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六成民不“待见”国产奶粉
三聚氰胺阴*未散,皮革奶又粉墨登场,奶制品市场一时间风声鹤唳。近日,在河池河池论坛通过发帖和访谈进行小范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友表示淡定,其中26%的友对国产奶保持钟情,约5%的友表示会选择进口奶,5%的友表示无所谓,而63%以上的人明确表示不买奶粉,不喝液态奶,选择自己动手。
城市:国产奶令消费者纠结
从参与调查的友介绍的情况来看,自己动手的方式五花八门。一些自称是现实主义者的友主张,自己打豆奶喝,至于营养方面能够完全替代动物乳制品,还有待考证。但他们接着认为,自己动手总好过喝不健康的,将就过日子,总好过开眼跳龙江。
一位友则主张,自己养头奶牛,有空挤一杯奶喝。这一主意得到不少友的拥护。从当前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来看,去待候这么一头庞然大物,就为了小小的一杯牛奶,实在太富于革命浪漫主义。一些回帖者调侃说。
在河池城区某大型购物超市里,遇上不少站在乳制品专柜前犹豫不决的消费者,其中大部分属于年轻妈妈和准妈妈。以前一直给孩子喝国产的奶粉,现在传说不太可靠了,想选洋奶粉,可是价格贵了差不多一倍。年轻妈妈小Q说。她与丈夫都在城区某工厂打工,两人的月收入加到一起不足4000元,生活开销大。在挑选奶粉这件事情上,纠结死了。
准妈妈小W在选奶粉时没有犹豫。我在上都看好了,不论营养,还是可靠性,还是选择进口奶粉。据了解,小W是生意人,丈夫是公务员,收入有保障,夫妻俩都非常重视肚子里宝宝的健康,190元一罐的进口配方奶成了夫妻俩的首选。不用说国产品牌,连合资品牌都不敢看了。
浏览了超市货架上的乳制品,发现一些国内乳制品企业并不敢高调宣传自己是国有产品,而是在包装上印着合资、百分之百进口奶源的字样,贴上洋标签来吸引消费者的驻足。
据河池城区某乳制品经销商负责人告诉,她从事奶粉销售工作已有十多年,就口碑而言,国产奶不敌洋品牌,也不是这一两年的事情,早在2000年前后,国产奶就提出全面抗击洋品牌的想法,但收效甚微。国产奶真正能打得出手的牌就是价格,但随着三聚氰胺事件后,价格优势也开始丧失,如今的皮革奶传言,更令消费者对国产奶脆弱的信心再受重创。
谈到销量,这位负责人透露,从她负责的几个品牌乳制品来看,洋品牌与国产奶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差别。也许是河池的消费者比较理性呢。
农村:凭价格优势,国产奶销量坚挺
在宜州市石别镇永定村,一位50岁左右的奶奶坐在门口,用开水给6个月大的孙子冲奶粉。发现,这是一罐国产奶粉。
电视上天天有广告,质量肯定好啦。对问及是否担心国产奶粉的质量时,她表示莫名其妙,她告诉,奶粉是孩子的爸爸在城里买回来的。孩子父母平时忙于在地里护理甘蔗,孩子就让她照顾。奶粉一直这样喂着,也没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对。
走访发现,奶粉在河池大部分农村尚且属于奢侈品。在生活比较富裕的农村,奶粉比较常见,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只有产妇无法催奶时才会去购买奶粉哺育新生儿。在宜州市调查5家乡镇的超市,仅发现其中一家超市货架上摆有洋品牌奶粉,而且仅此一种。摆好久了,太贵,没有人买。老板说,比洋奶便宜数十元的国产奶粉比较好卖,一个街日子可以销出20来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