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读金刚经谁是发大乘心的人谁又是发最上
TUhjnbcbe - 2025/4/30 17:28:00

有人说:“《金刚经》是佛陀对上等根性的人讲的,只有菩萨方可学习,我等凡人……还是算了。”是这样的吗?

开始读第十五品《金刚经·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本段中,佛陀又以身命布施来打比方,再次宣说受持《金刚经》的殊胜利益。这里的“初日分”是指上午,太阳刚出;“中日分”是指中午,太阳正当顶;“后日分”是下午,太阳西下。

世人最爱惜的就是身命,那些为了人民的福祉而勇于献身的人,受世人景仰,万载流芳。想一想,在世间,仅仅舍身一次就能有这么大的功绩;假如每日上午、中午、下午各布施三次,每一次都是恒河沙数的舍身命布施,并且还这样布施无量百千万亿劫,这样的功绩该有多大啊?世间人恐怕无法想象。

然而,这么大的功绩,仍然比不上一个听闻到《金刚经》之后,能够信心不退的人,更别说和那些书写、受持、读诵还能为人解释宣说《金刚经》的人相比了。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须菩提,简要而言之,《金刚经》是不可思议的经典,其境界不可称量,其功德无量无边。这部经是如来为发大乘心的人宣说的,为发最上乘心的人宣说的。那么,谁是发大乘心的人?谁又是发最上乘心的人?了解这一点很关键。

从究竟意义上来讲,发大乘心和发最上乘心是一回事。

“大乘心”可以说是从心量上来讲的。这个“大”不是大小对比的“大”,而是绝待的、没有分别的“大”,是自性功德之“大”。

“最上乘心”可以理解为是从境界上来讲的,同样的,这个“上”,不是上下对比的“上”,而是绝待的、没有分别的“上”;只有这样的“上”,才能称之为“最上”。

由此可见,大乘心(或者最上乘心)之特质是远离妄想、分别、执着,或者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或者说行“不住于相布施”等等。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发大乘心和证得大乘境界是不一样的。发大乘心者并不意味着已经证得大乘境界,但他必将证得大乘境界。

比如说,当一个人读了《金刚经》之后,他开始参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时,他就是发大乘心者、发最上乘心者。虽然此时他并没有证得这种境界,但是,他已经走上了大乘修行之路,他证得这种境界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就像种下了一颗菩提种,将来终究能长成菩提树。

在《金刚经》中,可参悟之处还有很多,比如说还可以参悟“不住于相布施”,参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这四句偈等等。

总之,当你开始参悟《金刚经》,哪怕只是其中的某一句话,你就是发大乘心者,你就是发最上乘心者。虽然你的外相还是一个凡夫,但你的内在,已经有了般若的种子,自觉不自觉地已经开始了觉有情的修行之路,而且必将因此而获得圆满觉悟。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金刚经谁是发大乘心的人谁又是发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