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石窟,丝绸之路上的一缕佛光,成为西北旅行的打卡地
文/林海雪原
从古城固原向西北驱车行驶50公里,便能看到须弥山,这座佛教传说中代表圆满和美好的宝山。厚重的历史和秀美的风光在这里完美融合,共同形成了须弥山特有的旅游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须弥山特有的石窟艺术和绚丽的自然风光。
走进须弥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就在这条不起眼的小河上,唐朝曾设立边塞关隘石门关。远处四座稍矮的山峰簇拥着主峰,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恰若佛教经典中对宇宙中心的描述。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这个隐藏在*土高原深处的大山才称为佛教圣地。自北魏起,历代均在此造窟建寺。山中先后建有木目国寺、景云寺,以及明英宗敕赐的圆光寺等禅院,可谓名副其实的须弥佛国。
须弥山石窟创于公元五世纪末期,在北周和唐朝达到鼎盛。现存历代开凿的洞窟窟,造像多座,分布在方圆两公里的八座山峰崖面上。其中,北周时期开凿的石窟造型最为壮观精美,是我国石窟艺术的杰作,更有“须弥之光,国之瑰宝”的美誉。
而在众多石窟佛像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峭壁上高达20.6米的弥勒坐像。这个须弥山石窟最具有代表的造像开凿于武则天年间,是国内少有的唐代大佛,佛缘仪态威严,端庄中透露着慈爱。须弥山石窟,既是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播到内地的辉煌硕果,也是石窟艺术在汉唐时期空前繁荣的历史见证,更是一处行走在丝绸之路上商旅们的精神驿站。
须弥山的四季风光也极具特色。春到须弥,山花烂漫,分外妖娆;夏至须弥,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秋到须弥,叶落满山,层林浸染;冬赏须弥,白雪皑皑,苍松劲柏。其中,最让人感觉神奇的是石窟前的百年菩提树,历经沧桑,枝繁叶茂。只在热带生长的树种,为何会出现在地处西北的须弥山上?传说,佛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所以佛到哪里,哪里就有菩提树。如此说来,须弥菩提也就不是奇迹了吧!
古刹巍然近石城,苍松万树自纵横。带着野核桃编成的手串,在岩壁间的洞窟中穿行,在菩提树下流连。倾听山中回荡的松涛和佛音,细细品味着那份来自心底的宁静。累了便走下山去,或在山下湖中泛舟垂钓,饿了便尝一口地道的回乡美食,心中的烦恼和忧愁早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土高原上的绿岛,峭壁山林间的佛国。须弥山,一缕让你*牵梦萦的丝路佛光。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无关,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