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佛教熊猫贝叶经,具有极高的文化文物
TUhjnbcbe - 2024/6/8 0:47:00

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所谓贝树,指的是贝多罗树,形状很像棕榈树,西双版纳傣语称其为戈兰。贝叶经最早可以追溯到释迦牟尼佛时代,他的弟子在他去世后,将佛陀宣讲的教法用巴利语刻写在贝叶上,成为最早的贝叶经。它是研究古代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据传,目前只是三家寺院收藏梵文贝叶经,一个是杭州灵隐寺,共有41张贝叶,另一个是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共有20张贝叶,最后一个就是河南镇平县菩提寺,共页,其中有6页残缺,卷长49厘米,宽5厘米,封面封底为檀木制作,卷中有两圆孔作束,页周围以金粉涂刷作防护。

贝叶经

镇平菩提寺贝叶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唐朝玄奘取经归来将一卷贝叶经存放该寺;一说是民国年间菩提寺方丈释玉普从南京带回的。贝叶经是珍贵的佛教典籍,对佛学研究者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原始文献资料。早期的贝叶经写本在印度几乎已失传,流传我国的也很少。贝叶经也是研究唐代佛教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物资料。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谈禅经》诗:“闻持贝叶书,步出东斋院。”李商隐《安国大师》诗云:“亿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

镇平菩提寺钟楼

菩提寺位于镇平县老庄乡杏花山东麓,始建于唐,唐高宗永徽年间由菩提禅师朱智勤主持营建,是中原八大名寺之一,河南省唯一的一座园林式寺院,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菩提寺坐西南向面东北,南北长m,东西宽60.5m,总面积约㎡。目前还保存的有:照壁、山门、迎春待月桥及泮池、二佛殿、大雄宝殿、卧佛殿、藏经楼以及两侧钟楼、鼓楼、伽蓝殿、老祖师殿、祖师殿、十八罗汉殿、千手观音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殿、斋房、僧房、客房等建筑82间,组成四重院落另加一偏院,布局紧凑,宏伟壮观。

钟楼是菩提寺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单檐二层四角攒尖建筑,灰色筒板瓦屋面。共二层,平面呈正方形,为四通柱四角攒尖顶灰色简瓦屋顶,屋面脊上施龙、虎等走兽,正中施六层宝瓶。

菩提寺森林公园内有千年古树50株,百年古树80株,位置相对集中,呈曲折的长廊式分布,故称古树长廊。古树长廊内主要有菩提树、柏树、黄楝树、花栎树、皂荚树、鬼柳树等。尤为菩提树为最,植于西汉末年,距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树干围径3.86米,树高19.3米,冠幅直径18.2米,枝干粗壮挺拔,枝繁叶茂。

藏经楼

菩提寺碑刻现存12通,主要记述寺史、历代名人游览留诗和当时政府文告。现存碑刻包括明代3通,清代6通,民国3通,时间最早为明成化十二年(年)。碑刻大小不一,形态迥异,碑体最高达3米,最低者0.58米,多为青灰色大理石质,周围饰卷云、双龙、双虎图案,碑座有长方形、方形、方形覆莲和龟形等。

碑刻

伽蓝殿:一百(柏)六十(石)一眼井,呈六面体状,为青砖砌筑而成,井口以六块青石条封口,东北有一胸径1.15米的柏树,树龄千余年,高15米,因该井以六石封口,附近有一柏树,故以谐音称之为一百(柏)六十(石)一眼井。该井地处杏花山沟沟底地势平缓处,地下水丰富,与泉眼相通,又因山上泉水穿过,因此水源充足,从未干涸。井水清澈甘洌,一年四季保持水位不变,“旱不降,涝不升”。

明代大铁钟高1.45米,口径1.07米,为铁铸,呈喇叭状,盘龙钮,波浪形口,为八块浇铸,上部口部满饰铭文,下部饰花卉、乳钉图案。僧众进行佛事活动,常击钟为号,钟声嘹亮,余音不绝。钟楼与鼓楼分列菩提寺山门两侧,相互对应,构成“暮鼓晨钟”的独特景观。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教熊猫贝叶经,具有极高的文化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