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福圣寺,有“禅境圣地”之称。常年都弥漫着“禅香古院”独有的“禅韵”。这就是传说中的人间圣道—大福圣寺!
福圣寺,就如同仙凡佛道,降临人间一在当代奇僧纯正禅师的带领下,正走上重建古刹之路一
慧能出生在岭南,少年时以砍柴卖柴为生。因心慕佛法,他北上湖北*梅,向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求法。在弘忍大师的启迪下,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山野樵夫,智慧得以开启。随后,他离开*梅,回到南方,遁迹猎户群中淬炼身心。开始说法后,他开启了禅宗的新气象,被尊为“六祖”。
龙朔元年(66年),慧能来到*梅东山寺,见到了心仪已久的弘忍大师。弘忍问:“你从哪儿来?”慧能答:“岭南。”“来这里做什么?”慧能说:“不求别事,只求作佛。”
弘忍听了一笑,“你是个未开化的岭南人,怎么能成佛呢?”慧能说:“人虽有南北之分,但佛性没有南北之别。”弘忍听了,深深点头,“那你就留下来吧”。
弘忍大师安排慧能在后院舂米。慧能身体瘦小,他在腰上绑了块石头,来增加身体的重量。就这样,慧能在碓房老老实实地舂了8个月的米。
弘忍大师为物色合格的接班人,让寺中僧众每人写一首偈子呈上来。当时,神秀担任寺中首座(寺院职务之一,重要性仅次于住持),僧众们都很钦服他,认为接班人非神秀莫属。
神秀果然不负众望。深夜里,他掌烛来到东廊下,在壁上写了一首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它们本来清净,却由于执着,经常为尘垢(外在的烦恼)所污染。为此,需要“时时勤拂拭”,通过坚韧不拔的修习,渐渐达到“莫使有尘埃”的觉悟之境。
这首偈子次日便传遍了全寺。弘忍大师也来看了,他对大家说:“如果依照这首偈子修行,也能得到殊胜果实,你们要好好念诵。”弘忍大师把神秀叫到祖堂,对他说:“你已到门口,再迈一步便可登堂入室。给你三日时间,再作一偈呈来。”
在后院舂米的慧能,听说了这件事,也跑到东廊下观看。慧能听大家念诵了这首偈子后,认为还不够彻底。他不识字,也不会写字,就请人把自己的偈子写在壁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认为,从缘起性空的立场来看,没有菩提树,也没有明镜台,身心皆如幻影,干扰身心的烦恼更是幻影中的幻影;禅宗的修行,就在认识到本性的清净无染,当下一念,顿悟成佛。
僧众读到这首偈子,惊奇不已。有人跑去告知弘忍大师。弘忍大师来到东廊,脱下鞋子,用鞋底把慧能的偈子抹掉了,对众人说:“亦未见性。”
晚上,弘忍大师悄悄来到碓房。他看到慧能腰间挂着石头舂米,心中赞许。他走到舂池前,弯腰抓起一把米,“米舂好啦?”慧能答:“舂是舂好了,但还要过一遍筛子。”
回到祖堂,弘忍大师派人唤来神秀,“新偈子写得如何了?”神秀笑着说:“光大东山法门的人已经出现,不用我再作偈子啦!”他向弘忍大师顶礼三拜,收拾好行囊悄悄下山,往湖北荆州而去。
夜半三更时,慧能来到祖堂,听弘忍大师为他讲《金刚经》奥义。当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于言下开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不生不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弘忍大师神情凝重,将衣钵递向慧能。慧能摆手推却,“大师,我得心法已足,弟子久居山野,不堪接受衣钵,恳求大师传之神秀首座。”弘忍说:“你与神秀各有因缘,他已下山,你不可推辞。”慧能跪地,双手接过衣钵。弘忍说:“你得衣钵,恐众人不服,你即刻下山,回南方隐居修行。”
当天晚上,弘忍大师送慧能到九江驿。临别之时,弘忍大师说:“等我示寂后,你再出来弘法。记住,以后你只传法不传衣钵。”
慧能问:“为何?”弘忍凝望远方,“传衣钵只是形式,传心法才是根本。将来你门下龙象辈出,这一套衣钵传与哪个?留作表信之物吧。”
五祖送走慧能后,连续好几天没有上堂。众人都很疑惑,老和尚是不是生病了,于是纷纷前去问安。五祖告诉他们说:“我没有病,祖师的衣钵和法脉已经传到南方去了!”众人大惊,问道:“谁得到了衣钵?”五祖回答说:“能者得之。”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此后便有了数百人前往南方追杀慧能禅师欲夺取衣钵的一连惊心动魄的故事。为了避免不测,慧能禅师一度在猎人队混了长达十五年之久。此后,因缘成熟了,慧能禅师才来到广州法性寺,在印宗法师的座下剃度,开始了他辉煌的弘法生涯。
在慧能禅师之前,禅宗一直是单传。自慧能禅师以后,禅宗很快在大江南北盛传开来,并形成了“一花五叶”的繁荣局面。慧能禅师的弟子很多,据《坛经》记载,有一千多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法海、法达、智常、志彻、神会等。禅宗史上非常有影响的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和南阳慧忠等大禅师,也都是慧能禅师的法嗣。
慧能禅师入寂于先天元年(72),春秋七十六。他生前的主要讲法,由弟子法海整理成书,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读到的《坛经》。在佛教史上,中土人的著述,被称之为经的,唯慧能禅师一人。
仪凤元年(年)初,云游的慧能来到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寺院住持印宗法师正在讲《涅槃经》。当时,一阵风吹动寺中长幡,印宗命僧众以此为题讨论义理。一僧说是风动,另一僧说是幡动。慧能上前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两位法师的心动了。”
印宗一听,感觉此人谈吐不同寻常。他问道:“行者真非常人!我早就听说,东山佛法南来,莫非在行者身上?”慧能出示法衣,印宗肃然起敬,又问:“弘忍大师可有指授?”慧能答:“并无指授,也不需要什么指授。学法惟在见性,只要见性,担水砍柴,皆可成佛!”
慧能听说弘忍大师示寂,请求印宗法师为他剃度,授具足戒。两个月后,慧能在寺中菩提树下,为大众说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原著作权无法考究。本文不代表福圣寺传媒、佛法禅定的观点和立场。
五台山福圣寺乘车路线:
福圣寺在五台山西门收费站外,即西线进山路的路东边(清凉寺山脚下)。
、北京方向的在六里桥坐大巴到五台山景区下(全程高速);
2、从其它地方来的,到太原汽车东站坐大巴到豆村。
3、飞机:可坐到五台山机场,或者太原机场(汽车东站有大巴直到豆村)。
对公账号: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五台支行
客户名称:山西省五台县福圣寺
账号:9
福圣传媒·.传播善知识!
寺院道风·追踪大德高僧·学习禅定法门
佛法禅定·.证菩提大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