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佛教与中国民俗,我们常见的这几个节日原来
TUhjnbcbe - 2024/3/31 9:53:00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佛教自两汉时传入中国,对文学、艺术都发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其在民间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佛教信仰在百姓心目中愈来愈根深蒂固,因而中国固有的民俗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增添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因素,尤其是佛教宣扬的因果报应在民间影响最大,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民俗莫不与此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古人固有的祖先祟拜、巫术迷信也夹杂于民俗之中。可以说佛教信仰和民俗之间相互影响,魏晋以后,民俗之风大变,“家家观世音,处处弥陀佛”这不能不说佛教对民俗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也是相当巨大的。

在佛教对民俗的影响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佛教节目对民俗的作用。佛教的两个最大的节目是四月初八的佛诞日和七月十五的僧自恣日。佛诞节是也称为浴佛节,这是因释迦牟尼诞生时有九条龙口吐香水为之浴身。所以一到四月初八,佛教徒要举行译经法会、浴佛法会。以香水沐浴悉达多太子像。除了寺院举办的法会之外,民间相应的也有赛龙舟、泼水等活动。北魏时,各地还依西域习俗,将佛像载车出游,有些地方还互赠食品。我国少数民族也有相似的节日,藏族定藏历3月30至4月15日为佛诞节,称“萨噶达瓦节”,傣族佛教徒于清明后10天举行浴佛节,称为泼水节。在汉文佛典里,对佛诞日的记载有二月八日、四月八日、十二月八目三种,随着时代、地区不同所选定的日期也不同,后来元代《敕修百丈清规》规定四月八日为佛诞节,至今相沿不变。

佛诞节在东南各国也有深远的影响,他们把释迦牟尼诞生日、成道日、涅槃日并于一日,称作“吠舍法”节,时间是五月的月圆日。在这一天举行的仪式是设水盆供奉释迦牟尼诞生像。供奉的像是童子形站立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意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佛诞节是佛教节日里最重要的节日之佛教徒的自恣日也是佛教节日里最大的节日之一。时间在七月十五日。

在七月十五日要举行盂兰盆会。盂兰盆会也称为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盂兰盆会在民间演变为鬼节。盂兰盆是梵文的音译是救倒悬的意思,汉地佛教经典译为“救倒悬盆”。此种译法以“盆”放入汉字似有不妥之处,实际上“盆”亦为音译。据《佛说盂兰盆经》载,释迦牟尼弟子目连用天眼看见母亲死后沦为饿鬼,受倒悬者,目连以钵盛饭,因得饭钵,送饭至口边,化为火炭不得入口。目连求释迦牟尼救度。释迦牟尼就让他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时,集百味供养十方自恣僧众,如是可解七世父母和现生父母于厄难中,盂兰盆会由此而来。盂兰盆会仪式创始于梁武帝萧衍,到了唐代,每年七月十的得救度以盆施鬼。民间更有放河灯之旧俗:以纸糊船,以纸糊鬼,放入纸船内,一起焚烧。盂兰盆会演化成鬼节,相沿了一千余年

除了这些节日外,还有一些佛、菩萨的诞辰日也被作为节日。正月初一是弥勒佛诞生日,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诞生日,二月二十一日是普贤菩萨生目,四月初四是文殊菩萨诞生日,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诞生日,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诞生日。这其中观音菩萨受到盛大的礼拜。普陀山作为观音菩萨道场每逢节日前来进香的信徒不计其数。另外七月三十的地藏节也是一个较大的节日。地藏菩萨又称大愿菩萨,他发下大愿要尽渡众生出厄之后方成佛,因而他是末法中救苦难的菩萨。各地都有供奉地藏的庙宇。

下面说一说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俗称小年。自宋以后,民间就有了在腊八节喝粥的习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民间喝用稻、黍、稷、麦、菽杂粮加以枣、花生等熬的稠粥。因在腊八节喝的粥,这粥就被称之为腊八粥。自宋后,腊八节成了我国古代信仰和佛教节日结合的节日。在古代,人们在腊八用打猎得到的猎获物祭祀天地祖先。由于人们祭祀的神有八种,因此称之为腊八,以后行祭的日子就定在十二月初八这天。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个节日就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相传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实行苦修。后来觉悟到苦行非解脱之道。决定进食,并入尼连禅河洗浴,后因身体虚弱不能自已出浴,此时天神垂大树枝使他出浴,又示意牧羊女用泉水熬稀粥供献之。释迦牟尼进食后,恢复了元气,于是在菩提树下,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在佛教节日中,腊八节又称“成道节”。后来僧侣们在这一天诵经、熬粥。僧人于腊八吃粥的习惯后在民间流传开去,腊八节就成为古代信仰与佛教文化共于其中的一个节日了。

随着佛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许多习俗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民间的饮食习俗就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现在人们已习惯于喝茶,但荼最早是作为药物的。在南北朝后,饮茶逐渐成了风气,僧侣们修行的重要一环是坐禅,坐禅要专注一境,静坐时双腿交盘而坐。端身正念。由于坐禅时间长达三个月,长时间的静坐使人容易疲倦,茶作为消除疲倦的饮品在僧侣中就流行开来。佛教寺院的饮茶之风在民间流行之后,对民间饮茶之风影响甚大。唐人封演记载开元年间,泰山灵岩寺有一位僧人大兴禅散,学禅时不允许睡觉,又不可进食,只准喝茶,于是“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转仿效,遂成风俗”。

宋代之后,民间有了专以茶汤开筵的“茶汤会”。茶汤会上有品评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至今佛寺犹有“普茶”之仪。我国许多名茶就是产生于寺院的,著名的有苏州洞庭山碧螺春最初就是由洞庭山水月山僧制作的。明代僧人制大方茶在后世即是安徽屯绿茶。还有乌龙茶最初也是由僧人制作。唐宋后,饮茶的习俗还飘洋过海,成为日本的项重要习俗。

吃斋的风行也是和佛教有关的一项习俗。斋原意指过午不食,后来是指素食。佛教初入中国时,对食物没有特别规定。佛教律书《十诵律》中有食三净肉之说,即对不是自己亲眼见、亲耳听、亲手杀的动物是可以食用的,南朝梁武帝萧衍大力提倡禁食肉,根据是僧侣十戒中第一条即为不杀生,吃肉违反了不杀生的原则。至此后,僧尼都遵奉这一条不食肉。素食此后在民间风行开来,不仅仅有佛教的影响,还有出于健康长寿因素的考虑。加之我国自古以来的素食之风,使得素食成为饮食文化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受佛教影响,火葬也曾流行于民间,这对我国古代入土为安的葬俗冲击很大。佛教对中国民俗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同时中国固有的习俗也产生了相当强的持续力。二者使得保存至今的民俗习惯保持了它独特而又耐人寻味的风貌。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教与中国民俗,我们常见的这几个节日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