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阳明先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复制链接]

1#

上集提到,阳明先生在万般无奈之下,自己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可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的大脑竟然弹出了一个惊天地泣*神的答案:“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这一句自问自答的话,被后世的史学家们称之为“龙场悟道”。

好了,那就不妨让我们对照一下多年前,古印度释迦族的圣人,在菩提树下的那场悟道吧。因为,那场悟道在全世界看来,没有人怀疑。

说有一天晚上,乔达摩·悉达多王子在菩提树下思考宇宙人生的大问题,突然,看见一颗明星划破长空,于是就悟道了。起身后说一句话:

“奇哉,奇哉,世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颠倒执着未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

这里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比较一下,其实就是阳明所说“圣人之道,吾性处足”的意思,两者异曲而同工。

这是让所有人都感到困惑的地方。现实中的我们是如此的渺小、卑微、无助,甚至丑陋和失德,怎么就能如佛陀、圣人一样,都有至高无上的佛性或圣道呢?

既然如此,那岂不是人人都是佛,人人也都是圣吗?是的,没错,佛陀与阳明先生也都是这么说的。因为,他们在没有成佛和成圣之前,都是普通人。

可问题是,我们为什么就感觉不到呢?

其实,在中国的儒释道三藏经典中,早就有这样的记载,而先生是一个大学问家,怎么会不知道呢。但是,为何只有当他的命运被打到冰点之时,才能省悟?

注意,中国圣人之道成功学,必须以领悟人心之中那最根本的道性为前提,这个值得我们好好地深思和追问。

先生悟道以后,弟子曾反复劝先生,把自己的领悟写成文字,阳明却说:“此须诸君口口相传,若笔之于书,使人做一文字看过,无益矣。”

看,问题就出在这里,至圣先贤的书,我们不就是当成文字,一看而过了吗?我们以为,那不过是神话,或者是命中注定,跟我们一般人没什么关系,故事而已。

我们的颠倒之处,在于被日常生活所牵绊,以为这才是真实。

可是圣人们却说,日常生活只是梦境,什么是真实的,我们想都没有想过。在阳明心学中,先生把真实称之为良知。

各位朋友,当下就是一个契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一句话,我们是把它当成一句话看你,还是当成一个领悟真理的重大契机?

说有唐朝有一个樵夫,有一天偶然听到有人在读诵《金刚经》中的一句经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遭电击一般,突然就领悟了佛法大意,后来成为了禅宗六祖。

其实,我们都有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或者“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经历,就是所谓的恍然大悟。不过,我们不敢往深处想。

既然如此,接下来,我们就必须追问一下。阳明十八岁时,娄一斋不是告诉他“圣人之道,可学而致之”吗?但是,二十多年后阳明则自己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两者的差异何在?

一个是外求,一个是内求,道路完全不一样,那么是谁错了,又错在哪里?

先让我们看一下,什么是圣人之道吧?

是一些制度、礼仪、文字、知识、学问、服饰和言谈举止吗?如果是这些的话,那么娄一斋没有错,是可以“学而至之”的,王阳明也早就具备了。可问题是,他仍然不是圣人,仍然只是一个平常的书生,一个世家公子,虽然一肚子的圣人之道,就是行不出来。

后来,先生自己有个说法,说如果掌握这些就能成为圣人,那么戏子岂不早就是圣人了?天下这么多读圣贤之书的举子们,岂不个个都是圣人了?

总之,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都不是圣人之道,都只是道的体现和影子。如此寻道,都是刻舟求剑。而只有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投影源才是道。道在心中,不在外面,其实就是每个人自家的良知,是一种无差别、无对立的整体性存在。

因此,圣人之道,必定是某种内在的心灵状态,如果是这样的话,真的只是在自家的心中啊,谁说也不算数,当真是要自己去领悟的。如此,阳明才是对的!

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亲身验证了这两者的差别,而不是写文章、讲逻辑的仅仅在文字上分辨。最后,他感慨万千地告诫后人: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细看王阳明走过的道路,十二岁就立志做圣人,十八岁以后遍学圣人之道,结果到了37岁什么都不是,还被没流放到边远的贵州龙场。还在以一个落难书生的笔触,写他的《瘗旅文》和《去妇叹》,哪里有什么英勇神武和天资纵横的样子?

所以,我们真的要探讨一下,转变究竟是在哪里发生的?

在经历了人生的千难万险和九死一生之后,这位体弱多病世家公子,才开始把几十年来,向外寻找和探索的目光,转向自身、转身自心。

而当他问出“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以及答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之后,他的转变才真正的发生了,才真正成为了年来的传奇王阳明。

那么,先生的故事对今天的启示在哪呢?回想一下,我们的教育,百分之九十的功力都放在了求取知识上,我们认为只要知道就是得到。

可以阳明先生告诉我们,知而不能行,就是未知。他举例说,一个老学究,学了很多关于伦理学的知识,但是对自己的父母却不孝,你说他知呢还是不知?

另一方面,先生又让我们从自家心性上着手,说“万化根源总在心”。只要心中有一颗孝心,那么冬温夏凉的孝顺细节自然会呈现出来。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至于什么是心,什么是性,又该如何下手?且听后面细细道来。

思考题:圣人之道,真的就在我们的心中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