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佛教为何出现末法时期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样,
TUhjnbcbe - 2025/4/8 17:05:00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客观地说,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接受,佛陀提到过的“末法时期”随着时间迁流如期而至。末法之前的像法时期虽然更利于修行,但也远不及正法时期,唐朝的玄奘法师对此有着深刻体会。

玄奘剧照(玄奘之路)

当玄奘法师历尽艰险抵达印度后,来到了佛陀开悟的菩提树下,尽管象征智慧的菩提树触手可及,可他仍旧悲伤难过,一向沉稳坚韧的玄奘失态了。

玄奘剧照(玄奘之路)

随后的一番肺腑之言,道出了他沉重的心情,“佛祖成道时,我不知在哪里流落,为何等到佛法已然调落的像法时期我才来到这里”。说完,他热泪盈眶,在场的人听完亦无不动容。

身处像法时期的玄奘法师纵然伤感,但通过努力为佛法事业做出不朽的贡献,自己也获得成就。今天的我们即便处在末法,也勿灰心丧气,佛法之光始终与我们同在。

佛陀传法

提到佛法自然离不开它的创始人佛陀,也就是释迦牟尼。相传,佛陀为了寻找解脱生死的根本方法,29岁那年离开王宫独自踏上寻法之路,期间到访了很多地方,却没有解开心中的疑惑。

由于长期苦行导致体力不支,后来食用了一位牧女供养的乳粥,才恢复体力,最终在一棵菩提树下觉悟成佛,佛代表觉悟,通晓一切。而此时距离他出家已经过去将近6年的时光。

佛tuo开悟时所在的菩提树

开悟后的佛陀静坐了一段时间,期间他曾犹豫要不要把悟到的真理告诉世人,因为此真理违反人类的欲望,跟世俗认知完全不同,它高深、微妙、难以知晓。

如果说法会不会毫无意义?佛陀把世间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莲池。在莲池中,有的莲花隐藏在水下,有的浮出了水面,有的已经挺立在离水面有段距离的地方。

莲花

这好比世上的人们,众人根器不同,领悟能力不同,但会有人明白这个真理的,佛陀最终决定传法。

北传佛教

佛陀在世间说法45年,涅磐后,没过多久弟子们举行了第一次结集,结集的意思是合诵。此次结集使佛陀的原始教义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保留了下来,佛经出现要稍晚一些。后来僧团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

再后来,佛教向南传播,即今天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向北传播,主要有两个分支,即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以大乘为主。佛教于十三世纪在古印度消亡。(简略叙述,仅作参考)

据大方等大集经等佛典记载,佛陀在世提到过佛法消亡的问题,将佛陀涅磐后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像法及末法。我们今天所处时代正是佛经记载的末法时期。

佛祖成道金刚宝座(菩提迦耶)

有人觉得佛教是迷信的,实事求是地说佛教的迷信色彩是人为加进去的。疑惑不是罪恶,佛陀未曾说过叫人不能生疑,必须相信这样的话,盲目的相信不能代表知觉。凡事不加研究,是没有发言权的,没有任何道理的。

佛陀还说过,不要向任何人寻求援助,修证需要靠各人自己,如来只能把应走之路告诉你们。

有的人非常不理解,如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为什么会是末法时期呢?前面说过,佛陀把世间比作莲池,顺着这个思路,略作解释。

环境的变化

春季气候渐暖,万物复苏机缘成熟,莲花顺势生长出新叶,好比佛法尚处萌芽还未现世。

莲花

夏季气温炎热,万物快速生长,莲花相继盛开,此时佛陀降临人间并觉悟成道进一步传法,后来进入涅磐。

夏季的莲花

秋季气温下降,萧条的景象在大地蔓延开来,万物还能维持一段时间,即将猫冬,大部分莲花已经凋零,去佛日远。

秋季的莲花

冬季严寒悄然降临,环境变得恶劣,水面开始结冰,莲花难以看到,佛法将要消亡。

冬季的莲花

据“佛说弥勒下生经”所言,佛法消失很久以后,弥勒菩萨降世,佛法再次照耀人间,弥勒菩萨普渡众生。亦如来年天气回暖,莲花重新开放。

四季往复循环,人力改变不了大环境的变化。消亡预示着新生,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有“中华第一图”之称的太极图如此理,一条阴鱼一条阳鱼相互对立,阴阳鱼各自盛极而衰,衰极而盛,对立统一。

物质的选择

你想吃水果,恰好面前有一个苹果,你毫不犹豫拿起吃,但苹果旁放上葡萄,你会先分别进而比较,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其中一个,或者一起吃。

苹果

假设,在你面前放一百种水果,你会很苦恼,这个也想吃那个也想吃,奈何喜欢的太多胃太小。

如果放上种,那简直是灾难,因为里面很多种类,甚至叫不出名字,更别提吃了。

于是你拿起手机查资料,看看它们都叫什么好不好吃,等一切都搞清楚,你发现一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你会感叹,唉,品种多了,反倒没有一个苹果时那么自在。

把这个例子放到日常生活中,便可发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确实为我们提供便利,但选择越多就越迷惑。这也是为何有的西方国家科技很发达,可在心里问题上,却是重灾区,此为原因之一。

困惑的增长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物质文明愈加丰富,精神层面很难与它同步,甚至呈现出倒退的趋势,末法时期面临更多的为精神层面的问题。

随着各行各业逐渐完善,人们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怎样跟上时代步伐,从而“忽略”内心世界。

佛陀雕塑

一旦大家注意到这个问题可能会阻碍人类发展,乃至毁灭人类本身时,发现科技无法拯救迷失的心灵。

于是人们便把目光转移到古代,期望能从古代先哲的思想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老庄、孔孟、佛陀等(不分先后)。

所以,传统文化复兴,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就像渴了喝水,饿了吃饭一样。但喝水有时会呛到,吃饭可能会噎到,命运这个东西真实存在吗?

命运的形式

命运真实存在,其本身无形无质,它主宰一切,在某些节点我们能感受到它。实际上,这个词也可换一种形容方式。

例如道家的老子不能描述它,从而假借“道”、儒家假借“天命”、佛陀假借“法”。它超越一切,亦凌驾于宇宙之上,不受任何限制,只能被假借名称加以形容。

也就是说,可以把相信命运变成相信道,相信天命,相信法。佛陀曾说,人类的语言太匮乏了,有些事情根本无法用语言描述,想来这个体验每个人应该都有过。

佛陀雕塑

它不能改,好比宇宙的诞生以及膨胀,人的出生,一切的种种,都在它的范围之内。但它可变,变指的是变化,而唯有人能控制自己的变化。

佛陀发现了它,认识了它,进一步认为人类是至高无上的,此处的至高无上并不是人比别的生物强大,而是人可以主宰自我。

为什么主宰它物不能算强大呢?老虎作为百兽之王,能主宰很多动物的性命,因为弱肉强食,但这个强大只可说出于本能。老虎受到饥饿驱使,选择捕猎。

它不知道捕猎的背后,代表的是获取食物以延续生命,它甚至不知自己是老虎,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只有人能认识自我,清楚自我在干什么,这个时候产生变化,怎么做,做什么,随意而定。

同时,人也因此变得复杂,复杂产生烦恼,烦恼生菩提是永恒的真理,假如你仔细观察它如何升起,怎样发展,如何结束就能体悟其中包含的智慧。

印度鹿野苑博物馆佛陀雕塑

亦或,有人认为离世是可怕的,照这样的说法,出生才是。因为出生不可控,人被动而来,无法选择生在穷苦人家或富贵人家或其它地方。但出生后人则成为了自己的主宰。

主宰之后,就会出现祸福吉凶,喝水吃饭,呛到噎到也都是有原因的。

总的来说,命运安排我们出生,也将安排我们离开,就像白天黑夜更迭那般正常不过。亦如庄子所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语,四时有明法而不议论,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这些本身是无需探讨的,但它们是苦的,因为不自知不自觉,而人无疑是幸运的,每一个人都能决定自己的去从。

佛陀足印

本文参考资料:佛陀的启示、三藏法师传、大方等大集经、道德经、庄子、金刚经。

1
查看完整版本: 佛教为何出现末法时期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