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腊八middot乳糜粥middot
TUhjnbcbe - 2022/6/22 14:14:00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M/O/O/N

「题记」在众多的“吃腊八粥”缘起的故事中,当以二千五百年前在古印度恒河边上牧女给乔达摩·释达多王子敬献乳糜粥为最。喝下乳糜粥后的王子恢复了体力,增长了智慧,生发了无上勇猛精進之心,入深定七七四十九天,觉悟得道,创立佛教,铺垫文化,开启未来……

诗曰:谁家锅里无腊八?糜粥供奉菩提下。当于今日明觉始,灵犀开启忆天家。

腊月,一年将尽,新元将始。《隋书·礼仪志》载:“腊者,接也”,寓意新旧交替之际。先秦时期设立有“腊祭,以报天地”之恩,但没有确切固定的日期。到南北朝之后才逐渐固定在腊八这一天。早期腊祭活动以祭祖谢神为主,在这天也有民俗活动,击鼓驱疫,跳大傩驱除瘟神,祈愿来年平安,无灾无疫。

随着腊八民俗的进一步流传,而后繁衍出了在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并成为了最得民心的时尚。

“吃腊八粥”习俗的故事来源有几个版本:一个是朱元璋落难时从老鼠洞中掏出五谷杂粮熬粥保命的版本,一个是岳飞抗金老百姓送百家饭援助饥寒交迫的岳家*的版本,一个是秦始皇时修筑长城的民夫们合杂粮煮粥的版本,还有败家子讨邻家粮煮粥遂后改掉恶习的版本。无论以上的哪种版本,“吃腊八粥”的共同指向都是“救命”,即在最艰难时刻助人度劫,以得活命。

但是最具纪念意义的,当属二千五百年前在古印度恒河边上,一个牧女奉上乳糜粥,敬献给在山林里苦修了六年、已经是饿的瘦骨嶙峋、奄奄一息而仍未能得道觉悟的净饭王子乔达摩·释达多。喝下乳糜粥后的王子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结趺落座,发愿不证得解脱生死轮回之道、不觉悟生命本来真我不起此座,遂后入深定七七四十九天。魔王知道王子此次将证得佛果,于是百般阻挠,变化种种幻象诱惑,演化种种假象干扰,皆被识破灭尽。最后,王子的世间我——最难识别也是最难降服的最后一道魔障——出来迷惑,也被识破扔弃,王子于此觉悟。起座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这天,正是腊月初八日。古印度人为了纪念佛祖悟道成佛,也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难,便在腊月初八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寺院中也要举行诵经活动,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敬献“乳糜”的做法,煮粥敬佛。

佛教东传后,在腊月初八这天吃杂拌粥的这一做法也流传进来。唐宋以后,随着佛教进一步本土化,并得以兴盛发展,之前民间煮腊八粥的做法便和佛教煮杂拌粥合和起来,逐渐发展成为现在这种广泛流行的“吃腊八粥”习俗。随着佛教进一步深入民间,腊八这天便以纪念佛祖的成道之日为主线。

前文我们说到,无论是哪一种“吃腊八粥”习俗来源,其指向都在“救命”,且每种“救命”的内涵在逐渐的扩大:败家子得邻人施舍得活命,而后能够弃恶从善,喻化世人,引以为戒;朱元璋从鼠洞中掏得杂粮因以活命,喻人本无贵贱之分,惟命重于千金,而成大事者必先置于死地而后生;修筑长城的民夫合煮杂粮粥扛过生死,给后人留下长城这样象征华夏民族绵延不绝的物质文化遗产,其功在千秋;岳家*得百姓千家饭,使能继续抵御外族入侵,遏制破坏华夏文明道统的恶势力,丰厚了文化德基,使神传文化能够继续一脉相承,其善莫大焉。

然而最具“救命”意义的,当属佛祖在菩提树下的觉悟,这是世间一切事物存在的归旨,也是世上一切生命存在的真义——生命的觉悟。佛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向天下世人做出了效仿的榜样。前面所讲的劝喻世人也好,文化奠基也好,都是在夯实这个文化的基座。

我们说,“礼”是为正导人心警喻世人而设立的有形仪式,庄严肃穆的氛围里,融化了阻隔生命正知正觉的障碍,给予生命一个沟通自我本性的通道。每一种礼、节的设立,原点都是利益生命本身的。民俗的存在使得礼、节融入生活,深入人心,更具广泛性普遍性,越是通俗入化越是根植越深,牢不可破。“让文化成为生活”,是圣人的智慧。《论语·颜渊篇》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在上位者的德行好比是风,在下位者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所以礼乐的制定,年节的设立,正是起着这种正导民风的作用。人往往是被动的,节日的设立,其义在于启发生命的正知正觉,真我灵性,从而走向生命的高贵。

让我们喝下这碗营养丰富的腊八粥,补足精气神,在这旧年将尽新岁将启的交替时刻,愿我们都能象二千五百年前菩提树下的王子,恢复孱弱的体力,增长智慧,生发无上勇猛之心,觉悟生命真我,走向美好未来。

万象更新凡思皆净

春风又绿千里江山

-END-

我知道你来过,而不是一阵风吹过...

主编:安山文章:牧云散人

编辑:自在图片:云雷摘录

王明月原创作品

尽情分享朋友圈

点赞是种美德

明觉云客

1
查看完整版本: 腊八middot乳糜粥mid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