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时间#
国学时间‖风不留声雁不留影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出自《菜根谭》
当风吹过稀疏的竹林时会发出沙沙的声响,当风过之后,竹林又依然归于寂静而不会将声响留下;当大雁飞过寒冷的潭水时,潭面映出大雁的身影,可是雁儿飞过之后,潭而依然晶莹一片不会留下大雁的身影。由此可见,一个有品德的君子,当事情来临之际,它的本性会显露出来,而当事情结束以后,他的本性也就恢复了原来的平静。
《菜根谭》有言:“古人闲适处,今人却忙过了一生;古人实受处,今人又虚度了一世。总是耽空逐妄,看个色身不破,认个法身不真耳。”也就是说古人懂得闲适,而如今现代人却在忙碌中度过了一生;古人知道去奋斗的地方,如今的现代人却虚度了一生。人们总是追逐着名利功禄这些虚妄的东西,却看不透自己的肉身,参悟不透人生的真谛。佛陀释迦牟尼扔掉了王子的奢华日子,跋涉于人世,寻求真理。终于,在菩提树下,达到了思想的开悟之境。或许,忙碌的人追寻到最后,想要得到的也就是一份相对的安宁,那何不如偶尔停下脚步,感受一下风景的美好。这样的话,再次行走起来,脚步也会变得更加轻盈。所谓“庸人自扰”,想要没有精神层面的束缚,还得学着走出心灵的困境,保持自身平和的心境,说的直白些,就是放下念念不忘之事,卸下烦恼的重担,学着与自己和解。
万事万物无论长短或是苦乐,在生命的尽头都会发现一切皆是虚无。所以应当抱有顺其自然的态度,事情来临时,尽心而为之,事情过去后,心象也不要停留,要学会恢复到原来的平静与虚空,才能使自己不为烦恼所动,保持一颗澄澈的本心。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小鸟要歌唱,花儿要开放,人也要从新生走向衰老而至死亡。但是,一个人真正衰老,并非单纯生理上的衰老,心理上的衰老最为严重,所以庄子才说“哀莫大于心死”。伍子胥一夜愁白了头,心急如焚,感到没有出路。癌症病人一旦知道病情真实情况,便会加速死亡,此皆心死也。
相反,人若如曹操所说的那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也就是说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这样的话,就可竟心不泯,青春常在,即便人到了晚年,也可“夕阳无限好”。
就像苏轼的诗写的那样:“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在世,行至何处?又停至何处?意思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苏轼觉得我们有时候看起来真像是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歇歇脚一样。所以它们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也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来踪去向根本就没有办法预判。
注明:本文图片均由密云云水人家文化小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