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上懂镜子的人不多,韩非子或许是史上第一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是什么导致的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94583.html

世人有几个会照镜子?恐怕以照“风月宝鉴”的贾瑞居多

镜子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当远古时期的某一天,我们的某一个祖先偶然在平静的水面看见自己的影子时,第一个反应定然是恐慌不已。恐慌稍加宁静之后,心底迅速升起的好奇战胜了恐惧,又引导他再一次来到了溪水边,开始饶有兴致地对着水面中的自己龇牙咧嘴。

带着这种好奇,人类开始探索用各种材料制作镜子,铜镜、银镜、玻璃镜子……严格而言,今天以各种电子技术制造的照相机、摄像机,也不过是镜子基本功能的放大、升级和衍生。其最终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让人类能够反观自己。

镜子从其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之日起,也绝不是仅仅以一个日常生活用品的角色存在的。镜子的哲学意味远大于日常用品的价值。

让镜子第一次被赋予哲学意味的估计是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了。韩非子在一篇题为《观行》的文章里写到:“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对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在这里,韩非子将古人发明镜子的原因归结为弥补自身认知能力的缺陷的高度。因为所有的人都不能“自见”,所以用镜子来替代该功能。从哲学辩证的观点看,人的认识活动总体无非两个方面: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即自知和他知,或内省和外感)。

镜子对于人重要到了什么地步呢?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己于认识他人,在整个认知活动里各占一半;而且在很多圣贤教导的修身之道里,内省的价值是远远大于外感的。由此可知,镜子所替代人类的认知能力,占了人类认知功能总量的一半以上。

先秦时期的哲学家们普遍认为,“道”是一切事物的内在规律、核心价值和主宰力量,万事万物的运行离不开“道”,人的修身养性自然也不能违背“道”。而镜子重要到了何种地步呢?镜子与人,就如同“道”与万物一样,须臾不可离。

韩非子所在的先秦时期,估计人们制作镜子的材质也就是青铜,或许也有少许的铸铁材质的(铁因为化学性质相对铜活泼些,所以很难留存后世)。金属制品在先秦时期是产量有限的,镜子在当时无疑是奢侈品,能够使用镜子的人,多半非富即贵。

韩非子在自己的著作里写出这么动人心魄的话语,绝不是给某个镜子的生产商代言做广告,而是为了以镜子为譬喻,说明自我认识在人类认识体系里的地位。而韩非子的这段话语,也是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关于镜子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而这段话更伟大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最早的,也是相当深刻精辟的,镜子的哲学意味被他通透、完整地阐释了出来。万物如果都有知觉与情感的话,镜子或许也希望能够遇到一个知它、懂它的知音。而韩非子无疑是历史上第一个配得上“镜子知音”称号的人。

懂得镜子道理的第二个人,当然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了。李世民曾经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的伟大和贞观之治的出现,得益于“三面镜子”,而在唐太宗的心目中最为重要的一面镜子,或许就是那个敢于坚持真理、坚持正义、仗义执言的谏官魏征了。

和唐太宗处于一个时代的,还有一个懂得镜子的人,他就是禅宗的神秀大师。禅宗五祖泓忍大师在圆寂之前,考究徒弟的学业,以便选择衣钵传承人。于是,神秀写出了“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话语。

泓忍的另一个徒弟慧能,则写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话语。因为当时泓忍面临的是一个只能选择其一的局面,而慧能的话语又更加契合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机锋,所以慧能因为这首诗而胜出,成为了禅宗六祖。

但神秀并不是失败者,人们之所以认为神秀失败了,是因为那种“非黑即白,成王败寇,你死我活”的思维惯性。这种思维惯性,让我们眼里只有慧能的光芒,而忽略了神秀的高度。

姑且不说神秀是禅宗北派认可的传承人,就单从这首诗的成就而言,神秀的高度也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从佛学思想的角度看,佛法是将次第的。慧能的领悟的确更加接近佛教“缘起性空”的真谛,但对于常人而言,那是一个遥远到不可触及的梦想,如同歌词里写的那样:“幸福隔着玻璃,看似很美丽,却无法触及”。

宗教的一个基本的社会功能就是教化民众,教人向善。神秀的高明之处体现在,他以人们耳熟能详、熟悉非常的日用品镜子为比喻,教育人要像保护镜子的光洁、明净一样,保护自己的内心;要像擦除镜子的尘埃一样,时时刻刻驱除自己思想上的各种错误、污点、阴霾。这样的比喻浅显易懂、鲜活生动,更加便于推广、更加容易让人接受,从而更好发挥教化民众的效用。从佛教思想的角度,神秀更没有违背佛法。

而且从文学的角度讲,以镜子比喻人心的创意,神秀显然是原创者。慧能虽然拔高了语句的意境,但毕竟是对神秀作品的翻版和改写,其原创意义显然就无法与第一作者比拟。结合思想性和文学性,神秀既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深明人心的佛学大师,也算得上是深懂镜子的“镜子知音”。

诗人艾青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很直白,就叫《镜子》。诗人艾青眼里的,镜子是这样的: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因为它直率;甚至会有人,恨不得把它打碎。

艾青的这首哲理诗意蕴非常深长。虽说是用着第三人称的写法,但无疑让人感觉有着镜子以第一人称自我独白的味道。在这段独白里,镜子无疑是有着很多尴尬和委屈的。

人们为了寻找真实、认识自我而发明了镜子;也因为镜子能够替代人类本身所不不具备的认知缺陷而被广泛使用,千家万户都有镜子,男女老幼离不开镜子。但由于镜子过于直白、忠实、正直,而让借助镜子认识到真实自我的人羞愧甚至恼怒、仇恨。

认识了真正的自我,就等于见到了圣人。而相当多的普通人最大的缺憾在于,并不能从此认知自己的缺陷和过错,只是想着归咎他因,或者迁怒于人。很多人一生的忙忙碌碌,并不是在修正缺陷、改进自我,而是将更多的精力和智慧花在找借口,为自己开脱,或者寻找类似“镜子”那样的可以发泄愤懑的对象。

急迫需要真实,而又万般畏惧真实,这恐怕就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根本起因。在《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情节,身患重病的贾瑞得到了跛足道人送的一面名叫“风月宝鉴”的镜子。据跛足道人说,时常照这个镜子就可以重病痊愈,起死回生。但唯一的忌讳是:只能照背面,千万不能照正面。

谁知贾瑞难以自控,偏偏去照跛足道人不让照的正面,结果病情加重,一命呜呼。《红楼梦》语言的一个高明之处就在于正话反说。“风月宝鉴”正面所显现的,是贾瑞最喜欢、最想看到的画面,而他最喜欢、最想得到的,却是最对他不利的东西。

而跛足道人要求贾瑞看的,也是贾瑞最需要、最与贾瑞性命攸关的反面,所显现的画面是贾瑞所厌恶的。这所谓的“正面”,其实就是真正的“反面”。套用《红楼梦》的话术,这里真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假倒置、正反倒置。“风月宝鉴”情节的出现,估计也就是作者借用贾瑞这个活生生的事例,讽刺世上那些不能冷静、客观自我认知的人。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