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虽然一直在自我深挖、鞭策棒喝,搞得很精进的样子,但坦白讲,好像一直在纸上谈兵,道理啰哩啰嗦,但总是无法将所学落地,实现生命的真正改变。
比如说,可能文章讲“正念说话”,但下一秒就抛之脑后,很自然、没有任何不好意思,甚至常常很愉快地进入了惯常的、重病患者的生命状态,各种言行举止、行为造作故态复萌,如脱缰野马一样放飞自我,颠三倒四,相互伤害,然后事后照例是各种痛心疾首,各种有口无心的、假惺惺的忏悔。
但偶尔也会进入一种类似“禅定”的状态,彼时彼刻似乎一切都通透明晰、了了分明,一切都尘埃落地;当下变得慈悲喜舍,浑然忘我,与世界达成和解,可以看清楚一切、理解了一切,原谅一切。
但是一旦“出定”,则又迅速退回到凡夫心的频道,各种贪嗔痴蜂拥而至,将自己迅速掀翻在地,狼狈不堪;生命好像就这样轮回不已。
而古往今来的大德先贤,或者已经悟道证真的修行人,似乎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可以一直处于某种“禅定”当中,无论是言行举止、行住坐卧,可以一直如如不动,不急不慢,永远处于一种平静当中,无论说话、做事、行为举止似乎一直都恰到好处,不会出现各种颠倒、散乱、烦恼、造作等,一直心平气和。
可能每个人都神往这样的生命状态,但是往往升起一种“臣妾做不到啊”之感。究其原因,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但最近有一个体悟:
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知道、懂得、明了。
因为我们所有的感受、理解、理性、思考、总结、追溯,都是在一个存在重大局限和先天障碍——各种的业力、福德、无明、我执、迷惑——的语境中去起心动念,就像一句话说的:“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意识”,就好比人没办法把自己拎起一样,我们很难有觉知和方法去超越既定的生命系统。
所以,人只有真正突破既有的意识系统、生命系统,才能突破既定的、一以贯之的反应模式,最终实现由内而外的真正改变,最终改变生命状态。
而禅定力和正遍知似乎就是两种强有力的必备法器。
(二)
当然,也许只有佛陀才具有“正遍知”,但实际上一旦开显了生命内在的觉性,我们就可以具备和佛陀一样的遍知能力。
而在我们没有开悟之前,其实我们也可以以一种类似于“正遍知”的思维方式去循业发现、追根溯源,完成自我的进化和蜕变。
就是,我们可以顾名思义去尝试一下“正遍知”,或者说微型的“正遍知”。比如当我们说一句话、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周遭人的感受;要考虑当前的后果和长远的后果,看得见的后果和看不见的后果,直接的后果和间接的后果……;而我们往往很少能够考虑周全,甚至逞自己的口舌之欲乱说一气,为自己种下各种不善之因。
直白一点说,就是从单线程思维到多线程思维乃至于“全息思维”来考量。这样即便不会避免所有的不善后果,至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同时,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不断训练,最终达到那种大圆镜智的状态,或许就是佛陀的“正遍知”状态,一种永远处于“觉知”的状态,自然不会造作各种不善之因。
而即便这样讨论其实本质上还是在智识、理性层面上,不是我们身心的全部意识,尤其是潜意识、阿赖耶识的集体反应、联合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而真正的“正遍知”状态,或许就像佛菩萨的“举身微笑”每个毛孔都充溢着笑那样,人的每一个毛孔、每一个细胞、每个有形和无形的生命构成,都化整为一,由内而外都是一种联合、同一、明觉、通透、遍知的状态。
或者浅显一点说,只有我们的意识、潜意识、感性、理性等意识到各个维度、各个层面都可以达成一致时,最终才能够形成合力,从而产生强大的对治力、觉知力、照破力、禅定力,最终抵御贪嗔痴的联合攻击,保持如金刚一样的威势、强大、不动和超然。
何况,当我们一旦试图证道悟真时,凡夫心将会千方百计加以干扰破坏,最终让我们败下阵来,就像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魔王波旬纠集自己的所有魔子魔孙进行各种干扰破坏一样,但最终佛陀以靠自己强大的禅定力、智慧力将其一一照破、化解、消散,最终证得无上菩提。
由此来看,只有进入禅定,我们才可以进行内在的连接,调动身心的全部力量,尤其是深藏不露的最内在的,每个人都具备的自性的觉醒的力量,或者说大智慧的力量,就可以照破所有的迷惑烦恼,突破所有的颠倒错乱,最终获得无上自在、安然和解脱。
当然,道理都懂,但如何获得禅定、如何具备“正遍知”,可能是每个人都渴求的答案,尤其是人们总是倾向于迅速获得某个技巧、方法或者手段。
但实际上,只有进入禅定,我们才能生慧,而只有生慧,我们才可能具备正遍知;同时,如何进入禅定,可能需要我们具有“正遍知”的思考,比如“由静生定,由定生慧”,那么如何才能“静”,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养成不急不躁、心平气和的状态,而这样一种生命状态,则可能与我们的饮食、作息、性情、身体状况、自我调节能力等等各种周遭有关。
而这一切,如果我们可以追根溯源,就可以发现其实就是我们当下每时每刻的各种“善缘”累积,各种功德福报的汇聚显现。一言以蔽之,最终就是我们当下每时每刻的起心动念——而只有进入禅定状态,或者保持“禅定”状态,我们才能够“善护念”,才能一直保持觉知、升起善念、创造善缘。
但凡夫的生命状态往往是不问缘起、只想善果;而与之不同的是,菩萨不执结果,但畏缘起。当然,这种“畏因”,并不单纯是敬畏,更是一种敬重善因,让自己一直保持正向的、觉知的起心动念,不断累积善因、善缘,则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一言以蔽之,我们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在塑造我们未来生命的形态,最终成为了我们的生命。
人生兜兜转转,其实是一个起点即终点的闭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即一切”。所以,从明天开始,从“一”开始,从每个起心动念开始,最终我们自会拥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