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坛经中最著名的偈颂菩提本无树
TUhjnbcbe - 2024/6/21 23:10:00

偈语又称偈颂,为佛经中的短诗警句,是佛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学大师和弟子在修行中开悟,或为点化他人,都用偈颂来阐释佛教教义,或者阐述自己理解的佛理。

偈颂是佛经中的一种诗歌体裁形式,有四言、五言、六言和七言的,《坛经》的偈颂多为五言;偈颂需要押韵,以方便读诵或唱诵。

《坛经》中有很多首偈颂,其中慧能一首最著名的五言绝句《菩提本无树》影响最大。

(一)

《菩提本无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坛经.行由品第一)。

词语注释:

(1)菩提为梵语,意译为“觉”、“智”、“道”等。断绝世间的烦恼而达到涅槃智慧可称为"菩提”,这里的树是指“觉”树或“道”树。

(2)明镜台之明镜,据《资持记.下二之三》载,“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台:指安置明镜的地方;明镜通常用以比喻佛与众生感应的中介。

(3)尘埃是佛学术语,指人间的一切世俗事务。按佛教的观点,俗务不净,故称尘务、尘埃。

译文: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本来就是四大皆空,到哪里染上尘埃?”

赏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慧能提倡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修行方法,“于诸境不染”、“常离诸境”。

因此,在修行中,心中自然就没有菩提树或明镜台此一类物相,人的心性中只有一种万事皆空的清净状态。修行的人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就自证进入到了一种悟道修禅的最高境界。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外物众相都不存在之时,也就不会有尘埃之染了。此亦“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即所谓的“顿悟成佛”之道。

传统佛学总体倾向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漏皆苦”。心外世界,所谓为空;入于清净,清净也无。但是,世间一切断了善根的一阐提者,却是认识和体悟不到这种涅槃境界。

偈语中的菩提树、明镜台都是诗中的意象;也是慧能心性中对物相的本体或真实性的理喻。

在佛学看来,世界分为本体和现象两部分,如同《易》学之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分,而世俗之人不懂得这种区分,执着于现象这种妄念。

而慧能却于现象中见诸本体,看到的是本体存在于现象世界之中。

(二)

《菩提本无树》的创作背景在《坛经.行由品第一》中有所交代,他是因应神秀的偈颂《身如菩提树》而作。

禅宗五祖弘忍在晚年时,想托付一个已经悟道的弟子做自己的传人。一天,他召集所有弟子,说:“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众人听了吩咐后,纷纷议论道:“我们这样的人就没有必要静心费神来作偈,呈给大师看了,神秀是上座教授师,资历深,能力强,又受器重,六祖的师位一定是他的。”

在众多弟子中,有一个叫神秀的僧人,少览经史,博学多闻,为五祖器重,并委任他为教授师,协助五祖管理寺院日常亊务。

一段时间后,神秀将自己参悟的偈子惶恐地写在了堂前南廊上。以表明他对佛法的体认。偈是这样说的:

“身如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坛经.行由品第一)

五祖本来已经了解了神秀是还未真正入道,还不能识见自心自性的。看到神秀书写的这个偈后,但他还是让门下弟子们焚香敬礼依此去修行。

当天夜里三更时分,五祖弘忍把神秀叫到堂上,问道:“偈是你作的吗?”

神秀回答道:“确实是神秀我作的,不敢奢望求取第六代师祖的位置,只希望师父发发慈悲,衡量弟子我是否还有一点智慧?”

五祖大师说:“你作的这个偈,还没有认识到本性,你只到了门外,还没有登堂入室。你姑且先回去再思考一两天,作一个新的偈给我看。如果写的偈表明你真的入门了,我就将衣钵传给你。”

神秀作的偈颂很快传到了舂米房一个叫作慧能的杂役耳中。

慧能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祖籍范阳,父亲原本为官,后被流放岭南为百姓。慧能三岁丧父,靠每日砍柴、卖柴维持生计。一日,他偶听一客诵读《金刚经》,一闻便悟。后经人指点前往蕲州黄梅县(今湖北黄梅西北)东山寺“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他虽身处贫贱却早早显示出卓尔不群,异于常人的风范。

慧能说:“我也要念诵这首偈,为来生结缘。”

于是,在童子的带领下去堂前礼敬膜拜。

惠能不识字,请求他人读了一遍神秀的偈。听了以后,他说:“我也有一偈,希望为我写下来。”

当时有位在场的江中州府官员江日用说:“你也写?这件事真是稀奇少有。”

于是,惠能吟出了前面的那个偈颂。

众人弟子全都惊讶不已,没有一个不唏嘘感叹的,说真是奇迹啊,人不应该以貌取人,什么时候他就成了肉身菩萨。

第二天,五祖看到大家惊讶嗔怪,唯恐有人要起心加害慧能。

他悄悄来到碓坊,看见慧能还在费力地舂米,寒暄过后,大师用柱杖在碓石上敲了三下走了。慧能立刻明白了五祖心意,便在当晚三更时刻到五祖弘忍房中。

弘忍为他讲解《金刚经》,当讲到“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当下大悟。弘忍认定惠能根性大利,便把袈裟作为信物传给了慧能,又密付他顿教法。

五祖弘忍由于独具慧眼,导致惠能成为了禅宗六祖。法衣的付予标志着慧能已经继承了禅宗传法衣钵,得到了禅宗宗主的地位,即为第六代祖师。

在广州法兴寺慧能以“风幡之议”亮相,释“即心即佛”(不需向心外求佛,每个人的内心即是佛)顿悟之法,获得印宗法师及韦刺史等信众叹服,从而奠定其宗师地位。

而五祖大弟子讲授师神秀也在弘忍卒后,移住江陵当阳山玉泉寺传法。其道誉大扬,开禅宗北宗一派。

与慧能南宗的“顿悟”说不同,其教法力主渐悟之说,故而禅史有“南顿北渐”之称。

(三)

《菩提本无树》是一首禅理诗,表明慧能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菩提只是向着內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去求取佛理。慧能的“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自性自度”的解脱观,直接把印度佛教转化为了中国佛教。

即传统佛教的佛度师度以及修禅静坐,变为可以自性自度和道由心悟。或者说,传统佛教倡导的出世解脱也可以转为不出家的即世间求解脱。诚如六祖所语:“修行不由在寺,在家亦得。”为信徒大开方便之门,找到了一条向佛的通途。

宋明以后,儒学汲纳融合《坛经》的“即心即佛”的思想,如程朱理学的“性即理”、“道问学”;陆王心学的“心即理”,”尊德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象山全集.杂说);“天下无心外之物”、“致良知、知行一体”(传习录),使儒家实现了自我转化和突破。

佛教也进一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哲学、思想史也出现一次重大转折。

《坛经》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文作品,国学大师钱穆把《坛经》列为中国文化必读典籍之一。

(本文为原创。参考《中国哲学史》、《坛经》。图片1、2、3、4、5、7来自互联网;图6为原创。勿抄袭洗水)

1
查看完整版本: 坛经中最著名的偈颂菩提本无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