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9日
农历四月十五
恭迎佛吉祥日卫塞节
卫塞节的意义
卫塞节是巴利文的译音,意思是月圆日,是象征佛陀德智圆满、福慧具足,真理之光遍照世界,六道众生都能感受到佛陀真理的启示,破除烦恼与黑暗,证悟光明,清净的佛性境界。
卫塞节的由来
在南传佛教国家,卫塞节其实是把佛陀诞生、成道、涅槃,于同一日纪念。
据记载,佛陀在5月的一个月圆之日出生;35年后又在5月的某月圆之日,于菩提树下悟道;后来他涅槃那天,巧的也是5月的月圆之日。三者虽非同一天,却全都在5月份,且有月圆之最大共同特点。
于是,后世的佛教徒,便订下在每年5月的第一个月圆日(相当于夏历四月十五月圆日),庆祝卫塞节。又称为三期同一庆。
佛在蓝毗尼园出世,传说那时天上散下许多香花;涅盘时天上也散花。因此,也有人称做“花节”。
这天我们常在佛像前供花或香水佳果等,表示对佛的恭敬爱慕。
追溯
公元前年四月十五月圆日,36岁的悉达多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发现了无常、无我的真理,放下执着,达到究竟解脱,得到阿罗汉果,完成了人生的目的。
中夜时分,佛陀最后告诫众比丘说:“比丘们!我告诉你们,不要自负,观察一切法都是无常变化的。大家应该各自精勤观察,以彻底证取(解脱)道果。”
这是佛陀在人世的最后教导。然后佛陀次第进入四禅八定,返回第四禅时结束于了轮回的生活,证达永恒的大涅盘界。
这时在库西那拉附近地区发生地震及天空无雨响雷等现象。正是公元前年二月十五日月圆时分。(为方便也作四月十五日)
在中国,藏语系、巴利语系佛教徒亦以每年五月月圆日为佛陀诞生、成道、涅槃纪念日。为了增强佛教徒之间的法谊和团结,由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倡议,中国佛教界将每年五月月圆日的卫塞节定为佛吉祥日,
中国汉传佛教各寺庙除在农历四月初八日举行传统的浴佛法会外,均于此日举行佛吉祥日法会,与世界各国佛教徒共同庆祝。
??节日风俗
1)各寺庙会在这一日举行宗教仪式,包括诵经、说法,以及各种表演与庆祝活动行。
2)善信们除了到各寺庙拜佛,一些寺庙,也在庙中举行浴佛仪式,让善信到寺庙为释迦的婴孩铜像沐浴。铜像表现释迦初生形象,右手指天,左手指地。
3)信徒在为释尊铜像沐浴後,又会以瓶子装了沐浴过佛像的花水,取回家里供一家人沐浴之用,他们相信由这可以保佑合家平安、福星高照、吉祥如意以及万事一帆风顺。
?????????在这一天,我们可在佛像前供花、香水、佳果等。藏传佛教也认为农历四月十五是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入灭的日子。
在这一天,各寺会设千供供养诸佛,众僧诵经祈祷;在这一天诵经持咒,可得大加持力;许多寺院在这一天举行放生法会,或传重要修法灌顶传承。
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请众同修多做功德、吃素念佛、戒杀放生、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愿佛菩萨慈悲加持大家智慧增长、消除无明、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