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台北参学时,在诚品书店购得周梦蝶诗集一本,如获至宝,欣喜阅之,顿感首首都是清凉,句句都是空灵,落笔处都是深情,目光所及皆是美好,风格颇类德国诗人黑塞。随去武昌街,只可惜早已物是人非,一切都已成过往,他老人家已化为蝶,带着一身光芒仙逝了,留给世间的只有那深情款款的永恒诗句。
行到水穷处
不见穷,不见水──
却有一片幽香
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你是源泉,
我是泉上的涟漪,
我们在冷冷之初,
冷冷之终
相遇。像风与风眼之
乍醒。惊喜相窥
看你在我,我在你;
看你在上,在后在前在左右:
回眸一笑便足成千古。
你心里有花开,
开自第一瓣犹未涌起时;
谁是那第一瓣?
那初冷,那不谢的涟漪?
行到水穷处
不见穷,不见水──
却有一片幽香
冷冷在目,在耳,在衣。
——《行到水穷处》
说到台湾诗人周梦蝶,不由得想到《庄子》中“庄周梦蝶”的故事,初见这个名字,一眼之间便有种恍如隔世之感,难不成这老先生也是个于尘世与梦境之间流浪的人呐。
都说周梦蝶无论在生活态度上,还是文学表达上,都含有深厚的传统知识分子的色彩。龙应台说:“他的文学,他的人格,他坚毅而淡泊的态度,代表的是美,是心灵的纯净与深邃。”
他的诗作蕴含深深的禅意,虚虚实实,意境悠远,读来余味在舌,持久留香,有种“孤帆远影碧空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孤绝与淡远。余光中说,周梦蝶写诗像炼石补天,补人间的遗憾。
昨夜,我又梦见我
赤裸裸地趺坐在负雪的山峰上。
这里的气候黏在冬天与春天的接口处
(这里的雪是温柔如天鹅绒的)
这里没有嬲骚的市声
只有时间嚼着时间的反刍的微响
这里没有眼镜蛇、猫头鹰与人面兽
只有曼陀罗花、橄榄树和玉蝴蝶
这里没有文字、经纬、千手千眼佛
处处是一团浑浑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
这里白昼幽阒窈窕如夜
夜比白昼更绮丽、丰实、光灿
而这里的寒冷如酒,封藏着诗和美
甚至虚空也懂手谈,邀来满天忘言的繁星……
过去伫足不去,未来不来
我是「现在」的臣仆,也是帝皇
——《孤独国》
周梦蝶的诗融合儒、释、道哲学,他的诗里有释与道的超然,亦有人世的悲欣苦乐,如同静海深流,具现为那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悟与情。
坐断几个春天?
又坐熟多少夏日?
当你来时,雪是雪,你是你
一宿之后,雪既非雪,你亦非你
直到零下十年的今夜
当第一颗流星騞然重明
你乃惊见:
雪还是雪,你还是你
虽然结趺者底跫音已远逝
唯草色凝碧。
——《菩提树下》
周梦蝶作新诗,也作旧诗,多为偈语。红尘是他的道场,诗是他生命的存在方式,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
当处出生,当处入灭;
不离当处,而得解脱。
——四言短偈
无我亦无人,无佛亦无法;
空翠落空庭,谁闻复谁说?
——五言短偈
周梦蝶淡泊世情,生活清简,独自一人在台北的武昌街摆旧书摊20年,一块布,一个简陋的书摊,足以慰平生。他选择冷粥,破砚,晴窗;忙人之所闲而闲人之所忙,“他对物质保持清淡的持有之心,也因此能在最寻常之物中看到深情美好”,心性纯良洁净之人,总能对世间万物生出亲近。
在台湾导演陈传兴拍的《化城再来人》纪录片里,周梦蝶一袭民国素兰长袍,挺立如峰,清瘦如苇叶,孤绝又静穆,质朴里透着文雅安然之气,他的一生清冷成为美学。#文学#
原创文章|玄涤
文中插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