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让你彻底活明白读输人
TUhjnbcbe - 2025/4/13 23:21:00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www.yunweituan.com/m/

不知你和身边的人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论长相,身材挺拔,脸蛋清秀,不说貌比潘安,至少相貌堂堂;论学历,名校毕业,还有各类证书一大把。算是才貌双全吧。

但毕业几年,消失在人群中,没有多大起色。前年一个人孤孤单单拉着个行李箱回家过年,去年依旧是,今年画风还是没变,只是脸上多了几条皱纹,添了几分焦虑而已。疫情当下,预计下一个春节的画风也差不多。

而隔壁邻居老王,论长相不如你,论学历,初中没有毕业,你可以甩他好几条街。前年开着20万的车,带了个女朋友回家过年;去年开着大奔换了一个女朋友回去;今年听说已经在大城市买了大房子,结婚了。下一个春节的画风应该也可以预知。

我们小时候,掰着手指头盼过年,如今却害怕过年,最怕的是回家面对年老的父母。父母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无比的难受。不是嫉妒,而是不解。为什么会这样?

这样的例子,在社会上应该不少。于是有人就得出结论:读书无用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有没有用,没有争论的价值,这是人类共识。怀疑的是你读了什么书,怎么读书,而不是读书这件事情。读书没错,是读书的人错了。还自认是:读书人,其实是:读输人。因为读书的人,不明白,何为智,何为慧,何为智慧?导致书读错了,读书的方式也错了。

接下来,杨老师就用三篇文章,通俗易懂地让你彻底惊醒:1、《让你彻底活明白:读输人》;2、《让你彻底整明白:智慧金矿在哪里》;3、《让你彻底整醒悟:通往智慧之路》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智慧,弄清智慧是获取智慧的前提,获取智慧是获得成就的前提。

智慧比较抽象,能够意会,但很难言传。杨老师喜欢用“拆文解字”的方式,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我们就用这种方式来理解“智慧”二字。

智和慧在古代是两个概念,智是智,慧是慧。虽然它们指向一样,但层次不一样,慧比智境界更高。

01.智

智者,上知下日。知,顾名思义,就是了解、明白、知道、懂得;日,顾名思义,就是日子、日期,表时间,指时长。

假设所有人的认知水平是一样的,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接触得越久,对其就越了解;一个人活得越长寿,他知道事物的道理越多,也就是会越智。

在古代,人们很尊老,尊老者为智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老者活的时间长,知道的事情多,有足够的经验处理各类事情,受到年轻人的推崇。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没有断层,知识、经验代代相传,中华民族自然就“智”了。生活在我们这样的国度,如果不智,就是你的问题了。

我们平日学的各类知识和道理,老师教的、父母那传承的、自己从社会上学的,都是这个智的范畴。智只要有了时间,一般人都可以到达很高的段位。从幼儿园到博士后,从职业最低级到职业最高级,都是如此,别无他法,只要用时间侵泡就可以。

当然,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追求的不仅要讲时间长度,更要追求时间量产。同样是一小时,你获得的认知比别人多,那你就比别人“智”。

02.慧

慧者,上面双“丰”,中间一个“彐”、下面一个“心”。智在于时,慧则在于心。心为心脏,是身体的发动机。在古代,心主脑,为人之根本。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人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彐为横山,扫字的一半,为扫字的简写,顾名思义就是清扫、打扫。丰为丰厚、丰盛,就是指多。彐在心之上,指我们在尘世生活了几十年,心上被世间的尘埃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心已经不亮了,有功能性障碍,这就需要我们时常清扫,把厚厚的灰尘扫去,心自然明亮,源源不断的“慧”也就产生了。

世间尘埃其实就是我们所讲的名、利、色。我们常讲:为名所累,利益熏心,色胆包天。在物欲横流的尘世,人都比较浮躁,浮躁产生不了慧,只能产生错误。中国人讲:静能生慧,心无杂念、为而不争……能做到这样,自然就慧了。

中国人非常强调修心,讲起心动念,一切皆由心生,还有专门的修心之学,比如王阳明的:心学。关于对心的论述,有句非常有名的话:不是帆动,也不是风动,而是心动。所以说,中华民族是“慧”的民族。

智一般人都可以获取,但慧就不一定了。我们平日说的,追求、格局、眼光、胸怀、情怀、境界,都属于慧的范畴。这些和时间没有多少关系,和年龄没有多少关系,与经验和知识也没有直接的正相关。学历高的,知道的多的,不一定慧;知识少的,经验少的,不一定不慧。

03.智与慧

六祖慧能,大字不识,但智慧很高,比同修的学问渊博的神秀首座高得不是一点点。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就能明白智与慧的关系了。

慧能,出生在下层农民家庭,家境贫寒,没有上过一天学,以打柴为生,二十四岁时,父亲逝世,慧能奉养老母。

二十四岁那年的一天,在广东南海挑柴路过一间旅店,忽然听到有人在店里诵念《金刚经》,刚好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停下脚步,把肩上所挑之柴,放了下来,静心息虑、至诚恳切地听《金刚经》,顿时大悟。于是,慧能就问这位念经客人:刚才你所念的经是什么经?是从哪里来的?客人答:这部《金刚经》是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五祖弘忍大师那里得来的。

慧能听了非常高兴,把柴卖了,准备好安家养母的粮食,来到黄梅弘忍大师的东禅寺。巧的是,五祖正在法堂里升座说法,慧能上前参礼。五祖看到这个樵夫来得奇怪,就问道:哪里来?答曰:岭南来。五祖更厉声地说:南蛮獦獠,也来闻佛法。慧能说:和尚,人有南北,难道佛性还有南北么?

五祖吃了一惊,知道这个佛门法器,乘愿再来,就不与多讲。当时就叫他去米房做舂米工作。慧能在米房舂米,因他身材瘦小,舂米踏石的时候,重量不够,所以腰间挂了一块石头,大家都叫他为卢行者。他虽天天舂米,可是时时刻刻在静虑修禅。

有一天,突然有一个小沙弥来到米房,口里念着一首偈子: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棵菩提道树一样,可以作为修行的基础。我们这一念心,就像光明灿烂的明镜台一样,圆光普照一切万法。我们要想复本心源,得到究竟的清净,使这个菩提道树日趋庄严高大,那就要时时刻刻修行用功,把这个明镜台拂拭得干干净净,不要使许多无明烦恼的粗尘细垢把菩提树和明镜台染得污浊。

卢行者一听,知道这是佛法的道理,他认为这四句话,道理虽然说得很好,但只是渐次法门,还是著于有修有证的执相染修,不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清净妙修,修即无修的道理。

慧能当时就问小沙弥:刚才你所念的四句偈子是什么人作的?小沙弥答:哈哈,卢行者,你一天到晚在舂米,外面的大事情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的弘忍和尚要传付法印,退居让位,要全寺大众每人都做一首偈子,谁作得好,就将衣钵传给谁。我们寺里有一个学问渊博,佛法精通的神秀首座和尚,水平很高,他能作得好,所以我们大家都不敢作,就是作了,也比不上神秀首座,我刚念的这四句偈,就是他所作的。全寺大众异口同声,都说这四句作得实在太好了,大家都把它背熟,记在心中,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导思想。

慧能听了以后,叹了一声气,说:小师傅,我也有四句话,就是我不识字,不会写,怎么办呢?小沙弥说:哈哈,你在米房舂米,也想作一首偈子么?好么!你如果真的会做,我可以代笔书写。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意是佛果菩提无形无相,本来没有一法可得,哪有什么菩提树。智光明彻,空无所有,本来就是非色非声,哪有什么明镜台。法身清净,犹若虚空,本来无有一物。既是不生不灭,无修无证,哪里还有什么烦恼可断,尘埃可惹!

这真是“踏破虚空无一事,涅盘生死绝安排”。卢行者,深明般若真空,悟彻一心本源,所以写出这样一首远尘离垢,绝相超宗的偈子。神秀首座那首偈子与其一对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神秀首座的偈子,是有修有证,依次深入,是智,而慧能大师的偈子,是无修无证,是顿悟,是慧。古人名字也取得恰如其分,神秀,有智,只是木秀于林,最多在前面加个修饰词“神”,故称神秀;卢行者,有慧,不用修饰词,直接称慧,故为慧能。

慧和心有关,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五岁的毛头小子比成年人有时会看的更远,选择更正确。这也就是大字不识的慧能比学问渊博的神秀更高一筹的道理。心天生有一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慧根,有人天生慧根高,有人天生慧根浅,这是宇宙的安排,就像树木一样,有高有低,才能成为森林,这样,人才能组成社会,成为人类。

慧除了先天的部分外,大部分还有要靠后天的修为,也就是及时清除尘世杂念,才能看得更清,看得更远,格局更高。为而不争,方能走得远。

04.谜底

现在,回过头再看,原来,你学了这么多,最多只能算智,根本不是慧。你有智,自认甚高,觉得可以用智撬动一切,但你根本不明白什么是慧。

慧能胜神秀,不胜在智,而胜在慧。隔壁老王比才貌双全的你混得好,胜你的不是智,而是慧。

举工作中的一个小例子,就明白了。

工作中你大体是这样的:因为上下班同乘电梯,你和同幢楼的楼上公司老板认识了,一来而去,蛮谈得来,楼上老板说:只要你跳槽过来,给你一个月涨两千块。你欣喜若狂,觉得每月的房租有着落了,二话不说,交接都没有做,第三天就跑到楼上公司去上班了。因为你学历高,数学好,算得快,也算得很对。这就是你读了很多书,给你的回报。

工作中你隔壁邻居老王大体是这样的:老王因为没有学历,好不容易找了送货司机的工作,一开就是三年,兢兢业业,没出过任何差错,表现好,工资每年都加,但也就能养活自己而已。后来,公司老板的司机请假回家探亲,临时借用他为老板开车。在服务老板的几天时间里,老板感受到这小伙做事不错,临时司机升为正式司机,一开就是五年。在这五年中,跟着老板走南闯北,认识了很多大碗,本事也学了不少。不少大公司老板见小伙很能干,都愿意出几倍于他的薪资来挖他,但他没有心动,也从来不和老板主动谈薪资,只想着兢兢业业干好他的事情。再后来,被老板委以重任……老王初中没有念完,数学不太好,不会算什么油盐酱醋,所以就傻傻地干活。

无数这样的点滴,就形成了你的工作和生活,变成了你的人生。正因为这样,就出现了前面你和老王回家过年的不同画面。

你有智而少慧!人与人的高度,不取决于智,而取决于慧。慧的核心就是:有与无的关系!慧能懂,神秀不太懂;你不懂,隔壁老王懂!

望读书人,不再成为读输人!回家好过年,好见父母,好见老师,好维护读书人的形象!

欲知如何获取智慧,成为真正的读书人,继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你彻底活明白读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