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弘一法师为何不辞辛劳,远赴温州
TUhjnbcbe - 2021/7/5 22:51:00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地址 http://pf.39.net/bdfyy/bdfzg/160307/4781919.html

▲弘一华严经财首颂赞

艺术自媒体/同古堂、撰稿人/林妹妹、图/永乐拍卖

「分别观内身,此中谁是我」诸法空无我,永离一切相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年秋,白马湖畔,离“小杨柳屋”不远山坡处,夏丏尊、刘质平、丰子恺等居士联名布施,为弘一法师筑居建庵,即上虞“晚晴山房”。禅室竣成后,法师时有云游周边,弘扬佛法。

年,旧历三月二十日,法师至温州庆福寺,居月余。师徒情深,其为传法外,另即是因学生刘质平属撰《清凉歌集》,为佛歌谱曲。此《弘一大师全集》中有载。

是年,旧历二月望,其致夏丏尊函中,即有言“因质平属撰歌词,须在温州撰著。彼寺中经书齐备,可资检阅也。”

《弘一大师全集·书信卷》卷八(修订版),P

不过,弘一法师为学生刘质平“撰歌集事”,动身至温州前,脑神经已受重伤,备受诸苦。

如其是年旧历四月廿八日,致夏丏尊函中,有言“去秋往厦门后,身体甚健。今年正月(旧历,以下同)在承天寺居住之时,寺中驻兵五百余人,距余居室数丈之处,练习放枪并学吹喇叭,及其他体操唱歌等。有种种之声音,惊恐扰乱,昼夜不宁。而余则竭力忍耐,至三月中旬,乃动身归来。轮舟之中,又与兵士二百余人同乘(由彼等封船)。种种逼迫,种种污秽,殆非言语可以形容。共同乘二昼夜,乃至福州。余虽强自支持,但脑神经已受重伤。故至温州,身心已疲劳万分。遂即致疾,至今犹未十分痊愈。”

弘一法师(中)

▼弘一:华严经财首颂赞▼

北京永乐春拍

弘一法师不顾病体,仍动身至温州,盖其与刘质平之因缘,彼此交谊深重,情若父子。此据北京永乐春拍,刘质平旧藏法师作“华严经财首颂赞”四条屏,亦可窥知。

此间种种,少为人知,细思量,尤是令人涕泪。

弘一华严经财首颂赞四屏

年作镜心水墨纸

50×16cm×/8×61/4in.×4约0.7平尺(每幅)

题识:分别观内身。此中谁是我。若能如是解。彼达我有无。此身假安立。住处无方所。谛了是身者。于中无所著。于身善观察。一切皆明见。知法皆虚妄。不起心分别。寿命因谁起。复因谁退灭。犹如旋火轮。初后不可知。智者能观察。一切有无常。诸法空无我。永离一切相。大方广佛华严经财首颂赞。岁次鹑火四月,大回向院智炬。

钤印:弘一

出版:

1.《弘一大师全集·九》,页-,福建人民出版社,年。

2.《弘一大师遗墨》,页85-86,华夏出版社,年。

3.《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弘一》,页49-52,上海书画出版社,年。

4.《弘一大师全集·第九册》(修订版),页-,福建人民出版社,年。

5.《中国历代名家名品典藏系列·近现代书法·弘一》,页78-79,中国书店,年。

6.《历代名家书法经典·李叔同》,页1-2,中国书店,年。

7《弘一书法集》,页67-70,福建美术出版社,年。

8.《弘一书法珍赏》,页78-79,线装书局,年。

9.《弘一法师翰墨因缘》,页78,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年。

来源:刘质平居士旧藏。朵云轩年春季拍卖会《刘质平居士旧藏弘一大师法书专题》,Lot。

据考,弘一法师未剃度前,闻知学生刘质平因家境原因,无法再继“东京音乐学校”学业。其立时致信表示将竭力资助,直至其毕业为止”。信中所言,至感。

弘一致刘质平函(部分文字)

而法师出家时,刘质平“不忍以己求学之故迟师修道之期”,修业归国。此后,一应僧服,概由其供奉,又时常随侍左右。即是家中断粮,法师之供养费,亦总是按月筹划提前寄奉。

类此师生“感人肺腑”之事,不胜枚举,暂不赘言。

弘一法师(后排右一)

此华严经四屏,款识“岁次鹑火四月,大回向院智炬。”知即为弘一法师作于年,旧历四月。“岁次鹑火”,鹑火是周朝的十二分野之一,语出《国语》记载周景王的乐官伶州鸠所言:“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弘一法师常以星象、乐律署年月。

是月,其致信刘质平函中,亦言“《集联》已书写。但只能书一种体。因目力昏花,久视则痛疼,故不能书他体也。”

又据上文所言,法师而至温州后,则身心已疲劳万分。遂即致疾,至四月廿八日,犹未十分痊愈。事实上,此时弘一法师的身体,并不乐观,惟不忍为质平道哉。

弘一法师

《弘一大师全集》中,其年旧三月晦日,致夏丏尊函,考其内容,如“到温后,即奉上明信,想已收到”,因其三月二十日至温州,故此信应为年旧三月晦日所书。“晦日”为月末之意,即三十日。

函中,法师言及“余近来精神衰颓,目力昏花。若写此体,或稍有把握,前后可大致一律。若改写他体,恐难一律。故先以此样子奉呈。倘有可用者,余即续写。否则拟即作罢。……此次旅途甚受辛苦。至今喉痛及稍发热,咳嗽、头昏等症,相继而作。近来余深感娑婆之苦,愿早命终往生西方耳。”

《弘一大师全集·书信卷》卷八(修订版),P

因此,年旧四月十二日致夏丏尊函,结合信中所言,也应为年旧四月十二日。

函云“余近来眼有病。戴眼镜久,则眼痛。将来或患增剧,即不得不停止写字。……余素来重诺,决不愿食言。今此事实有不得已之种种苦衷。……余近来精神衰颓,远不如去秋晤谈时之形状。质平前属撰之《歌集》,亦屡次构思,竟不能成一章。……余年老矣……”

由此可见,弘一法师书写此华严经四屏时,其身体之“衰颓”境况,然爱徒心切,仍书赠之。

《弘一大师全集·书信卷》卷八(修订版),P

《弘一大师全集·书信卷》卷八(修订版),P

《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大乘佛教要典之一。相传释迦牟尼成道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宣说佛陀之因行果得,阐明由凡夫到成佛需圆满哪些行愿,以及如何开显事事无碍之妙旨。

此四屏摘自佛经中第十三卷之菩萨问明品第十,节选了财首菩萨颂答文殊师利菩萨之禅语。

弘一华严经财首颂赞四屏(其一)

弘一华严经财首颂赞四屏(其二)

如偈语所言“分别观内身。此中谁是我。若能如是解。彼达我有无。此身假安立。住处无方所。”

顺治皇帝偈颂亦云“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可见,世人惟有勘破“我执”之念,不执于身,不执于我,才得解脱自在。

弘一华严经财首颂赞四屏(其三)

弘一华严经财首颂赞四屏(其四)

偈语又言“智者能观察。一切有无常。诸法空无我。永离一切相。”则是智者坦然接受无常,心无执着,一切诸法皆空性,破空显实即净土,行菩萨道。

四屏中,弘一法师所节选禅语,处处哲思,知“知法皆虚妄。不起心分别”,而其亦在书写时,甚有所得。如其所言“余字即是法也”,法师以字“弘法度人”,又何尝不是“度己”。

事实上,“年,三月底至四月”这一时期,弘一法师“佛法精进”,屡有感悟。如三月三十日,致夏丏尊函中所言“近来余深感娑婆之苦,愿早命终往生西方耳”。

此外,上文“年旧历四月廿八日”,其至夏丏尊函中,另有言“庆福寺中,在余归来之前数日,亦驻有兵士,至今未退。楼窗前二丈之外,亦驻有多数之兵。虽亦有放枪喧哗等事,但较在福建时则胜多多矣。所谓“秋荼之甘,或云如荠”也。”

又“余自念此种逆恼之境,为生平所未经历者,定是宿世恶业所感,有此苦报。故余虽身心备受诸苦,而道念颇有增进。佛说八苦为八师,洵精确之定论也。余自经种种摧折,于世间诸事绝少兴味。不久即正式闭关,不再与世人往来矣。”

弘一法师从启程温州,途中因“种种逼迫,种种污秽”倍受煎熬,惟强力支持,而至温州“庆福寺”后,逆恼之境又“较在福建时则胜多多矣”,为生平所未经历者。

经历种种摧折,其于世间诸事绝少兴味,不久即正式闭关,不再与世人往来。

是函中,法师又云“以后通信,唯有仁者及子恺、质平等。其他如厦门、杭州等处,皆致函诀别。尽此形寿不再晤面及通信等。以后他人如向仁者或子恺询问余之踪迹者,乞以“虽存如殁”四字答之,并告以万勿访问及通信等。质平处,余亦为彼写经等以塞其责,并致书谢罪。”

《弘一大师全集·书信卷》卷八(修订版),P

“致函诀别”、“虽存如殁”,此间亦可见弘一法师因身心疲惫,诸般折磨,而感慨“佛说八苦为八师,洵精确之定论也”,趋至彻悟之境。

然其仍挂怀刘质平,“为彼写经等以塞其责,并致书谢罪”,更可显二者情谊之深厚,亦可见此四屏意义之非同寻常。“为彼写经”或即此四屏,暂不可考。

是四屏,以楷书行笔,为其风格转型重要时期所作,风格淡泊肃穆,仍可窥其碑书遗意。弘一法师早年于碑书,临池不错,如张猛龙碑及魏齐诸造像等,皆有所得。年,上海《中外日报》刊登其书法篆刻时,即言:“李叔同,当湖名士也。年十三,辄以书法篆刻名于乡。书则四体兼擅:篆法完白,隶法见山,行法‘苏、*’,楷法‘隋、魏’”。

不过,书中点画,尤是方折处,已渐趋圆润,线条亦少见笔锋,愈发平淡冲和。

弘一华严经财首颂赞四屏,局部

而全幅观之,则横竖止笔处,一丝一缕空隙皆不差分毫,可知其写经用心至深,既从容自若,亦一丝不苟。

其出家后,书风转变受印光法师影响颇深。印光法师曾对其言“写经不同写字屏,取其神趣,不必工整。若写经,宜如进士写策,一笔不容苟简。其体必须依正式体,若座下书札体格断不可用。古今人多有以行草体写经者,光绝不赞成。”此作即是如此,含蓄、藏锋也渐少,介于魏碑与稚拙之间,乃其经意为之。

弘一法师书法趋至平淡,与其心性修习,亦是相关。故其书入沉稳典雅之境,而后又返璞归真,亦是内心情感由世俗奔放至方外冲和的转变。

《弘一大师文集——讲演卷》中《改习惯》篇中,其也尝谓:“余于三十岁时,即觉知自己恶习惯太重,颇思尽力对治。出家以来,恒颤颤兢兢,不敢任情适意。但自愧恶习太重。二十年来,所矫正者百无一二。自今以后,愿努力痛改。”

弘一法师(中)

是四屏布局留白,也是舒气内敛,可谓“毫不矜才使气”。

叶圣陶曾言“就全幅看,好比一个温良谦恭的君子人。不卑不亢,和颜悦色,在那里从容论道。就一个字看,疏处不嫌其疏,密处不嫌其密,只觉得每一笔都落在最适当的位置上,不容移动一丝一毫。再就一笔一画看,无不使人起充实之感,立体之感,有时候有点儿像小孩子所写那样天真。但是一面是原始的,一面是成熟的,那分别又显然可见。总结以上的话,就是所谓蕴藉,毫不矜才使气。功夫在笔墨之外,所以越看越有味。”

弘一华严经财首颂赞四屏,(一、二)

弘一华严经财首颂赞四屏,(三、四)

弘一法师生前,将多件墨迹,遗与刘质平,以作其此后养老或子女留学之资。其曾对刘质平言及“余自入山以来,承你供养,知你教书没有积蓄,这批字对将来有缘人会出资收藏,到时你可将此款充作养老及子女留学费用。”

在弘一法师的帮助教诲下,刘质平终成长为著名音乐教育家。校长经亨颐即曾感慨道:“刘质平习于斯五年,音乐具夙睿,上人尽授之。今以斯立于世,上人之赐也”。

此四屏,为法师身心疲惫,诸苦摧折,而道念增进,以至于“致函诀别世人”又“虽死如殁,世间诸事绝少兴味”这一特殊时期而作,意义非凡。尤是“愿早命终往生西方耳”时,仍挂怀弟子,为刘质平写经,更是令人思之感动。而书法则“毫不矜才使气”,不卑不亢,犹如君子般从容,为书风转折期重要之作。诚可谓难得之至。

是作经由朵云轩年春季拍卖会《刘质平居士旧藏弘一大师法书专题》释出市场,来源有绪,出版著录亦是累累。

部分出版

《弘一大师全集·书信卷》卷九(修订版),P

《弘一大师全集·书信卷》卷九(修订版),P

“爱生如子,敬师胜父”,弘一法师与学生刘质平的情谊至深,绝非三言两语可尽道。而此四屏,可窥彼此之殊胜因缘也,识者宝之。

弘一大师与弟子丰子恺(右一)、刘质平(左一)

▲同古堂坚持原创

感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弘一法师为何不辞辛劳,远赴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