澎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科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714/4655748.html

年2月6日凌晨,当今学界巨擘饶宗颐先生去世,享年一百零一岁。饶先生生前曾三次访问复旦大学并担任顾问教授,原复旦中文系主任陈允吉教授也因此与饶先生建立了颇为亲挚的师友情谊,他将饶先生称为自己“求知道路上的善导师”,并以自己写作三篇与佛教文学相关的论文为线索,回忆了他向饶先生参问请益及饶先生给予他开导和指点的若干往事。

陈允吉(澎湃新闻刘筝绘)

从资料上看,饶先生生前跟复旦的交往还是挺多的。

陈允吉:

对,饶先生曾经三次访问复旦,参加过复旦主办的《文心雕龙》国际会议,在中文系和文博学院都做过学术讲演。年他应聘担任复旦大学顾问教授,在颁证仪式上施岳群副校长讲话中就称他是“当今汉学界的导夫先路者”,饶先生在他的答词中说,这个“导夫先路者”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他愧不敢当,但是愿意向这个方向努力。在《法华经·化城喻》里,曾把行路的向导称为“导师”,水平特别高的称“善导师”,因为饶先生跟复旦关系比较密切,我也屡能获得向他请益和求教的机会,得到他的指导、鼓励和帮助是很多的。

饶宗颐先生在复旦中文系作《晚期诗论采用佛典举例》的学术演讲

在您的治学道路上,是什么时候开始从饶先生的学术论著里获得启发的?

陈允吉:

我在“文革”后期,开始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到了佛教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上,起初主要围绕诗人王维探讨一些专题,后来又写过一两篇涉及李贺的文章。到了年,目光逐渐转向韩愈,准备写一篇《论唐代寺庙壁画对韩愈诗歌的影响》的论文,韩愈很多诗作写到他在佛教寺庙里观看壁画的体验,那些文句都写得精彩旁魄,非常引人注目。我该篇论文的撰作宗旨,是想探明诗人这种欣赏习惯,究竟如何影响到了他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这个问题要将平日的欣赏体验与创作构思两者联系起来,涉及到画与诗两种不同艺术之间相通相生的关系。故文章一开始着手就感到写成不易,因为有难度而屡遇阻塞,两年时间内竟四易其稿。年,系里有位同事翻阅海外高校寄赠系里的交流资料,从日本京都大学《中国文学报》第十九册(年出版)里面,找到一篇饶宗颐先生撰写的论文,题为《韩愈〈南山诗〉与昙无忏译马鸣〈佛所行赞〉》。同事知道我正在搞与此相关的课题,就借出来提供给我参考。是际我写得正艰苦,这篇文章恰好跟我要做的题目颇多关连,饶先生又是一位很有名的专家,我当然是喜出望外。

那是您第一次接触到饶先生的论著?

陈允吉:

不是。饶先生的大名我知道得比较早的,就在年,我刚刚本科毕业,跟着陈子展先生学习《诗经》,陈子展先生当时在做他的《楚辞直解》,涉及到很多地理问题,陈先生告诉我这方面已经有了一部专门的著作,这就是饶宗颐的《楚辞地理考》。旋后我在复旦文科教师阅览室看到了饶先生这本书,是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海外学者的情况我们不太晓得,到改革开放后,才渐渐知道他在甲骨学、词学、佛学等领域都取得卓著的成就。从我看到饶先生的《楚辞地理考》,再到我阅读他的那篇文章,中间差不多隔了二十年。

能具体说一下饶先生这篇文章对您当时写作论文提供了什么样的启发吗?

陈允吉:

饶先生这篇文章语约义丰,讨论的是韩愈集中最长的一首五言古体《南山诗》,论文旨在说明此诗铺张排比终南山奇峰异壑怪异姿态那一段,每句诗开头连用了五十一个“或”字,实脱胎于昙无忏译马鸣《佛所行赞》的一段译文。《佛所行赞》系古印度诗人马鸣所造,为记述佛陀释迦牟尼一生传记故事的长篇叙事诗,号称梵语文学当中的“第一作品”。昙无忏在中古时期将它翻成汉语,并以五言偈颂贯穿始终。《佛所行赞》内之《破魔品》,讲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即将证成佛道,魔王波旬率众魔*前来破坏,其中有一段描述这些魔*的奇踪异状,在每句偈颂开端连用“或”字三十九处。饶先生据此认为,《南山诗》中摹写物象的这种语言形式,显然是受到了佛经偈颂的影响。

当然这篇论文跟我要论述的内容不完全一致,但可说明韩愈一方面高唱反佛,另一方面又对佛教文化的东西特别喜欢,陈寅恪先生就认为他的“以文为诗”就是受了佛偈的影响。所以饶先生的文章能让我整篇论文的立论基础显得更加坚实,也充实了我文章第一部分对《南山诗》的论列。因为饶先生所说之佛偈与佛画同属于佛教艺术,我将其观点融入自己论文的第一部分,无疑是获得了一个有力的旁证。

看到饶先生这篇文章时,我的论文已经完成百分之七十,前一阶段总感觉写得很苦涩,较长时间处于孤独无助的状态,所以文章对我心理上的支持很大,鼓励我满怀信心地将自己的论文写完。

饶宗颐先生与陈允吉合摄于复旦文科大楼

论文完成于年的秋冬间,接着就在《复旦学报》年第1期上发表。这篇文章最初受沈曾植、陈寅恪成果的启发,又获致饶公论文的有力支撑,经过反复磨研修改,刚发表出来就得到伍蠡甫先生的称许,后又被《中国社会科学》《高校学报文摘》《文艺理论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年鉴》等多个杂志摘要转载。到年,我开始跟饶先生建立通信关系,就把这篇文章邮寄一份给饶先生,同时把写作过程讲了一下,希望得到他的指教。他不久就给我复信认可了此文的观点,并且说已经将该文作为参考资料,发给他名下攻修艺术史的研究生阅读。

您到年跟饶先生建立通信关系,那是因为什么原由才开始有信件往来的呢?

陈允吉:

韩愈那篇文章写好之后,自年起我就埋头阅读变文作品,经过一段时期的思考和酝酿,就开始着手撰写《从〈欢喜国王缘〉变文看〈长恨歌〉故事的构成》一文。前人有关的科研成果早已说明,《长恨歌》是对风行于中唐时代的一个李、杨民间传说的加工和再创作。根据《丽情集》本《长恨传》的记载,证实白居易就是在长安附近仙游谷的游历途中,从友人王质夫的口述中听到这个民间传说后,遂因感慨而有《长恨歌》是诗之作的。《长恨歌》诗句的风格就很像变文唱词,因为变文唱词多以通俗的骈体形式出现,《长恨歌》整首诗歌就充溢着变文的味道。而其中方士去寻访贵妃踪迹的一长段,所谓“上穷碧落下*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那毫无疑问曾借取了目连救母故事的情节。我要写的那篇文章论述的重点,是想证明当时李、杨这个民间传说的形成,即交叉承受了《欢喜国王缘》和《目连变文》两个变文传播的影响,而《欢喜国王缘》则是构成《长恨歌》故事主体部分的主要蓝本。

敦煌写本抄存的《欢喜国王缘》这个变文作品,演绎欢喜王及有相夫人“人天生死,形*离合”的故事,陈寅恪先生《〈有相夫人生天因缘曲〉跋》一文,尝列举四种典籍,都记载过与《欢喜国王缘》内容大同小异的故事:一是魏吉迦夜、昙曜共译之《杂宝藏经》卷十《优陀羡王缘》,二是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五《入宫门学处第八十二之二》,三是梵文Divyāvadāna第三十七Rudrāyana品,四是藏文《甘珠尔》律部第九卷。

其间所列之第三种Divyāvadāna,因我不习梵文不知其究为何书。经过近世学者的考证,《欢喜国王缘》的佛经故事原型是《杂宝藏经·优陀羡王缘》没有任何疑问,但既然陈寅恪先生提到了Divyāvadāna,我文章里总要有个交代。苦于此际复旦没有懂梵文的老师可请教,只能把问题暂时悬挂起来。

年春,饶宗颐先生应邀前来复旦参加中文系主办的“《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我知道他是熟悉梵文和悉昙学的。但我不是参加会议的成员,开会又在西郊的龙柏饭店,如果直接跑去会场向饶先生请教准会让人觉得很冒昧。刚好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李国章兄要去参加会议,我就事先写好了一封求教信,请国章带去转交给饶先生,恳求为我解蔽去惑。会议结束后国章传话,饶公答应回香港作些查考之后,再将结果直接写信告知我。

饶宗颐先生与陈允吉合摄于潮州韩文公祠

大约半个多月后饶公来信告及,陈寅恪先生文中提到的Divyāvadāna第三十七Rudrāyana品,应译为《天譬》第三十七《黑天衍那品》。《天譬》是印度古书的一种,在年《通报》上发表的法国著名学者烈维(SylvinLévi)的论文《Divyāvadāna的构成因素》,即从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书中发现了有关Divyāvadāna的二十六个故事。这本书的原典有E.B.Cowail氏的校订本,年剑桥出版。我读信后顿觉释然,就在论文内把饶先生信中所写的这段话全都抄录进去,文章写完之后又在篇末加了一个附注,向饶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欢喜国王缘〉变文看〈长恨歌〉故事的构成》这篇论文,经过反复修改,耗时接近两年方告完成,年作为重头文章发表在《复旦学报》校庆八十周年特刊上。我自己觉得该文一路过来写得异常辛苦,成稿后心情不免有些矜持,曾寄了一册请饶公指正,但先生并没有回复,我也不好意思再去信问这个事儿。

那后来跟饶先生熟悉之后有再问起过这件事吗?

陈允吉:

隔了六年之后,年我去香港中文大学当访问学者,就去中国文化研究所室拜谒饶公。那天我们的话题主要集中在谢灵运的山水诗方面,后来先生主动谈及那篇论文,只是简单地说了四句话:“你的文章我看过了,通过不同作品故事形态的对比来讨论问题,学术界是有些人这样做的,但我们更应当提倡历史的方法。”饶先生这些话讲得很诚恳,但我依然觉得分量很重,而且明明白白是对我那篇论文缺失的批评和针砭。我撰作此文所依靠的一条基本材料,就是《敦煌变文集》里收入的那个五代三界寺僧戒净抄出的《欢喜国王缘》写本,不仅时间较晚,故事也不完整,其本身即存在着无法弥补的先天缺陷。个别学界知友也对我说过,这篇文章推论花了极大功夫,提出的观点也不乏新意,可惜尚缺少一条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证材料。饶公的批评说中了问题的要害,更从方法论上指出向上一路,对后辈既是爱护又严格要求,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您和饶先生交流的学术话题,大体上都集中在佛教文学领域,那此后还就哪些共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