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郊的苏家坨镇,曾经有十万株菩提树苗,树的主人是佛心很重的人。他精心呵护与培育着这些菩提树幼苗,为的是能够度过严寒的冬季。为此,他采取了冬季烧煤给菩提树苗取暖过冬。几年过去了,菩提树苗长势良好。我也常常过去,收拾与保存一些菩提树叶子,夹在书本里,图个吉利与慈悲什么的。回到了新华社编辑部里,还把菩提叶分送给同事一起分享。感觉特别神圣。
可是,今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去看望这些菩提树的时候,当地人说,搬走了。没有菩提树了。为啥?据了解,北京市建设西山生态园进化基地,不让冬季烧煤,怕影响环境。菩提树的主人只好统一卖给了南方人去种植了。遗憾啊!大家知道,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一棵毕钵罗树下悟道成佛了,后人都说此树种神奇而灵性因而都尊它称为菩提树。菩提树的原产地是印度,它在印度被称为圣树,印度的国树。
植物学家介绍,菩提树的树冠宽阔,在其树荫下凉风徐徐吹来,是沉思与作梦的好地方。据传当年释迦牟尼在树下悟道后,后人们都去那里沾仙气儿,躺在树下做梦。它树皮的光滑,浅灰褐色,原本属于热带作物,北方也适当种植一些。菩提树属于桑科榕属,说到榕属植物菩提树,它最大的特征是叶片,长出一条超长的尾尖,称为“滴水叶尖“,可让多余的水份快速地沿着尾尖流出去,以防止树叶腐烂。当然,京城看菩提树也可到大觉寺那里,在菩提树下,人的想象力顿时丰富起来。比如,都在想着佛陀当年从菩提树下悟道后,就静悄悄地出走了。
他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尝遍酸甜苦辣,收获无尽,一个慈悲,一个善缘。在理论上,他把整个宇宙定义为“缘起性空”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教表达的是宇宙观,如果牛顿和爱因斯坦活着,他们肯定拜佛陀为师傅。我,一个凡夫俗子,总是想念原来西郊那个温室里的十万株菩提树。有的时候,日夜思念“菩提,贝叶……”,想念的时候就似乎忘记了尘世。但是,我们毕竟是浩渺苍穹中一滴水、一粒埃,宠辱时不惹红尘,去留时难觅踪影。很多时候,我们有着勃勃的野心,有着无穷的欲壑,总想着身前拥有的多一些,身后留下的也要多一些。可是,你知道吗,天空即使再美,鸟儿即使再痴情,等它们飞过了之后,抬头看上去依旧长空无痕。为此,常常感叹,我们实在不必苛求的太多了,只要心简单了,人就快乐了;只要人简单了,这个世界也就透明与快乐了。
有人说,宗教是解决人类灵*问题的,但是,不要忘记,学会忍耐,灵*才会安宁的。退一步,天宽,地宽。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因为谁都不可能一辈子不需要别人的宽容。宽容是一道仁爱的佛光,它普照大地。宽容是对别人的友情与释怀,也是对自己的真情与善待。付出宽容,收获的就无量或者无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就是佛陀提倡的慈悲和善心。因为心中有了佛,心心向善,哪里还有时间记忆仇恨和不快呢。慈悲会让你忘却一切烦恼,走进生命轮回的美好宇宙时空隧道里。至今,我常常思念京城西郊那些菩提树幼苗和长大的菩提树。(新华社高级编辑杨兆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