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那些中医治白癜风好 http://www.yushiels.com/公元年3月27日,唐朝佛教法相宗创始人玄奘法师(唐僧)坐化。玄奘(年-年),本名陈祎(yī),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其先颍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将他西游亲身经历的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编写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西游记》即以玄奘取经事迹为原型。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赏读:艾晓东玄奘法师除了对佛学的贡献,其实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然而历代史学典籍以及《全唐诗》中以前均无记载,直到20世纪,敦煌石窟被发现,大量珍贵文献陆续出土被盗走,其中玄奘法师仅存的五首诗作被斯坦因劫夺至英国后,又在英国国家博物馆、英国国家图书馆中沉睡了近一个世纪,终于得以重见天日。1《题童子寺五言》[唐]玄奘西登童子寺,东望晋阳城。金川千点渌,汾水一条清。童子寺-位于太原市西南龙山之上,是北齐隋唐时期著名的佛教寺院。晋阳城-今天的太原市,汉代为代国都城。这首诗是一幅完美的风景画,登上童子寺,远眺晋阳城,在阳光的照耀下,山川焕发出千万点金色的光芒,一条清澈的汾水,像一条玉带环绕着山西大地。浅显朴素,言简意赅,工整厚重,清新洒脱。2《题中岳山七言》[唐]玄奘孤峰绝顶万余嶒,策仗攀萝渐渐登。行到月边天上寺,白云相伴两三僧。中岳山-中岳嵩山。这首绝句描绘了中岳嵩山孤峰绝顶,峻峭挺拔、高耸入云,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月边天上寺)。尾句“白云相伴两三僧”,是何等的逍遥自在、超凡脱俗的仙境。这首绝句空灵清澈,行云流水,飘逸潇洒,可以和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相媲美。这首诗太美,年后竟有人几乎原封不动抄袭。此人是唐代颇有名气的诗人卢肇(-),而且是唐会昌三年(公元年)的“状元”,请看:《登祝融寺兰若》[唐]卢肇祝融绝顶万余层,策杖攀萝步步登。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3《题西天捨眼塔》[唐]玄奘帝释倾心崇三塔,为怜抬眼满千生。不困行苦过人表,岂得光流法界明。帝释-指帝释天,帝释天全名为释提桓因陀罗,简称因陀罗,意译为能天帝。本为印度教神明,司职雷电与战斗,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此诗玄奘作于游历健驮逻国时。健驮逻国是亚洲古代史上有名的大国,曾产生过融合希腊文化艺术的健驮逻式的佛教艺术。舍眼塔在该国故都布色羯逻伐底城。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二中写道:“城北四五里有故伽蓝,庭宇荒凉,僧徒寡少……伽蓝侧有宰堵波高数百尺,无忧王之所建也,雕木文石,颇异人工。是释迦佛昔为国王,修菩萨行,从众生欲,惠施不倦,丧身若遗,于此国土千生为王,即斯胜地千生舍眼。”“千生舍眼”出自佛本生故事。据玄奘《西域记》记载,“舍眼(塔)东不远有二石窠堵波”,故诗中云:“帝释倾心崇三塔”。4《题尼莲河七言》[唐]玄奘尼莲河水正东流,曾浴金人体得柔。自此更谁登彼岸,西看佛树几千秋。尼莲河-即尼连禅河(梵文为Nairanjana),现名帕尔古河(Phalgu),为恒河支流,发源于哈查里巴格县的西麦里亚附近。金人-即指释迦牟尼。佛树-菩提树此诗为玄奘游历婆罗疽斯国(梵文为Baranasi)时所作。婆罗瘫斯国亦即古代的迦尸国(kasi),其都城亦名婆罗痈斯,今名瓦腊纳西,滨临恒河,为北印度重镇。《题半偈拾身山》[唐]玄奘忽闻八字超诗境,不惜丹躯捨此山。偈句篇留方石上,乐音时奏半空间。八字-涅槃经十四曰:“为求八字故,弃所爱身”。偈句-佛经中的偈语、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中华好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