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古树名木王屋山道观的千年佛树,竟然是
TUhjnbcbe - 2021/7/17 19:38:00
白癜风传染吗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007/5743667.html
阳台宫七叶树

在道教圣地王屋山阳台宫,有一株绿荫如盖的七叶树,格外引人注目。树高13米,胸围3米,平均冠幅13米,相传为唐代所植,迄今已有多年历史。

七叶树又名菩提树,娑椤树,属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落叶乔木。花为白塔状,由于果实成熟后可用线串起来做佛珠使用,所以寺庙广植且被称为佛树,为我国古代佛门三宝树之一,是佛教的象征。

请佛树进道观

中华两千年来的思想文化,大多渊源于儒、道、佛三家,儒家一直被尊为正统,道佛两教一中一西。千百年来,道、佛两教明争暗斗,此消彼长。

西汉时,天竺僧人用白马把佛经驮入中土后,南无阿弥陀佛地梵唱,象千古名曲传颂至今。佛教走的是群众路线,只要心中有佛,人人皆可以成佛,即使杀了人,只要放下屠刀,也能立地成佛。佛教还强调因果报应,今生可以修来世,这辈子衣不蔽体,只要诚心拜佛,下辈子就可以穿绫罗绸缎,于是信徒们就趋之若骛。隋唐以后,佛殿如雨后春笋般遍布神州大地,大有一举歼灭道教之势。

唐初,唐明皇吩咐名道司马承祯振兴道教,并让玉真公主随他前往。天命不可违,司马承祯带着皇命厚封,跑遍全国各地选择吉地修建道观。一天师徒二人来到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下,看到这是一块丹凤朝阳之宝地,于是选这块向阳的坡地,修建了阳台宫。

玉真公主喜欢热闹,天性刁蛮任性,在庙里整天陪着司马承祯白胡子老头念经,郁闷不乐。有一天她把拂尘一丢,对司马说:看洛阳那边白马寺、少林寺多么热闹,我们这道观冷冷清清,没有来人,还象个道观吗?司马答道:公主金枝玉叶臣民们不敢仰视。

哪知玉真公主见司马糊弄她,就发了脾气:你自个儿图清静,想一人得道,不去招揽善男信女,怎么振兴道教?说得司马承祯一时语塞,他不敢得罪公主,更不敢得罪皇帝,同时也为了振兴阳台宫,竟把道教佛教融为一体,不管道教佛教,都能来阳台宫焚香朝神。

他从长安搞来一棵佛教七叶树,栽植于当院。心想,当初如来就是在此树下参禅成佛,把佛树请进庙宇,一定会构成中西结合的奇观。司马承祯在三清殿前设坛作法,口里振振有词,突然间,他伸出两指往下一指,转身云游去了。

回来后,他发现树栽的前不前,后不后,中不中,在两侧的柏树中间,看着极不顺眼。他把小道士们找来训了一顿:没看我伸出两指吗?叫你们站在这儿往前走两步挖坑,你们却理会不得栽错了,要是佛教狂热份子,借机生出事端,后果全由你们负责!但这种树难栽,不宜来回挪动,说说只好作罢,好在善男信女也不慎懂,只认为佛道合二为一了。

佛道合一

自此以后,阳台宫就闹哄起来,信佛的拜树,信道的敬香。玉真公主也高兴起来直把喜报报向皇宫。司马承祯振兴道教有功,受到了重用。

有人说是司马承祯怕斗不过佛教,故意暗示小道士把菩提栽在中主线偏侧,颇有斜栽暗骂之意,只显示了道教宽宏大量,容留佛教一席之地。这也许就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一个例证。不过这些说法没有任何记载,更无从考证。

截至目前,这棵七叶树已经历余年的风风雨雨。虽然老干斑驳,但夏天依然浓荫蔽日,秋果摇曳,为游人增添了不少乐趣。为了加强对古树的保护,阳台宫文管处自建立以来,派出专人管理,每年定期为七叶树松土、施肥、浇水,才使得千年古树永葆青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树名木王屋山道观的千年佛树,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