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金刚经说了什么无非就是这四个字,悟透
TUhjnbcbe - 2025/3/11 17:47:00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包含了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是大乘佛教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以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最为流行。《金刚经》全篇主要说明了“离相无住”的道理,悟透了这四个字,所获福报无量。

什么是“离相无住”?这里的“离相”不是说要你离开外面的相,外面的相是离不开的。因为你若离开了相,自性也就离开了。《金刚经》上教我们的“离相”,是离开心中的一切妄相,不要把相放在心上。因为我们的心一想,那个相就显现出来了。内心若是有执着,分别心也就产生了。

所以说,“离相”也就是离开我们的妄想、分别和执着,这样真心才会得以显现出来。什么是真心?即道心,清净心、平等心、菩提心,具有无量智慧和无量福德。所以我们修行也是如此,通过自身的这个假相色身来借假修真。我们不可能离开一切相,但是要离开一切颠倒妄想。

就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讲的那样: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所有的障碍不是外相,而是我们内心的妄想、分别和执着,如果能在内心达到不住任何事物、心无挂碍,不执着于任何外相,一切所行便无障碍,终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华严经》上也提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内心没有挂碍,事事就没有障碍。

关于“离相无住”,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那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年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因为悟透了这句话,而明心见性、开悟成佛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无住生心”,因为内心没有住任何东西,没有着任何分别相、妄相,故而得到如佛菩萨般真正的大自在。

《金刚经》里也有这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蕴含着大乘佛教的至高智慧。其大概意思就是说,我们所能察觉到的身边的一切外相,其实都不是实实在在的存在,都是虚妄的假相,我们应该认清楚这一点,堪破它,才能见到如来自性,即佛性。

佛门里常说,“诸法空相”,“空”不是说完全没有,而是不让我们执着和分别,因为一旦执着和分别,烦恼就容易现前,障碍我们的心地,无法获得究竟的解脱。当我们明白了“缘起性空”、“离相无住”,也就能远离一切颠倒妄想,达到究竟常乐。

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修行悟道的时候,曾经发出感慨: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却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众生为什么苦?缺乏智慧,被世间那些虚假的欲望、名利等障碍了本来应该清净的佛性。而佛菩萨觉悟到了诸法空相而无住生心,从而获得大自在、大解脱。

就像《六祖坛经》里讲的那样,“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所谓,“直心是道场”,直心就是我们的菩提心、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即名为佛心。《金刚经》蕴藏着无量智慧福德,是我们觉悟人生、解脱人生的无上良药。懂得“离相无住”,便是修行又精进了一大步。愿大家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刚经说了什么无非就是这四个字,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