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高建群我的菩提树
TUhjnbcbe - 2022/11/10 21:08:00

1.菩提自性,本自清净;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莫向外求!

2.每一本书的写作过程,都是作者的一部精神受难史。

3.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是什么东西迫使一个作家,从事这种庄严的但又是异常艰辛的劳动呢?首先是心灵的震撼,是良心的声音。不允许一个写作者在这块土地上,像谎花一样虚度一生,而不把洋溢在他心中的,那种庞杂的感情,慷慨地献给人类。

4.谎花是一种虽然开放的十分艳丽,但是花落之后底部不会坐上果实的花。植物学上叫它“雄花”,民间则叫它“谎花”。

5.高建群是一位马拉松式的长跑者,他以六十岁为一个单元,在自己的斗室里,像小孩子玩积木一样,一砖一石地建筑着自己的艺术帝国。他有耐性,有定力。喧嚣的世界在他面前,徒唤奈何。

6.诗人殷夫说,我在无数人的心灵中摸索,摸索到的是一颗颗冷酷的心。

7.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8.历史是一颗墙上的钉子,我在上面挂我的小说。

9.于是两人害羞地但是勇敢地就地躺下来,女人捧起裙摆,盖住自己的脸。于是那一刻泉水开始涓涓流淌,野花开始美丽绽放,大树开始御风而舞,太阳开始凄凉又热烈地照耀在大地上,一切有了灵性,一切有了生命,一切又从头开始。

10.《水经注》曰:鸟鼠同穴,渭水出焉。

11.渭水,在经过陇东高原跌宕的行程后,从陈仓地面一个叫大散关的地方,猛地一跃,进入渭河平原。

12.高山仰止,景行(hang)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13.老子骑一头青牛,顶一团紫气,西出函谷关,飘然而去。

14.大言若讷,大巧若拙,大道行简,大智不虑,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15.最结实的木头是枣木。一根胳膊腕粗细的枣木,得长十年二十年,这木质细密而坚韧。

16.一个昏庸的,骄横的,懒惰的,荒淫无度的君王,有什么理由去听一个穷酸文人,去喋喋不休地讲些治国的大道理呢?孔子的这种一生的尴尬,与西方古典哲学的开肇者苏格拉底相似。

17.子路问: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也会遭难吗?

子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非不会遭难,但一旦遭难,他们仍会坚定地守住自己,不荒腔走板,不乱了分寸。

子路又问:恐怕是我们仁德不够,智慧不足,人们才会信不过我们,不实行我们的主张

孔子摇头说:弟子啊,哪能这么说呢。假如有仁德就会有人相信,那么伯夷,叔齐为什么会饿死在首阳山呢?假如有智慧的人的主张都能行得通,那么殷纣王时的大臣比干,为什么竟被人挖去了心呢?

18.芝兰生于幽暗的山林中,承蒙有人赏识,它会芬芳地开着,而没有人赏识,它仍然会芬芳地开着!它是为自己而开。

19.巍峨的泰山要崩塌了,粗壮的梁柱要断折了,哲人啊——要像草木那样地枯萎了。

20.一生修身养性,克勤克俭。

21.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世态度。没有荣誉也没有毁辱,时隐时显或如龙如蛇,顺时变化而不偏执一物,时进时退游心于万物的根本,主宰万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这就是神农和*帝的处世态度呀!

22.咸阳,渭水以北,水之北为阳,五陵原之南,山之南为阳,所以这座城池叫“咸阳”,取“两两皆阳”之意。

23.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24.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25.若非韩魏三分居,一统未必是强秦

三分惋惜,三分痛楚,三分酸溜溜老陈醋,有天下兴亡事的味道。

26.郑国渠灌溉渭河平原北岸,自终南山溢出的七十二峪浇灌渭河平原南岸。

27.秦直道华里,路线:咸阳北淳化——平原行驶——高山——陕甘分水岭(子午岭)——*河——大漠平原北行——鄂尔多斯(九原郡)。

28.长城像一张弓,秦直道像箭镞(zu),威慑匈奴,安定边关。

29.空中布着瞒天网,地上又漫铺地毡

30.

书不再多一卷可为帝王将相

楼勿轻登高语恐惊天上神仙

横批:倦鸟归巢

31.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32.唐朝诗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羌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3.文化人不懂*治,*治的事情你最好装傻,不要插嘴。

34.印度人喜欢说石头是“饥饿的石头”。它们所以饥饿,是因为虚怀若谷,求知若渴。它们冰冷而缄默,把这座当年天下第一寺的辉煌记忆,永远交还于尘封的历史。

35.白马寺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之称。

36.雪落在此处,而不落在彼处,一定有它的深意所在。

37.《山海经》曰:华山西里。曰不周之山,东望坳泽,河水所潜也。

38.昆仑山叫南山,喀喇昆仑山叫美丽的南山。

39.生生灭灭,花开花落,一切事物的规律都是如此,母亲不要悲伤。

40.你的光荣一直在照耀着我前行的道路,此一刻,我感觉到了什么叫崇高,什么叫死亡,什么叫净地,什么叫作解脱!

41.六根清净,八风不动,我的身子已铸成金刚不坏了

42.日月交替,天道轮回,世事无常,盈虚有数。

43.姑娘们为这个节日的到来准备新裙子,铁匠们则在使劲地拉着风箱,敲着铁砧,把钢铁里的音乐敲打出来

44.一颗母亲的心告诉她,儿子在那里,并且在哭泣

45.洗涤自己,大俊大美,大彻大悟的大觉悟之境

46.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47.父母给了我们两只脚,就是为了有一天用它来独步天下

48.女子气性乖张,多有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

49.任何时候,都要接受和迎接命运的安排。

50.那是意志的力量。意志和信念有时候会超越身体的极限而创造奇迹。

51.我看见了生命,我看见了生命之本相。它们拥挤存在于这一钵水中,在进行着它们自己的生命故事。

52.天意不可违,一切皆有定数。不可改变的,那是大势所趋,那是宿命。

53.守住自己。无论遇到何种险境,无论命运将你抛掷在何处,永远记住。守住自己。

54.生命的意义和治国的方略,告诉他们大乘佛法所展现的瑰丽图景。

55.大乘佛法必将大方光芒,福泽天下,度万千生灵脱离人生苦海

56.龟兹国月圆而亏,花盛而衰,很快就面临血光之灾了

57.耆婆:半人半神半巫

58.我无法提着自己的头发上天,我的双脚被污泥沉重地拖住

我破了戒,我将接受天刑的处罚。鸠摩罗什叹道。

王女说:我光荣地表兄,大智的僧人,这是宿命,让我们平心静气地接受它!你将依旧崇高,你将永远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既然东方在召唤你,那么就顺应命运,向东走吧!我们一起去长安城。

59.清净为天下正,守住自己,百*不侵。

60.飞翔,鹰!

完成你最后的也是最辉煌的一次飞翔吧!这整个世界都是你的!

61.东方环境大失所望。这里的人们更注重实际,以一日三餐衣食温饱为人生第一要务。他们像猪狗一样地生活着,满足于这种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再吃的庸常生活,缺少高远的志向和深邃的思考。

62.作为大人物,鸠摩罗什走得太远了,很难有人能同行为伴;站得太高了,孤独的灵*在天的高处,清冷而寂寞。也许,只有在佛的国度里,在每日的修持中,在袅袅梵音中,他的精神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片刻的踏实。

63.文字一旦成书,便成为一个独立存在。所谓敬也,所谓毁也,所谓贵也,所谓贱也,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与我已经无关了。这些经书,它们自有它们的命运。

64.花开好,花落亦好。

进步高,退步更高。

65.细细薄来,都是蔓上所结之瓜,自有它的起承转换,来龙去脉。

66.五胡:匈奴、羌、鲜卑、突厥、氐族

67.马克思说,民族融合是历史进步的一种动力。

68.雄踞于统万城的匈奴大夏国赫连勃勃,攻下长安城后,于灞上称帝。灞上,是一个杀气腾腾的地名。它是灞水之上的简称。灞水是八水绕长安之一,自终南山(蓝田原)流下,水流在长安城东侧流过时,河上曾建有一座古老桥梁——灞桥。这灞上,当是灞水快要逼近长安城时,河流南岸那一处宽敞的原面、高崖。那地方过去叫狄寨原,现在叫*原。

却说勃勃不住长安城,只在灞上选一个高处扎营。所率虎狼之师沿着这灞水两岸扎起行*营帐,黑压压一片。

公元年春天,赫连勃勃加冕称帝。

69.琴书卒岁,归老北方

70.雪落在此处,而不落在彼处,一定有它的深意所在。

71.英国小说家毛姆说,传奇是英雄人物通向不朽境界的最可靠的护照。

72.法显首辟险途,玄奘中开王路

73.终年不化,积而为凌,就是所说的“冰大坂”

74.或问高僧,从何处来?

高僧答曰:从来处来

或问高僧,到何处去?

高僧答曰:到去处去。

75.视千载如目击,览万里如躬游

76.菩提树高大、伟岸、无尽的庄严,枝柯向天空像巨掌一样撑开。这棵树本名叫毕钵罗,佛祖在树下开悟,因而称之为菩提树。菩提的意思是智慧。

每到佛祖涅槃的日子,树叶都悲伤的掉落,落英缤纷,这个时辰一过,该树又恢复原状。

77.我的地方

小小的地方

并不是我自己要来

也不是枣红马带我来

是那可诅咒的万劫不复的命运

它把我带来的

——草原古国的一首歌谣

78.那烂陀:不知疲倦的施舍

79.安息“伏羲女娲交媾图”,安息中华文化,祝福子孙生生不息,香火永续

80.主旋律是,各文明板块之间开始互相致意,开始融合互补,世界开始缓慢地成为一个彼此连着的整体。

81.丝绸之路是人类陆路文明的一条中轴线。

82.丝绸之路是一条宗教智慧的传播之路。

83.丝绸之路还是一条财富之路。

84.佛谕世人:如何与险恶的世俗环境相处,六根清净,百*不侵,如何在人格的遗世独立中,努力做到与世界和平共处。

8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大理学家朱熹

86.《击壤歌》

日出日落,日入而息

耕田而食,凿井而饮

帝力于我何有哉!

87.我本西来一头陀,流浪民间年许多

剃去三千烦恼丝,不辞长做岭上客

88.花开见佛。

89.大道至简,无欲则刚

无所为则无所不为

90.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在洪庆灞桥王建西“灞水两岸”主编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建群我的菩提树