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作为佛弟子,你经历过道德绑架吗
TUhjnbcbe - 2025/4/19 22:00:00
天津市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4039370163788725&wfr=spider&for=pc

导读: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作为学佛人,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因各种因素,不能帮助他人时,这时候对方就会说,这点小忙都不帮,你学的什么佛。言外之意,学佛人,就应当是有求必应的大善人,作为佛弟子,你经历过这样的“道德绑架”吗?

以上我说的,也许不完全正确,但试想一下,如果学佛人就应该是有求必应的大善人,那么还会有人愿意进入佛门吗?佛教文化,可以让每个人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因一些外界因素,就把别人学佛的道路给堵死了,岂不可惜。

那真正的佛弟子,应该是怎样的形象呢?比如说,小王刚学了佛,身边的朋友总让他请客吃饭,还找他借钱,时间长了,小王的钱包就空了,当小王需要钱的时候,就找朋友说,能把借的钱还我吗?我现在也困难了。这时候朋友们就不满意了,对他抱怨,佛教不都讲布施嘛,借你点钱,吃几顿饭怎么了。

以上这个例子很典型,佛教讲布施,是令他人得到真实利益,我们用金钱,体力,乃至语言,只要是帮助他人,都可称为布施。在佛教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大智度论》多部佛经中,都说到了“布施”的功德利益。

作为学佛人,应该展现给大众“乐善好施”的形象,但并不是要满足别人的所有需求,甚至是无理的要求。布施是要有智慧的,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作为学佛人,也要慈悲,要宽容,但是并不代表要忍气吞声。比如说,小李是公司生产线的小领导,把工作安排给员工去做,结果员工不上心,把事情办砸了,令公司遭受损失,小李就扣了这位员工的工资,这位员工逢人就说,小李还学佛呢,一点都不宽容,学的什么佛。

慈悲和宽容是佛教提倡的,在生活和工作中,当遇到逆缘,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别人,但宽容也是要有智慧的,宽容和忍气吞声是两回事,如果对方犯了错误,一味的宽容,就是纵容,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还有人认为,作为学佛人,应该修苦行,为什么还用那么好的手机,对于此种观点,末学只能无奈地苦笑。佛教经典中,确实有提倡佛弟子应知足,勤俭,但并没有要求人人必须修苦行。

释迦摩尼佛觉悟之前,也曾苦行了很多年,导致身体消瘦,体力不能支撑自己修行,他忽然觉悟,过度享受不能解脱,但一味的苦行,也不能觉悟,于是就接受了牧羊女的供养,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作为学佛人,只要对欲望没有执着心,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享受也是可以的,毕竟令大众看到学佛人的生活过得很好,也能影响更多的人学佛。作为佛弟子,应当充满智慧地去做自己,不要被别人影响自己的信念。

老人常讲: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是真的吗?看完恍然大悟

佛说: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看完恍然大悟

1
查看完整版本: 作为佛弟子,你经历过道德绑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