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身似菩提树怎么就败给了菩提本无树
TUhjnbcbe - 2022/8/19 8:53:00

了解禅宗文化的朋友,多半都知道这一段公案:六祖惠能,大字不识,先请人读了神秀的偈语,“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然后又找会写字的人把自己的偈语写在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之后,禅宗大行于中国。

我不是佛教徒,我感兴趣的,为什么“身似菩提树”最终败给了“菩提本无树”?

在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看来,就是“物欲”败给了“心境”。

修身,更要修心。

而“修心”的关键,在于“空心”。套用一个流行的词,叫做“清零”。

清零的心态非常重要,这是创新的前提。

执着于眼前的坛坛罐罐,你永远无法迈出下一步。

就像当年的朱元璋,如果他执着于当一个更好的和尚,后来的大明帝国就没他什么事。

刘强东如果执着于在电脑城摆一个更好的摊,也不会有京东什么事。

关键时刻的“清零”,不就是“涅槃”吗?

“涅槃”的含义就是“重生”,跟基督的复活没两样。

这是跟过去告别。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困境,其解决之道往往不是当前状态的延续,而是重获新生。

这才是“菩提本无树”的含义:你眼前的“树”,只是一个幻像。

把心“空”出来,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才知道幻像之外,还有另一种可能,有另一个世界。

西谚说,“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但如果你的心是“满”的,那扇窗你永远都看不见。

但这些,是禅宗大行于天下的全部吗?

当然不是。

我们换一个思路,可口可乐风行于全球,是因为它好喝吗?

起码可以说,不全是。它绝对不是全世界最好喝的饮料。

那它怎么风靡全球的?

你随便去一个便利店或超市看看,就能知道它强大的铺货能力。

惠能打掉了修行过程中最不利于普通人接受的“时时勤拂拭”,那多累呀!“本来无一物,”你只需修心,到了这个境界,自然就惹不了“尘埃”。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放下屠刀修行30年成佛”,哪个更有用?

你的口味能够被劳苦大众轻易接受,就具备了强大的铺货能力。

这才是传播的秘诀。

这不就是新时代的“群众路线”么?

“菩提本无树”走的就是群众路线。

无论你身处何种行业,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过去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

1
查看完整版本: 身似菩提树怎么就败给了菩提本无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